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不会骗人!12岁之前,不要给孩子太多选择,很多父母都做错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22:21 1

摘要:具体的表现就是很多时候都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小到每天吃什么穿什么,大到去哪里旅游家里该添置一些什么大件等等,都会问问孩子的意见,看看他们的想法。而且不光是征求,有时候直接就按照孩子的想法去做了。

现在的家长其实是非常民主的。

具体的表现就是很多时候都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小到每天吃什么穿什么,大到去哪里旅游家里该添置一些什么大件等等,都会问问孩子的意见,看看他们的想法。而且不光是征求,有时候直接就按照孩子的想法去做了。

像开心爸爸一家子想出去转转的话,就会习惯性的征求开心的意见,看看他想去哪里,然后我们再根据他的想法找地方做攻略什么的。

而征求孩子的意见带来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一方面他们有了被重视的感受,也有了作为家里成员的责任感;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提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小时候就参与到了家里面的大事小事,长大后自己面对问题的时候,就能够游刃有余不慌不乱了。

但对于1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就不是这样的了。

剑桥大学2023年曾做过一项实验,7-11岁儿童面对超过3个选项时,其决策质量(准确性×速度)会下降42%;而当选项增加至5个时,海马体记忆检索效率直接下降了68%。

所以,有娃的家庭民主是件好事,但需要因孩子而异。

对于12岁前的孩子来说,如果选择太多的话,给他们带来的影响要比好处多。

比如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上面开心爸爸就说了,对孩子来说,选择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一方面,他们的大脑发育还不成熟,缺乏系统分析的思维框架以及神经基础,一个简单的选择对孩子来说就会给大脑带来很大的压力,进而产生选择疲劳;

另外一方面,选择过多还会让孩子感到失控以及焦虑。特别是低龄孩子如果经常面对复杂选择的话,就会产生无形的挫败感,以后甚至会产生回避的心理。

比如会让孩子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如果给孩子太多的选择权的话,还会让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习惯于做决定的孩子,在以后的事情中,都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只想到自己而不会去考虑别人,甚至与爸爸妈妈们产生冲突。

比如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给孩子太多选择还会影响他们的专注力。

低年龄的孩子,做事情时往往都是单线程的思维,如果按照爸爸妈妈们的指导去做的话,他们可以不用管下一步是什么,可以很好的把专注力聚焦在当下。而当他们有了太多选择的话,就会分散他们本就不多的专注力,一边要做手中的事,一边还要想接下来想干什么,自然是会对他们的专注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所以,选择太多对孩子来说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尊重孩子,想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其实并不一定需要给孩子太多的选择权。

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还是应该以爸爸妈妈的决定为主,孩子的意见为辅。

在0-6岁的时候,可以给孩子有限的选择权,在很多事情上给他们有限的简单选择,诸如穿白鞋呢还是穿黑鞋,尽量把选项给的具体一些,避免开放性的问题。至于比较重要一些的问题上,还是以爸爸妈妈的意见为主;

7-12岁这个年龄段,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也已经开始想着自己去做选择了,这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让孩子逐步参与一些自我或者家庭的选择中。像给孩子零花钱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买什么不买什么,什么时候买要买多少,在孩子可支配的前提下给与他们足够自由的选择。

不管是简单的选择还是比较复杂的选择,爸爸妈妈还是应该多参与多了解。在孩子选择做的不是太好的时候帮助他们复盘,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选择,而在孩子选择做的挺好的时候,可以鼓励他们,并且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为什么做的不错,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该如何去做等等。

在育儿这件事情上,很多方法都是一把双刃剑,比如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用好了,孩子也得到了成长,父母也有了成就感。但如果用不好的话,教育体现不出应有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很痛苦。

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明白适用范围很重要,大家觉得呢?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来源:开心爸爸的日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