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31日,金陵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举行“院士进课堂”科普活动暨“少年工程师学院”成立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都有为被聘为学校科学副校长及“少年工程师学院”导师。现场,他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
3月31日,金陵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举行“院士进课堂”科普活动暨“少年工程师学院”成立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都有为被聘为学校科学副校长及“少年工程师学院”导师。现场,他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
“少年工程师学院”揭牌!
聘请院士为科学副校长和学院导师
经过三年的发展和努力,金中附初被江苏省工程师学会授予“未来工程师培养基地”,并且正式成立“少年工程师学院”!现在,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长朱晓容秘书长、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校长叶旭山校长为“未来工程师培养基地”揭牌。建邺区教育局德体卫艺科副科长秦静科长、金陵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常务副校长张发新为“少年工程师学院”揭牌。
“少年工程师学院”初建便得到了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的支持。当天,学校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未来都市出行科技集团、南京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南京长江江豚科教中心、南京金崴航空科技5家“校外课程实践基地”授牌。
建邺区科技局为“少年工程师学院”的成立提供了大力支持,特别为学子们精心遴选了一批自然科学类图书,并且已经在图书馆全面上架。
学校为科学副校长及“少年工程师学院”导师都有为院士颁发聘书。
金陵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常务副校长张发新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我们共同见证江苏省工程师学会为我校‘未来工程师培养基地’授牌以及‘少年工程师学院’的诞生。这一平台的创建,是我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重要举措,旨在为同学们搭建一座贯通基础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立交桥。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我们希望能够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让更多具有科学家潜质的少年英才脱颖而出。未来,学院将依托院士导师团队、校外实践基地和特色课程体系,开展项目式学习、课题研究和实践体验,助力同学们在科技探索中成长成才。”
为啥鹅能浮在水上,鸡却成为“落汤鸡”?
精彩讲座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都有为院士在讲座《让青春飞翔》中提到“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以前我们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这首诗歌,鹅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这背后有科学道理。”都院士启发同学们多观察大自然和生活,多思考。“由于雁鸭及鹅类动物其羽毛上具有微纳颗粒的疏水结构,故可浮于水面上。而鸡的羽毛是亲水的,所以鸡掉进水里,就成了落汤鸡了。”
都有为院士说,大自然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比如蜂巢呈六角柱体,数学家经计算表明,六角柱体是用最少的材料构成最大的容积。蜘蛛网的蛋白质蛛丝,耐雨、风、光,可承受3克重量。链索桥就是仿蜘蛛网的结构。华南理工大学严玉荣教授受启发制成水凝胶纤维。鸡蛋、乌龟、贝壳等都可以承担重负,启发人类采用凸曲面薄壳屋顶。
都院士勉励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为梦想而奋斗,锲而不舍!“同学们,你们正值人生的春天,希望你们乐观、开朗、坚强、奋进,花季少年鲜花怒放,成为生活的强者。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都院士寄语同学们,“健康、求知、独立、创新”,成为创新型人才。
学校副校长刘浩表示,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学生们播下了科学的种子,也为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未来,“少年工程师学院”在建邺区、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将成为学校科技创新的摇篮,继续深化与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的合作,探索更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通讯员 牟春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摄影 新华日报视觉中心 刘莉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