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区 | 八旬退休老教师用剪报本搭起小区“文化会客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22:36 1

摘要:杨俊荣是一名拥有65年党龄、40年教龄的退休语文教师,爱好读书看报,家里珍藏的各类报纸有上万份。平时看到报纸上有感兴趣的内容,他就会剪下来贴在旧杂志上做成剪报本。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爬上银杏树梢,89岁的杨俊荣身着深蓝色中山装、戴上老花镜,已经来到长安区韦曲街道南街社区翰怡苑小区图书角开始认真整理报刊书籍。

杨俊荣是一名拥有65年党龄、40年教龄的退休语文教师,爱好读书看报,家里珍藏的各类报纸有上万份。平时看到报纸上有感兴趣的内容,他就会剪下来贴在旧杂志上做成剪报本。

3月28日,记者来到图书角,翻看杨老的10多本剪报本,A4纸张大小的本子上贴满各类讯息,内容主要涵盖文学常识、健康养生、中外历史、国内外重大事件、西安地名由来、童话故事连载等。他的剪报习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他说,通过读报了解外面的世界,剪报为他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所以才能坚持这么久。

2024年,社区筹建爱心图书角,杨俊荣得知后第一时间把珍藏的10本剪报本和200余本书籍捐献出来,供小区所有居民阅读。“起初只是想给这些剪报寻一个好归宿,没想到这些泛黄的剪报本成了小区居民手中的‘抢手读物’。”杨俊荣说。

在图书角,孩子们每天围坐在一起听他讲述生动有趣的“长安历史典故”;出门遛弯的老人在看书读报之余,三五成群唠唠家常、聊聊过往;街坊四邻照着剪报本“西安美食专栏”里的秘方研究各种美食;连路过的快递小哥也会在闲暇时间翻两页报纸再走。这里,已成为小区最热闹的“文化会客厅”。

“按照杨老师剪报本里的秘方做出来的擀面皮,我孙子说比店里的还香!”居民李淑琴阿姨笑着说。

年轻妈妈李芳发现,自从有了这份特殊的报纸,上三年级的儿子养成了每天读报的习惯。“孩子现在写作文都带着剪报本,说是要学杨爷爷做‘小区记者’。”而独居的张大爷更是把剪报本当成了日记本,在《老年人防诈骗指南》版块认真批注:“已认真阅读,同时传阅给了我的老伙计们。”

正如小区居民曹小妮所言:“杨老师剪下的不仅是新闻,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图书角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邻里间的温情。”

来源:长安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