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短篇小说】艺术与蛋炒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1 01:55 2

摘要:艺术是门捉摸不透的东西。有时候随口而出的一句话,就能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有时候创作者们绞尽脑汁,也得不到半点关注。但凡走上艺术这条路,也就意味着偏执、独处和不被理解。在中国这片大地上,每年有几千万人踏入艺术之门。

艺术是门捉摸不透的东西。有时候随口而出的一句话,就能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有时候创作者们绞尽脑汁,也得不到半点关注。但凡走上艺术这条路,也就意味着偏执、独处和不被理解。在中国这片大地上,每年有几千万人踏入艺术之门。

在这当中就有一位年轻人,他从高中起便开始痴迷小说创作,可多年来的努力与付出并未换来回报。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是心有不甘、辗转难眠,心里的疑问不断涌出:如何才能让大众看到他的文字。

他倒是没什么野心,只不过希望能有人欣赏自己的小说而已。在艺术这条道路上他已经艰难行走了十年,却还未博得幸运女神的垂青。他并不渴望一夜成名,也没奢求赚到源源不断的财富,唯一在乎的是辛苦创作的文章能推荐给更多读者。在他看来,艺术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感同身受,让读者从文字里产生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

既然一个人热爱艺术,自然肯为其奉献青春。而要追求梦想,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21岁的时候,他面试进入一家文化公司,从编辑做起,所负责的内容是将国外发表的小说翻译过来,然后仿写类似的故事。虽然这样做并不光彩,但至少跟艺术沾边。他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并计划在这儿干三年时间,将来好结识些出版社朋友。可是在他入职的半年内,却多次被上级叫到跟前当面训斥。

“我反复跟你强调过,文章里面不能出现一个成语,不允许有大段的环境描写,并且每一句话要控制在15个字以内。比如习以为常,你就要换成今天上午我又见到了,相同的场景连续出现了三次。还有心如刀割,就改写为跟男朋友分开后,女孩每天都在流泪,一滴水也喝不下,每呼吸一次都难受。”

年轻人听不明白,天真的问:“为什么要这样写?明明四字成语就能表达清楚,干嘛非得用一小段。”

“这两者完全不一样。”上级对他嚷道:“你千万别以为我们的读者很聪明,他们沉不下心来,浮躁的很,也看不明白这些成语的意思。而你的工作就是把这四个字变成四十个字,把一段话拆成五段话,写的越直白越透明,就越能获得粉丝的好感。如果你写的句子让读者回过头来看第二遍,那就是失败的。”

“可是那些成语……”

“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以后就按照这个去做。”

这次谈话之后双方都不愉快,很快他就离开了公司。第一次艺术之路就此宣告失败。

为什么要把成语替换成口语,直到现在他都没弄明白。如果全部改用口语写作,不仅会显得啰嗦,而且整个句子苍白无力,极大降低了艺术观赏性。哎!看来要想继续追求梦想,还得另寻出路。

两个月后,他重新找了份工作。这回是一家自媒体工作室,每天的任务是在网上搜索素材,然后洗稿和伪原创。他之所以肯答应下来,完全是因为对方在面试时承诺,会介绍行业内有名望的人给他认识。

当一个年轻人什么资源也没有时,为了艺术总是要做些牺牲的。

他有的是文字功底,胜任这份工作并不难。刚开始时,他每天为公司输出20篇文章,后来慢慢降到10篇,到最后只剩3篇左右。对于艺术他过于较真,一旦碰到好的题材就难以停下,非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稿件为止,可这种结果却并非老板想要的。其他写稿的同事每天能上传三万字,他却连三千字也没法完成。相比于质量,流量更能在短期内为公司带来收益。

真不顺,在追求艺术的路上,连续碰壁了两次。好在他还算年轻,对于梦想的执着并没有因此浇灭。既然职场走不通,那就到网上试试。

这次他看准了一个征文比赛,里面有个类别正是他所擅长的。90天时间,足够构思一篇全新小说了。

对于征稿他很有把握,刚好手头就有篇待动手的框架。只要扩充内容,肯定会是优质的长篇小说。方向确定之后说干就干。他日夜不停花了两个多月才写完初稿,然后反复修改增删,直到挑不出毛病为止。为了让审核老师能弄清创作者的真实意图,他特意在文章结尾后多添加了一段备注。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步骤,那就是将稿件发送出去,然后便等着好运降临吧。

