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宣威市,“家门口务工车间”正成为当地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线,为群众开启了一扇通向美好生活的大门。这些车间不仅是生产的场所,更是承载着无数家庭梦想与希望的地方。
在宣威市,“家门口务工车间”正成为当地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线,为群众开启了一扇通向美好生活的大门。这些车间不仅是生产的场所,更是承载着无数家庭梦想与希望的地方。
走进云南明汇制衣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缝纫机的哒哒声交织成一曲忙碌的乐章。老员工们手法娴熟,专注地进行着打样、裁剪、缝纫、翻面等工作;新员工们则在一旁认真聆听讲解,不时上手练习,眼中满是对新技能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期待。李倩是宛水街道的居民,自从家门口建起了务工车间,她就来到这里上班。“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我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学习缝纫技术,学完就上岗。在家门口上班不仅收入稳定,还能照顾一家老小,很方便!”李倩笑着说,言语间满是幸福与满足。
为满足群众“近就业”和企业“快招工”的双重需求,宣威市围绕产业发展、地方特色、企业需求和群众期望,精准开展定向式、订单式、定制式培训,将“定制+”培训班开到群众家门口、开到生产车间里。截至目前,已开展服装加工、高原特色、劳务品牌等多个领域的技能培训114期4586人次。
越来越多的企业同样为当地就业添砖加瓦。云南嫩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增5个马铃薯切块加工点,新增务工230人,现企业形成了“1个中心工厂+15个加工点”的生产架构,日均用工达1300人,月均收入达3500元。通过招商吸引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新落户企业8家,共计投资7257万元,现已投产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绿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6家,提供务工就业岗位580个;在谈有意向落户的红河盛源智能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14家,预计投资1.25亿元,预计新增务工就业岗位1165个;正在对接跟进厦门捷能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南义齿技术有限公司、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38家,预计投资2.26亿元,预计新增就业岗位3490个。
在宣威市虹彬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裁料、平车、锁边、拉腰,一切都有条不紊。这里很大一部分工人因为上班时间灵活、离家近、工资待遇不错等原因,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很长时间。工人杨志霞说:“我就住在附近,几分钟就能到厂里上班,这里的工资待遇挺好,我还可以照顾家庭,我很满意。”该公司负责人李锦龙介绍,家里面有孩子上小学的工人,下午4点左右就可以回去接小孩,如果上晚班,家里面孩子上高中的,晚上9点也可以回去接孩子,上下班时间比较灵活。此外,工厂每年的订单量可实现工人至少有300天的就业时间,有效保障了工作量的稳定。工人邱娅感慨道:“计件工资高的时候可以拿到6000多块钱,少的时候也可以到手4000块左右,厂里有食堂还提供就餐补贴,最重要的是孩子放学的时候可以去接孩子,日子可以过成这样我觉得已经很幸福了。”多年来,宣威市虹彬服装有限公司常年吸纳七八十人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宣威市的“家门口务工车间”模式,让众多原本需要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人们,能够在家门口就找到一份稳定且收入可观的工作。他们既能照顾到家中的老人与孩子,又能在熟悉的环境里实现自我价值,真正实现了顾家与挣钱两不误。
未来,宣威市将建立市级零工市场—乡镇零工驿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开展政策进企业、培训进企业、服务进企业行动,创新一站式创业服务、创业孵化站、创业街区,搭建智慧就业平台,探索“15分钟就业服务圈”,提升家门口务工组织化程度。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张雯
编辑:郑海燕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