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报》| 青州法院:让花乡“枫”景美如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03:45 1

摘要:青州是“中国花木之乡”,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电商直播等产业蓬勃发展。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青州市人民法院切实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 ,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优势和作用,为乡村振兴绘就平安和谐的法治“枫”景。

《山东法制报》 2025年3月31日

让花乡“枫”景美如画

——青州法院人民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侧记

青州是“中国花木之乡”,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电商直播等产业蓬勃发展。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青州市人民法院切实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 ,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优势和作用,为乡村振兴绘就平安和谐的法治“枫”景。

把定分止争做优做实

青州法院共有6个人民法庭,法庭辖区主要是农村,案件虽小,但无一不关系当事人的切身利益。

2024年4月,弥河法庭受理一起亲兄弟间的土地租赁纠纷,虽然事实清晰,但绝不是简单一纸判决可以解决的。法官到村里深入了解发现,作为原告的哥哥觉得当初为家里付出了很多,现在年纪大了,作为被告的弟弟不仅没有回报,还拖欠租金,心里感到不平衡。在调解过程中,法官以兄弟亲情作为突破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被告在支付4000元租金的同时,继续租赁土地到来年春天,并再支付半年的租金500元。此案的调解既消融了矛盾,又修复了亲情。

在农村特别是花卉产区,采用租地或换地方式建设温室大棚是常见现象,因此产生的土地纠纷不在少数,当事人常常是各有各理、各说各话,甚至有的案件只是个线头,背后藏着各种家长里短。法庭在办理这类案件时坚持做到“三必须”:必须了解来龙去脉,必须察看现场情况,必须坚持调解优先,以妥善化解纠纷,实现案结事了。

把调解作为最佳方式,把案结事了作为追求目标。各法庭将风土人情、乡风民俗等因素融入办案之中,以较真的劲头,努力查明案情、缓和冲突、化解纠纷。去年以来,6个法庭共调解案件973件,调解率50.83% ,弥河法庭被省法院命名为“枫桥式人民法庭”。

把司法服务做活做精

6个法庭对应的镇街发展状况和产业布局各有特点。比如谭坊镇是瓜菜重镇,弥河镇工业突出,王坟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遵循青州市产业布局和乡村振兴路线图,各法庭贯彻三便原则,精准回应群众、企业的司法需求,为维护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便利的司法服务。

黄楼街道是青州主要花卉产区,建有全国最大的现代化花卉苗木交易中心。交易东厅入口旁,有间赭红色调的沿街房,那是青州法院以谭坊法庭为主体打造的“花卉法庭”,融合登记受理、诉前调解、 开庭审理、 普法宣传等功能,为花农花企提供家门口的司法服务。

像远销四方的花卉一样,青州的经济也沿着发达的交通网连通各地,其间不可避免地出现涉外地纠纷。2024年3月,邵庄法庭就审理了一起涉外地纠纷。原告某布业公司向浙江某橡胶公司长期供应轮胎帘子线,后因拖欠货款成讼。考虑到被告往来不便,法官采用线上方式审理,从维系合作、诚信交易的角度出发,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诸如此类案件,各法庭除运用线上方式为企业提供诉讼便利外,还探索实行“一案一析”制度,在办案的同时,对涉企案件逐案剖析,及时帮助企业发现和预防潜在的法律风险。

位于青州西南山区的王坟、庙子两镇,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其中不少村民在相邻县市务工,平时很少返乡。鉴于这种情况,两镇所属的弥河法庭和庙子法庭开设了假日法庭,充分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审理和调解案件,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便民。考虑到有的村落较为偏远,法庭会上门办案,优先运用调解方式化解纠纷。

把基层治理做深做细

今年1月22日下午,在高柳镇“青和驿站”,高柳法庭的法官与社区工作人员联合调解一起某物流公司与某橡胶公司之间的运输合同纠纷。双方合作多年,橡胶公司从2023年开始拖欠运费,双方闹得很不愉快,橡胶公司还称送货有过延迟并造成损失。包靠物流公司的社区工作人员获悉纠纷后,邀请法庭共同调解,将这起纠纷妥善化解。

为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青州法院在镇街设立“青和驿站”解纷站点,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联合镇街构建社区吹哨、法庭联调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熟悉村居、企业情况的优势,及时排查发现纠纷隐患,对调解不成的,及时吹哨,联合法庭进行研判和调解,并根据案情邀请司法所、派出所参加,推动纠纷化解快速响应、精准施策和源头防控。

法庭注重常态化进行案件态势和诉讼成因分析,据此及时向镇街通报情况、提出治理建议,并走进村居、企业,开展精准普法,有效推进基层治理。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