可是,一周时间过去了,电话和微信毫无动静。一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收到丁点反馈。直到比赛结束结果公布,他翻了几遍也没找到自己的名字。或许是故事过时了,或许是别人写的更好,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为给自己打气,他接连参加了好几个征文比赛,甚至连一些从未听过的公众号也投去作品。

不管是大的平台,还是小的报社,但凡有希望的地方他都去试了。有时候他看到一些征文启示,上面宣称对文风题材不做要求,声称投稿必过,他误信了这些话,结果投出去的稿件全部石沉大海音信全无。直到后来他得知内幕,原来这些所谓的征文比赛只是为了免费骗取创作者们的灵感,然后把故事倒卖给第三方。压根就没有奖金,没有评委,没有读者,只有傻瓜才会将精力和时间浪费在征稿上。他气得破口大骂。

遭受此等打击后,年轻人对文学暂时失去憧憬,颓废抑郁了好一段时间。后来有朋友建议他应该去正规平台连载,直接面对读者。这句话令他豁然开朗。过去他写的文章压根就没被公开发表,读者又怎会知道哩。万一这些文章深受粉丝喜欢,突然间就爆红了呢!

对于梦想的渴望再次燃遍全身,这回他鼓足了勇气要再试一次!

平台注册之后,他把过去所写的东西全部上传后台,果真隔天上午就有人联系他。那位自称网站审核编辑的人先是肯定了他的天赋,然后再委婉的提出了几点看法,并希望作者做出调整。

对方建议如下:

“你的第一段开局不错,但第二章节太过平淡应该删掉。其次故事背景要转移到写字楼里,女主是一家上市企业副总裁,在咖啡店偶遇兼职的北大才子……”

他吓得目瞪口呆,“那这样岂不是整个框架都要改?”

对方轻描淡写的回道:“霸道总裁、女强男弱、身份悬殊,巨大的落差感才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可是文章原本不是按照这个方向来的。”

“那就改掉它,只有这样写才有市场,才能火爆全网。”

他隐约感觉这条路也快行不通了。

事情果真如预想般糟糕。由于他的不配合,平台限制了文章曝光。虽然他很勤奋的保持更新,但每天只有零星的阅读量,激情总有一刻会被磨平。

“为什么所有的小说非得限制题材,加入穿越、修仙、宫廷、争斗等元素,我们本身存在的现实社会已经够精彩了,有无数故事可供创作,干嘛还故弄玄虚,难不成大家一个个都活在幻想里?近四十年来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发生了无数传奇故事,难道就没有一篇小说用来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吗?”

更新到第三个月时,他彻底放弃了。整个网站上都是些无关痛痒的爽文,越庸俗的东西反倒越流行。为了迎合口味而写别扭的东西,他坚决不干。

在平台遭挫之后,年轻人索性把心一横,将之前所有写过的文章全部公开放到网上,让聪明的读者来评判好坏。这一回倒是吸引来了几个私信者,当中就有一位杂志主编表示欣赏。年轻人洋洋得意,暗想转机即将来临。可是在一番恭维之后,那位主编终于说出此番目的,她想要刊登年轻人的文章,但却不愿意出稿费,一分钱报酬也没有。

“免费发表吗?”

“但我们会标注创作者的名字,而且还专门留了一栏介绍语,对于作者是很好的宣传。”

“没有其他的吗?”

“正刊发表后,我会邮寄两本给你。”

让对方免费刊登小说。他别无选择,只得咬牙吞下这个不平等条约。

已经七年了,他千方百计想要踏进文学之门,但艺术偏认为他是个庸碌无为的粗人。编辑们瞧不上他,看上他的又只想白嫖捞点好处。一连串的失败令他激情全无。或许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进入这个行当,就该老老实实去找份工作养家糊口。

在新公司里,他极力隐藏,从不流露对文学的爱好,看起来就是个平淡无奇的小职员。他彻底远离小说,将近三年时间再未动笔。年龄的增长令他思维迟钝,如今就连个开头也写不出来。

这一年端午刚过,集团突然传出要发行内刊的消息。在员工大会上,董事长号召所有的同事都参与进来,为企业写一篇稿子,不限题材不限形式,刊登者还可获得优厚奖励。董事长那富有激情的演讲当场感染了年轻人。在企业内刊上发表文章,对他来说挑战不大。只要稍微努力,定能博得头名。这一次他又动摇了。除了想要拿到奖金,他更希望能引起董事长的重视和推荐,因为董事长的资源总是很多的。

