摘要:2025年3月是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月,全区各学校班主任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展开分享与交流,共同探讨行为习惯养成新形式、新办法,为全方位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2025年3月是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月,全区各学校班主任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展开分享与交流,共同探讨行为习惯养成新形式、新办法,为全方位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 晖
市中区实验中学
七年级8班
教师说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初中生学业水平稳步提升的源动力。针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巧用策略,管理时间。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细化到每个时间段。比如,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背诵语文古诗词或英语单词;课间利用5 - 10分钟回顾上节课知识点,预习下节课内容;晚上完成作业后,安排1 - 2小时复习当天所学,整理笔记。同时,使用番茄工作法,学习25分钟后休息5分钟,避免长时间学习导致的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多元引导,专注课堂。学生一切成绩的取得来自于课堂,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上课期间,坐姿端正,手中有笔,眼中有光,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三是严格要求,优化作业。在作业习惯培养上,明确作业要求,规定完成时间,强调独立完成。平时作业考试化,提高做作业的效率意识。四是紧密沟通,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支撑。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共同商讨教育策略。指导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叶 磊
孟庄镇周村九年制学校七年级2班
教师说
塑造和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班主任要“巧做思想,妙养习惯”:一是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避免在公众场合,态度要真诚而平和,措辞要含蓄而得体,切不可简单粗暴、挖苦讽刺。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二是寓教于乐做好群体性的思想工作。不能空洞的说教,在形式上应灵活开放,生动活泼,通过活动来做好群体性思想工作。三是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潜移默化,影响终生,提供典型和事迹,高尚操行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四是用美育的方法熏陶学生。美育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影响到他的行为。一曲优美的音乐,一首动听的歌,一次小小的画展都能够打动人的心灵,不仅能缓解人的不良情绪,还能培养一个人高雅的举止。五是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除了别人的帮助外,更有效的方法是自查自省,自觉地纠正自己不良行为习惯。
市中区君山路小学
四年级8班
教师说
班级管理千头万绪,班主任每天面对的,也都是数之不尽的小事儿,只有抓好这些“小事儿”,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建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进而影响到班集体中的每一名同学。一是以爱心容纳“小”事儿。当学生进入五六年级,开始进入身心发育的特殊时期,想和他们沟通,需要爱心,需要小妙招。因人而异,投其所好,用爱心容纳这样的小事儿,我们的态度就会由烦躁变得平和,对学生也会由批评变为耐心,小事儿一件一件地解决,学生一点一点地进步。二是以细心发现“小”事儿。班级里很多小事儿,需要我们去细心发现,去关注学生的情绪,关注学生的细微的动作,关注他们隐藏的小事儿。如果我们关注并解决了这些小事儿,学生就会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进而回馈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三是以严格规范“小”事儿。作为小学生,能完全自律,特别是老师不在的时候,是很难做到的。这不仅仅靠语言教育,更重要的是靠教师不同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要带头做到,禁止学生做的,我坚决不为,以自己的示范、言行取信于学生,很好得贯彻执行班级的各种制度,定期反馈总结,慢慢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四是以沟通解决“小”事儿。班级有一些“小”事儿,要想圆满解决,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需要和家长推心置腹沟通,需要走进学生内心,从心开始。只要我们能从“小”处着手,用爱心容纳小事儿、用细心发现小事儿、用严格规范小事儿、用沟通解决小事儿,变小为大,积少成多,就有可能彻底改变学生。
王奉伟
西王庄镇中心小学
五年级4班
教师说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行为习惯逐渐固化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成长极为重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核心,应从多方面着手,助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一是立规矩,树标准。学期伊始,我就和学生们一起制定班级规则。从课堂纪律到课间活动,从作业要求到值日安排,都一一明确。为了让这些规则易于记忆,我们还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口诀。比如“铃声响,进课堂,书放好,坐端正”。在践行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对遵守规则的学生及时表扬,对违反规则的学生耐心引导,让他们明白规则的严肃性。二是抓细节,重示范。行为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注重细节,从学生的坐姿、站姿,到物品的摆放,都耐心指导。同时,我也深知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按时到校,我就每天早早地在教室等候;要求学生爱护环境,我看到纸屑就会主动捡起。通过这些细微的举动,为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三是多鼓励,常引导。每个学生都渴望被认可,所以我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用放大镜看学生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缺点。当学生取得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时,我都会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看见。对于那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我会更加关注,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主题班会、故事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四是勤沟通,共成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配合。我会定期与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同时,我也会给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孩子。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西王庄镇东王庄小学
四年级1班
教师说
做班主任工作很难,作为农村小学班主任更难,有时需要和学生斗智斗勇。一是“五字决”要记牢。作为班主任,“勤、严、细、实、学”,即工作勤奋、严格要求、细心观察、务实创新、不断学习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基础。二是“兵法谋略”要巧用。把“三十六计”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就要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围魏救赵”,在教授语文知识时,通过讲故事、播放影片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以逸待劳”,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课堂时间和任务,比如:讲授新课时中间穿插书写、朗读、游戏等环节在其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斗智斗勇”要有爱。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要素。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学生犯错,点到为止,让学生在自我反省中学会约束自己;学生的点滴成长,及时给予鼓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四是“情绪管理”要到位。新媒体发展,学生受到网络及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教师心理存在“恨铁不成钢”的思绪也会越来越严重。如何管理好自身情绪很重要,所以,工作中要避免产生负面情绪,运用好谋略和学生“斗智斗勇”。
习惯养成教育需要精雕细琢、持之以恒。优秀的班级管理,犹如一位智者在精心布局,既需要严谨的规矩塑型,又需要深厚的仁爱滋养。市中区将继续配优建强班主任队伍,让学生们在智慧引导下,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
来源:枣庄市中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