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外部看,对很多网友而言,这场直播没有什么“爆点”。也没刷屏,没上热搜,就像一条安静滑过的水面。
从外部看,对很多网友而言,这场直播没有什么“爆点”。也没刷屏,没上热搜,就像一条安静滑过的水面。
但要是你完整看下来,或者哪怕只是看过数据,其实会懂,这一场,对顿顿本人来说意义不小。
不光是因为他终于完成了销售任务,更因为,这是他真正从尴尬新身份里,缓缓站起来的一场直播。
整场直播下来,销售额是300万出头,没有以往七千万八千万的对标水平,但这次是他和品牌一起商定任务设定的合作场。这不是一次刷存在感的冲榜,而是一次讲求转化和专业度的深水直播。
他做到了,而且是直播了近五个小时才达成,没跌眼,也没掉线,全程很稳。
能感受到他直播时真心在放松,语气和节奏都不像前两场那样紧绷。最明显的是,脸上不再是打起精神的笑,而是真的低头笑出声来,说自己终于松口气了。
如果前两场是跌跌撞撞还要硬撑的样子,那这第三场,多少让人看到一点找回状态的影子。
其实这种转身的过程,大多数人是看不到也不想看的。
人们都爱看高开,看爆款,看明星出圈。但是一场一百万都不到的直播两连败后,还梗着脖子继续直播第三次,本身就是一个慢动作的站起来。
而这次能完成任务,说到底不是靠运气,而是有三点变化。
第一,是目标变得合理了。
这场合作的目标设定是三百万,放在他一个人带货,一场时长五小时以内的规模下,这个目标是对自己能力的试水,也是市场的试水。
要知道他前两场的目标一场七千万、两场加起来过亿,那个数字最初可能是出于惯性或期待,但也确实让他自己和观众都承受了过大的落差感。
目标错了,情绪是很难稳住的。
所以这一次,他把目标打回正常水平,就有了空间去认真打基础。
第二,是讲得扎实,产品内容有诚意。
不少围观网友都评论说:“感觉他比我们都懂护肤。”不是玩笑,是观感。他确实很专业。
整场直播讲得条理清楚、逻辑顺畅,不论是对产品的成分讲解、使用场景分析,还是价格撬动点,不是在读稿子,而是用过之后在复盘讲产品。
这种手感不是编出来的,而是过往深蹲内容的积累反馈出来的节奏。
第三,是心理韧性压住了崩。
前两场那么低,网络再大风大浪的人,换作普通环境,早就懈了。更何况是公开创业,众目睽睽下。
但他不爆、不急、不推锅,还在给团队打气,也没有回踩平台,脸上看不到灰心,也没有抖落情绪牌,只是埋头下一场继续打。
这是真的有点东西在身上的人,才能做到的。
当然,一场三百万并不意味着创业平稳,也不是直播的拐点。
从他目前来看,公司还是只有他一位主播,非日更直播频率、超小团队人员配置、而且排团队支出压力不小。
这种靠一个中腰流主播单点支撑的结构,前路可以预见地吃力。
如果增设新主播?还真不一定复制他的认知和带货能力,如果不增呢?他的体力和时效,又承受不了长期一人忙前忙后。
也就是说,顿顿这个选项,比起火不火,倒更像是能不能坚持做。
不少网友也提出建议,与其单打独斗,不如加入董宇辉团队。
理由也很直观,气质接近,都是内容型、有文化的人设;能互相补位,董宇辉团队确实还缺一位风格靠亲和力+专业性融合的主播;更重要的是,不再一个人承担全部压力,那种日日硬撑的状态,可以缓下来。
这个建议不新,但这次看过直播的人,提得更多。
也许是因为大家都希望他能好好的,而不是陷入做不下去又拉不下面子的状态。
这场直播,说不上反转,只能说是喘口气,但变数的种子,埋下来了。
愿他慢慢长起根,而不是为了证明能赢,一头扎上去就再浮不出头。打下来的,是认知;撑下来的,是清醒。
无论是否有后援加入,至少这场第三次起身,是值得被看到的。
来源:平底锅王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