他太渴望荣誉了,太渴望重新踏进文学之门,太渴望获得粉丝的喜爱……就当这是最后的一搏吧。当晚回家后他便动笔写稿,这篇短文足足花了他十天时间。

当他把写好的稿件发送邮箱之后,隔天下午就被叫到了人力资源办公室。

坐在椅子上的人态度并不和善。

“我看到你的文章了,老实说非常的有才华,但内容过于压抑,不适合发表。企业文化要的是欢快和谐,我希望你能重新再写一份,尤其是结局那里。”

小职员听出了拒绝之意,但还想为自己争辩一回:“可约稿词上写的是接受任何题材,风格不限。”

“那也得适合发表。你瞧瞧别人的文章吧,应该多描述发生在董事长身边的故事。想想他曾经说过的话,帮助过的员工,并围绕这些来写。”

“那岂不是所有的文章都一个风格?既然如此,也就没必要大肆在内部征稿。”

人力资源总监脸色难堪,当即下了逐客令。

这是他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可依旧还是失败了。看来要得到文学女神的青睐真是太难了。折腾十年,他最终什么也没捞着。艺术到底是长什么样,看来只有神知道。

这天傍晚,年轻人像逃离牢笼一样飞奔回家。他心灰意冷,每天干着并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呼吸和活着。有时候为了多存点钱以防将来,他不得不节衣缩食,晚餐随便在路边摊上买点东西,用来打发肚子。

出公交站后,他快速穿过街道,走进安置小区,在一处闹市前停下。每晚夜幕拉上的时候,各种摊贩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汇聚在这条必经之路上。炒饭、凉皮、烤面筋和油炸食物应有尽有,专供囊中羞涩的小职员们挑选。

太阳落山、空气里徐徐微风,行人和生意人各自忙碌,一片繁荣。在遭受了白天那档子气后,今晚的他毫无胃口。可是当一个人再如何生气,一想到兜里只剩的那丁点钱财,怒气也就消失了一半。

“一碗蛋炒饭。”小职员说。

“好呢,马上。”

炒饭的老板随口应答,连头也没抬。

这会正是生意好的时候,前面还摆着五六个空盒子等着打包呢。只见这位老板动作熟练麻利,先是徒手将一枚生鸡蛋敲入锅中,然后快速打碎倒入冷饭。在将米粒炒至半热后,再将依次排好的配料挨个放入,接着便是大火翻炒,直至一片金黄。在这当中,老板还不忘跟手机另头的粉丝互动,他每挥动一次铁铲,都要对着屏幕自言自语。这种行为引起了小职员的好奇,在他想来,这种无聊的直播压根就不会有人。

“你每天都这样吗?”小职员问。

“是的,每晚都直播。从下午五点一直持续到凌晨一点。”老板很是自豪。

“现在有多少人在看?”

“差不多2万人,最高峰时能达到10万人。”

小职员以为听错了,再次确认那个惊人数字:“10万人看你炒饭。”

“这有什么奇怪,蛋炒饭也是一门艺术。在中国没有人比我速度更快,一份蛋炒饭从放油到出锅只需一分钟。我曾经连续翻炒了六个小时没有休息,中途没喝过一口水,没上过厕所,两只脚甚至都没移动过。”

在谈起这种荣耀时,老板的神情如同孩子般骄傲。就在他们刚聊的这会,一份热气腾腾的炒饭已经塞进了打包盒里。

“你看,直播室又增加了三千人。”老板将新的鸡蛋敲碎放进锅中,一边亲切的喊着:“感谢没毛的和尚送的小心心,欢迎家人们的到来。点赞不停,精彩不断。”

刹那间,小职员觉得无比难受,仿佛头顶有团阴云笼罩。过去十年来他潜心创作,辛辛苦苦追求的艺术,竟还不如一个街边卖蛋炒饭的。到底是粉丝们失去了思考,还是他写的东西太过古板,又或者艺术本就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这平平无奇的炒饭没有任何出彩之处,步骤简单,每秒钟都在重复,但屏幕那头却有无数人看得痴迷。有时候老板什么话也不用说,群里就有大把的人为他加油呐喊甚至打赏。当天晚上,直播间里一共涌进来二十万人,点赞超过百万。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