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春闰月”,2025清明上坟4不烧,4人不上坟,哪4不烧?哪4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02:17 1

摘要:眨眼已经是3月的最后一天了。今天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三,明天我们就要跟三月道别,迎接4月的到来了。如今已是春分时节的尾端,再过几天,4月4日就是清明节了。今天这个日子也是我们传统的上巳节,民间传这天是轩辕黄帝的诞辰,人们都会在这一天沿河而行、清洗污垢,还有祭拜

眨眼已经是3月的最后一天了。今天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三,明天我们就要跟三月道别,迎接4月的到来了。如今已是春分时节的尾端,再过几天,4月4日就是清明节了。今天这个日子也是我们传统的上巳节,民间传这天是轩辕黄帝的诞辰,人们都会在这一天沿河而行、清洗污垢,还有祭拜轩辕黄帝。

今天我很早就起床了,趁着雨停,在院子里种下了几株叶菜和香草,并修剪了一下果树枝条促进生长。眼下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谚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就是说清明前后这个时间段正是播种春耕的好时机。

说到清明,可不是只是个扫墓的日子。这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源于周代。相传介子推曾割自己的肉救饥饿的晋文公,后来隐居山林。晋文公为寻他而放火烧山,不料介子推与母亲抱柳而死。为表哀思,晋文公将这一天定为禁火寒食的日子,后来逐渐与清明节合并。

清明大家除了要祭祖扫墓,还有踏青郊游,放风筝吃寒食这些习俗。现在城里人清明扫墓都要提前预约,我昨天刚跟家里人商量好时间,买了纸钱和祭品。唉一晃老人走了好几年了,总觉得有些话还没来得及说。

关于清明扫墓的话民间也是有些说法的,有句话是这么讲的“清明上坟四不烧”,这句话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清明祭祖时有四样东西不适合焚烧。

哪四不烧?有没有道理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1、不烧坟头草

清明不烧坟头草,这是有道理的。坟上之草,象征着生命的赓续,就像大自然给予先人的温煦之被。草之根系,能紧紧地抓住土壤,以防雨水冲刷而导致坟头坍塌,尤其在南方雨季较多的地方。从实用层面来看,草根能够稳固土壤,避免水土流失,以维系坟墓的完整性。

而且坟头有绿草也表示有人常来看望,是对先人的一种敬意。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提倡文明祭祀,少烧纸钱,改用鲜花祭奠,更环保也更安全。

2、逝者生前衣物

清明祭祖之时,不烧逝者之衣物,这是一个蕴含深意之传统。从传统层面来讲,逝者之衣物于下葬之际,一般已然随葬且被火化,实无必要在清明时节再度焚烧。留存下来之衣物,常常是家人们心中怀有特殊意义之念想,将其保留,是对逝者记忆之一种延续。

古代物资比较匮乏,衣物显得尤其珍贵;而现代的衣物大多含有化学成分,在燃烧之际会生成有害气体,这不仅会污染环境,还或许会引发山林火灾。与其把衣物予以焚烧,不如经由整理来予以保存或是进行妥当的处置,如此既达成了环保之目的,又能够留存下那些珍稀的回忆。

照片是极为珍贵的记忆载体,承载着亲人温暖的笑容、神态以及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清明上坟时我们不烧纸质照片,主要是因为照片本身就是用来纪念和缅怀的物件。

烧了照片,反而失去了一个能让我们日后回忆亲人的珍贵物品。而且从实际的角度来讲,照片可以留在家中摆放,或者收藏在相册里,让后代子孙也能够认识先人,延续家族的记忆。

照片要烧毁了,就真的没了,留着它亲人的容颜以及故事方能世代相传。

4、一坟不烧二纸

“一坟不烧二纸”意思就是一个家族应该一起去祭祖,而不是分开几次去。

传统上,这表示家族团结,以避免他人误认家中存在矛盾。在以前,家族的规模往往较大,众人一同去扫墓,如此一来,既能提升办事效率,又能保证祭祀过程整齐且有序,与此同时也抒发了对祖先相同的敬重与敬仰之情。

实际来说,这也有避免重复劳动的意义,特别是在农忙时节。

可以看到清明4不烧这其实很有道理。衣物可留作纪念,草能固土防塌,照片是珍贵记忆,这些烧了还影响环境,一起去祭祖也更能显示家族凝聚力。

双春就是一年中两个立春,今年乙巳蛇年头尾两个春,一个在正月初六,一个在腊月十七,再加上闰六月,老人认为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故而有双春闰月一些人不上坟的说法。

其实就是指的是老人(特别是70岁以上)、幼童(6岁以下)、孕妇、近期有亲人去世的这4类人。

这种说法,主要是缘于古人对家人的关怀与守护。老人因其身体孱弱多病在身,故而担心遭受风寒;小孩子因免疫力较为低下,容易受到惊吓;孕妇需要维持情绪的稳定,避免悲伤对胎儿造成影响;近期失去亲人的人,情绪较为敏感而脆弱,若再去祭拜,容易使伤痛加剧。其实这便是古人的一种关爱之举,用现今的视角来看,主要考虑的是这些人群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状况。倘若身体条件许可,适度进行祭祀也无妨。

可以看到双春闰月不上坟本身并没有科学依据,清明祭祖的核心是表达孝心和缅怀先人。我们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灵活安排,不必过于拘泥于传统禁忌。

一般来讲的话,清明扫墓的祭品主要有三牲猪肉鸡鱼这些,水果通常有3到5样,例如苹果、香蕉橘子等粿类红龟粿草仔粿,鲜花菊花或是百合都可以,还有就是香烛以及金银纸钱这些不要忘记了。

祭品的话一般而言是可以带回家的。

有些地区,甚至鼓励把祭品带回给小孩吃,提倡节约俭朴好美德。民间虽有饿死不吃坟前供这样的说法,但是这只是少数地方的习俗,并且这也并无科学依据。

不过需要留意的是,如果祭品在外部摆放了较长时间,最好先把它加热之后再食用,要不然容易肠胃不适。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了,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你们今年清明节有没有什么特别安排?

来源:oliv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