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型高级教练机气动布局论证阶段,洪都公司与俄罗斯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展开技术合作。新机在设计时面临多项关键抉择:垂尾设计上,原倾向双垂尾,因飞机重量轻、偏航力矩小,权衡后改为单垂尾以减重;飞控系统方面,考虑到服务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训练,决定采用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
1998 年 11 月,洪都公司启动新型高级教练机研制计划,随即开展新机方案设计工作。
在新型高级教练机气动布局论证阶段,洪都公司与俄罗斯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展开技术合作。新机在设计时面临多项关键抉择:垂尾设计上,原倾向双垂尾,因飞机重量轻、偏航力矩小,权衡后改为单垂尾以减重;飞控系统方面,考虑到服务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训练,决定采用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发动机选型,在斯洛伐克无加力功能的发动机和乌克兰正在研发加力技术的发动机间,综合考虑后先采用前者,后续视情况换装后者。
2001 年,中航二集团同意洪都公司研制 L15 高级教练机,洪都公司董事会批准项目并组建行政指挥系统、设计师系统与型号办公室,9 月 L15 飞机模型于北京航展首秀。2003 年 1 月,国防科工委批准 “猎鹰” L15 作为军贸出口产品立项,核准主要战术技术指标,7 月张弘任 L15 飞机技术负责人。
由于 L15 高级教练机研制资金由洪都公司自筹,为筹集充足研制资金,中航二集团曾积极尝试寻求国外投资合作伙伴。自 L15 飞机项目作为军贸出口产品立项后,也获得相应资金支持。2004 年 6 月 17 日,L15 飞机总体设计技术方案通过评审,转入详细设计阶段。同年 12 月底完成详细设计,进入试制阶段。为降低研制风险,洪都公司决定试制两架原型机,分别用于试飞和全机静力试验。
2006 年 3 月 13 日,首架 “猎鹰” L15 的 01 架原型机搭载斯洛伐克 DV-2X 涡扇发动机、采用三轴四余度电传飞控系统,由试飞员张景亭、杨耀驾驶,在南昌青云谱机场成功首飞。同年 11 月,洪都公司自筹资金启动 03 架原型机研制,换装乌克兰 AI-222-25 非加力涡扇发动机,采用全权限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实现机与发动机综合控制,并提出 “七减” 要求。2007 年 3 月 03 架飞机完成设计发图,减重超 200 千克。2008 年 5 月 10 日,03 架原型机在南昌首飞成功
L15 高级教练机从研制起就瞄准国内外市场,确定了两大类机型。L15A(AJT 型)是高级教练机,用于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飞行技术与基础战术训练;L15B(LIFT 型)是配备加力发动机的 “战斗入门型” 教练机,既能训练,又能执行近距支援、对地对海攻击任务,兼具轻型多用途战斗机功能。
L15 的 01 架原型机安装斯洛伐克 DV-2X 发动机,验证设计同时暴露出问题。03 架原型机在改进基础上,换装乌克兰 AI-222-25F 涡扇发动机,成为 L15A 原型机。L15 高级教练机有明确性能参数,因无国外启动用户与投资,战术指标需自行把握,研制经费多靠自筹,项目管理难、周期长。
2008 年起,L15 项目主要推进 L15A 原型机试飞、保障乌方发动机交付及加力型研制、开拓国际市场。因试飞飞机少、试飞院任务重,试飞压力大,张弘总师带领团队解决问题,洪都公司还聘请南非专家助力。
配装加力型 AI-222 涡扇发动机的 L15B 亮相,具备超声速作战能力,机载系统先进,增强了国际竞争力,推动 “一机多型” 发展。
2009 年初,中航技与洪都公司向国际市场推广 L15。为参加迪拜航展,L15 经巴基斯坦飞抵迪拜,飞行表演中完成系列高难度动作,表现优于意大利 M346。此后,双方持续开拓市场,洪都公司接待多国空军人员评估。
2014 年 4 月,赞比亚空军正式订购 6 架 L15 飞机,这是 L15 获得的首个国际订单。这批飞机于 2015 年开始交付,2016 年交付完毕。当年,赞比亚空军携 L15 飞机参加南非举办的航展。赞比亚购买的 L15 飞机配备中国生产的反舰导弹、空空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具备较强作战能力。2022 年 2 月,阿联酋宣布采购 12 架 L-15,并保留 36 架优先采购权。2023 年 2 月,中国与阿联酋成功签约向阿出口 L-15 “猎鹰” 教练机。这一订单意义重大,不仅是 L-15 出口的又一突破,还意味着中国高端军机在中东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19 年 10 月 1 日国庆 70 周年阅兵,洪都公司研制的教 10 高级教练机首次国内公开亮相,标志其正式列入我军装备序列,洪都实现国内外市场协同发展。“猎鹰” L15 研制成功,完善中国教练机谱系,实现从 “二代” 到 “三代” 跨越,是自主创新成果,2020 年初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来源:14号观星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