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空天科学学院开展“能动思政、贯通育人”网络直播第四课“抗战教育”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7 22:01 1

摘要:陕西延安、山西阳泉、山东枣庄等地,8家单位、8个点位、8名主播、8个平台联动,采用网络直播+战例演示+情景演绎等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这是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开展网络直播授课《弘扬抗战精神、奋进强军事业》的情景。

直播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贾朝星 李登 温泉 长沙报道

9月5日下午,一场“抗战教育”在网络上燃起热潮。

陕西延安、山西阳泉、山东枣庄等地,8家单位、8个点位、8名主播、8个平台联动,采用网络直播+战例演示+情景演绎等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这是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开展网络直播授课《弘扬抗战精神、奋进强军事业》的情景。

2天前,刚刚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空天科学学院“高地·拓天”大思政宣传队联合陆军第73集团军红色文化“云相约”宣讲队和“战斗剧社”、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西安试验训练基地、电子科学学院某研究团队、研究生院学员某大队等单位,联袂讲授“能动思政、贯通育人”网络直播第四课“抗战教育”,旨在认真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不断激活奋勇前行动力。

收看直播。

这堂课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全程直播,空天科学学院、西安试验训练基地全体师生,军政基础教育学院学员某大队和研究生院学员某大队全体学员,国防科技大学2025级研究生新学员,陆军第73集团军官兵共计14.14万人次在线收看,收获约21.01万次点赞量。

这次直播授课主讲、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讲师李阳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启直播序幕,“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第一名李阳”,一条弹幕划过,已有网友认出了她。

镜头来到宝塔山,现地主播、西安试验训练基地教员李文平娓娓道来,“从1935到1945年,延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跟随主播,网友了解了延安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中途,主播现场演唱《延安颂》,“太棒了”“赞”“好听”……一条条弹幕代表了网友的心声,在讲与唱的生动演绎中,革命先辈的热血豪情和坚定信仰跨越时空,直击心灵。

随后,镜头交给身处王家坪革命旧址的现地主播、研究生院新入学硕士研究生学员席洋洋,他带领大家走进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一边介绍一边带领网友“云览”当年的中央军委礼堂、中央军委会议室,通过视频观看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史。

直播中,首次运用了学校自主研发的战例可视化系统。

在山西阳泉八路军纪念馆,“高地·拓天”大思政宣传队主播李国盛运用该系统演示了百团大战,让授课对象对作战经过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这次直播还特邀陕旅金延安红色家风馆馆长高婷,带领网友领略《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壶口瀑布旁,高婷介绍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由来,陕旅合唱团演唱了《保卫黄河》,“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山东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内,陆军第73集团军红色文化“云相约”宣讲队主播吴凯介绍了这座纪念园,分享了2个传奇故事——两洗洋行、飞车夺枪。73集团军某旅“战斗剧社”创演的情景短剧《铁血钢刀》,还原了荡气回肠的微山湖突围战。

直播前,陆军第73集团军红色文化“云相约”宣讲队主播吴楚楚采访了抗战老兵郑万林,请他分享抗战故事,直播时播放了这段视频,主持人还随机抽点2位战友提问。

教职员工收看直播。

随后,镜头再次回到延安。

“高地·拓天”大思政宣传队主播张嘉城站在抗日军政大学旧址,讲述了抗大的光荣历史。当天,在西安试验训练基地新训的国防科技大学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学员也来到抗大,合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雄壮豪迈的抗大校歌唱出了神圣的使命感和崇高的责任感,也为网友带来了强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

“我们要锻造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我们要锤炼敢打必胜的过硬本领、我们要筑牢军民团结的铜墙铁壁、我们要勇担攻坚克难的时代重任……”主播李阳和张嘉诚共同讲述了如何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进强军兴军伟大事业。

这堂教育意义深远的网络直播课,为主播和网友留下了深刻的体验。

站在巍巍宝塔山上,承担本次直播任务的主播、西安试验训练基地讲师李文平深感使命光荣、意义重大。“讲述延安抗战历程、演唱《延安颂》的时刻,我的内心与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产生了深刻的共鸣。这次直播活动不仅是一堂鲜活的思政教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淬炼,必将激励我在强军事业中坚守初心、奋勇前行。”

“非常荣幸能参与本次网络直播课,走进延安纪念馆、王家坪旧址、抗日军政大学和宝塔山,我深切感受到历史与精神在实地调研中的生动贯通。”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讲师李阳说,作为一名智库工作者,这段经历让她对如何从革命传统中汲取政策研究和战略分析的精神养分有了更深体会。伟大抗战精神所蕴含的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品质,正是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化国防科技战略布局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下一步,我将结合本次学习收获,更注重将历史经验与现代战争理论研究相结合,更好地体现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努力形成立足国情、面向未来、具有实现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强军兴国提供坚实的战略支撑。”

陆军第73集团军官兵收看直播。

前天刚刚收看阅兵仪式,今天又通过网络直播接受抗战教育,空天科学学院教员彭科说:“80年风云变幻,从‘小米加步枪’到‘大国重器’,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听党指挥’的忠诚基因和‘敢打必胜’的精神底色。作为军校教员,深感责任重大,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我要深入挖掘更多生动的案例和故事,让课程思政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培养出更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

“作为一名刚入伍的新战士,这次直播教育对我而言是一次震撼心灵的入伍第一课。我们虽身处和平年代,但抗战精神永不褪色,我会铭记这堂深刻的教育课,以抗战先辈为榜样,脚踏实地、刻苦训练,早日成为一名能打仗、打胜仗的优秀军人,为强军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陆军第73集团军战士郑超说。

“军地多家单位联合打造的战例演示、情景演绎,生动再现了那段烽火岁月,让我们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空天科学学院学员某大队学员何宇豪说,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强大力量,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

新训大队学员李嘉禾对这场直播感触很深,“通过战例演示和情景演绎,生动还原了革命先烈保家卫国的壮烈场面,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让我倍感和平来之不易。回想阅兵时看到的新型武器装备,为祖国今日的强大而自豪。作为新学员,我们应以先辈精神为指引,在严苛训练中锤炼本领,在专业学习中积蓄力量,让空天报国的誓言在强军征程中绽放光芒。”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