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街道:善治聚合力,共筑民生“幸福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23:37 1

摘要:始终将党的领导作为基层治理的“定盘星”,以“一盘棋”思维统筹下辖23个村社区的治理资源。织密组织网络,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联动体系,推动党组织触角向网格、楼栋延伸,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强化机制融合,旺池社区

近年来,海安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将“为民服务”作为核心导向,通过统筹资源、创新机制、凝聚合力,推动所辖社区治理效能整体跃升。

始终将党的领导作为基层治理的“定盘星”,以“一盘棋”思维统筹下辖23个村社区的治理资源。织密组织网络,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联动体系,推动党组织触角向网格、楼栋延伸,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强化机制融合,旺池社区在“有事好商量”协商机制基础上,整合“两代表一委员”、法律顾问、社会组织等力量,成立矛盾调解中心,形成“社区初筛、街道兜底”的纠纷化解闭环。深化资源联动,建立“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联合公安、司法、城管等部门下沉力量,协同处置社区治理难题,实现“问题联治、风险联防、平安联创”。

科技

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推动基层治理从“人海战术”向“智治融合”升级。一方面,搭建“智慧街道”模式,整合网格化管理、12345热线、居民微信群等数据,实现民意诉求“一网通办”、风险隐患“智能预警”。利用大数据分析居民高频投诉,提前介入噪音扰民、停车纠纷等矛盾,将被动响应转为主动治理。另一方面,推广“云调解”模式。在海安街道旺池社区,“小罗家事调解会”开通线上调解直播间,邀请律师顾问、心理咨询师入驻,为居民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纠纷化解服务,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0%。

多元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以“微治理”撬动“大民生”。培育自治队伍,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组建“邻里帮帮团”“银发调解队”等志愿组织,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目前和旺池社区“党员楼栋长”一样的队伍已扩展至街道全域,覆盖80%以上小区,成为收集民意的“顺风耳”、服务群众的“及时雨”。创新议事载体,推广“港经亭”“民情茶馆”等议事品牌,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派单、街道督办”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激活社会力量,引入公益组织、企业等参与社区服务,打造“公益市集”“就银合作”等特色项目,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居民受益的良性循环。

德法并

坚持“德治润心、法治护航”的双轮驱动理念,实现“刚性约束”与“柔性教化”的有机统一。创新“德法”宣教模式,在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的同时,开设“道德讲堂”“家风故事会”,邀请道德模范、社区贤达讲述孝亲敬老、邻里互助的鲜活案例。建立“法律规范+道德感化”双轨调解体系:一方面,依托“三官一律”驻点机制,为复杂纠纷提供法律支撑;另一方面,发动“五老”人员、乡贤能人组建“德润调解团”,通过情感疏导、情理交融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积怨。培育道德和法律文化,升级焕新金融法治文化广场、凤山村法治文化游园、法治文化长廊等法治场景,将法治元素与道德文化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守法重德、知行合一”的社区新风尚。

海安街道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以智慧治理提质增效,以多元共治激发活力,以道德和法律建设夯实根基,走出了一条“街道统筹、社区协同、居民参与”的善治之路。接下来,海安街道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动基层治理向更精细、更温暖、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让“幸福灯”照亮千家万户。

来源:今报南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