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国际汉服秀”文化交流活动举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21:40 1

摘要:3月31日,“上巳寻梦,感受一个霓裳的春天”——“长安·国际汉服秀”文化交流活动在位于西安钟楼商圈的长安霓裳里汉服文化街区举行。上百位中外友人以霓裳为桥,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春日之约,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华夏衣冠之美。

寻春直须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节”。这是春天的庆典日,一个被《诗经》吟唱了三千年,美好而浪漫的节日。

3月31日,“上巳寻梦,感受一个霓裳的春天”——“长安·国际汉服秀”文化交流活动在位于西安钟楼商圈的长安霓裳里汉服文化街区举行。上百位中外友人以霓裳为桥,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春日之约,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华夏衣冠之美。

本次活动由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指导,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长安霓裳里汉服文化街区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开放大学协办。

“踏春”——汉服走秀浪漫动人

下午2时半,随着《长安春》音乐的奏响,一幅诗意长卷徐徐展开:来自西安开放大学的师生和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外国留学生,身着不同风格的汉服款款走来,只见她们挽着发髻,头戴发簪,面贴花钿,衣袂翩翩,婷婷袅袅,霎时间现场观众仿若穿越历史长河。

从秦汉的庄重到盛唐的华彩,从宋明的清雅到当代的创新,这场由中外嘉宾携手演绎的“国际汉服秀”,迅速吸引过往市民游客驻足欣赏、拍照。

“不愧是汉服之都,青年一代主动拥抱国潮,异国面孔与精美华服同框,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游客们频频点赞。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呈现最佳效果,演员们自上午便赶到长安霓裳里,换装、上妆、盘发,多位妆造师同时上阵,让每一位演员焕发出全新的姿容。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沉淀着国人的优雅、气韵与智慧,很多外国留学生都非常喜欢!”西安外国语大学宋老师表示,对于这次登台机会,留学生们格外积极、兴奋。

“赞春”——祓禊礼仪美轮美奂

历史上关于“上巳节”的记载不计其数。翻开《诗经·郑风》,仍能听到青春的歌唱:“士与女,方秉蕳兮……”《论语》生动记述了上巳节的美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三月初三,也是微醺的王羲之写下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之日。

千年禊礼舞新章。时光流转到今日,长安霓裳里,一场以《祓禊谣》为题的古典舞蹈正在丝竹萦绕中翩然绽放。西安开放大学师生创作表演的这支舞蹈,将《兰亭集序》曲水流觞的文人雅意,与《荆楚岁时记》修禊事相糅,重现两千年前的“上巳礼”:衣袂翩然之间,结伴祓禊、水边宴饮、踏青游春等礼仪一一呈现,美不胜收。

记者获悉,一直以来,西安开放大学校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以西安汉唐文化网络学院为户牖,赓续和发扬华夏文明的“礼仪之大”和“服章之美”,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中国智慧。

“颂春”——“对诗李白”点燃激情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为长安的春天写下无数动人诗篇。就在活动火热进行时,诗仙“李白”突然翩然而至,让人惊喜。

吟一句“好雨知时节”,对一句“当春乃发生”;诵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答一句“一日看尽长安花”……“李白”和演员、游客、市民吟对着有关春天的诗句,酣畅淋漓地PK,一下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全场沸腾,竞相吟诵。这一刻,仿佛梦回龙年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的经典场面!

埃及留学生骆冰兴奋地说,在学校的文化体验课上,她们学过一些经典诗词,“李白是我们都知道的诗人,这种对诗形式太有趣了。”

长安霓裳里汉服文化街区汇聚着地方特色美食、非遗演艺、文创等丰富业态,是中外游客打卡新地标。活动当天,非遗艺术家还为中外嘉宾带来了精彩的非遗表演:皮影戏《三打白骨精》和秦腔表演《王宝钏—飘彩》。幕布上栩栩如生的西游人物、翻飞的身影、经典的剧情,舞台中艺术家细腻的表演、深厚的唱功,令现场观众大饱眼福,赞声连连。

“咬春”——品尝菜团祝福美好

上巳节又称女儿节。古时上巳节当日,为庆祝成年,女子皆丽衣出游,或踏歌起舞,或临水嬉戏,成为春日一道亮丽风景。这次,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留学生“变身”为中国古典美女,以一场节奏轻快的中国舞《踏歌》,将杜甫笔下“三月三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情景展现得清新唯美。

舞罢,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米娜分享了她的感受。“我穿过无数次汉服,每次穿感觉都不一样。我喜欢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穿着汉服参与其中,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文化体验的一部分,这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厚的情感和更深刻的理解!”米娜说,她在西安6年了,这里古今交融,她深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会到西安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食用春菜是上巳节一项传统习俗,蕴含着人们对“春”的美好祝福。活动中,长安霓裳里特意准备了美味的菜团等,邀请中外嘉宾品鉴春鲜。几位留学生蘸着辣椒油品尝着菜团子,开心地说“好香”。

“今天我参与了汉服表演,和‘李白’对了诗,还品尝了春天的限量美味,更增加了对西安、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喜爱,收获非常大!”俄罗斯留学生安依莎说。

衣冠载道 礼乐传世

汉服文化专家解读华夏服饰神韵

“汉服,华夏衣冠之华章,承载着千年文明之精髓,呈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当天活动现场,随着精彩汉服秀的上演,西安开放大学汉唐文化网络学院负责人吕洁博士,为中外嘉宾和市民游客细致讲解了从先秦到明代多个历史时期汉服的款式特征和文化内涵。

身着一袭华美汉服的吕洁博士,知性优雅。她按照先秦、两汉、唐、宋、明的顺序,结合台上演员不同朝代的汉服妆造,给全场观众上了一堂“汉服礼仪课”。她介绍说:

先秦时期,衣裳质朴,宽袍大袖,彰显礼制之严谨,如《诗经》所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衣冠之制,已见端倪。

两汉之际,袍服渐趋华丽,曲裾深衣,绣纹繁复,彰显盛世气象,如汉赋所颂“锦绣襄邑,罗绮朝歌”。

唐代服饰,开放包容,襦裙飘逸,胡风汉韵交融,如李白诗云“云想衣裳花想容”,尽显大唐风华。

宋代衣冠,简约雅致,褙子对襟,线条流畅,如宋诗所咏“淡妆浓抹总相宜”,展现文人雅士之风骨。

明代服饰,端庄大气,蟒袍玉带,纹饰精美,如《明史》所载“衣冠楚楚,威仪棣棣”,彰显礼教之威严。

“汉服之美,跨越时空,凝聚中华文化之精粹,是衣冠载道、礼乐传世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吕洁博士的讲解普及了汉服文化知识,让在场观众受益匪浅。

巳巳如意 生生不息

上巳节:礼赞春天和生命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古人的风雅与情趣,为我们留下了浪漫的春之节日上巳节。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会长阎建滨以“礼赞春天、礼赞生命”等关键词,现场解读了上巳节传承数千年的诗意内涵。

何为“上巳”?阎建滨会长介绍,古代中国人以天干地支纪年,上巳是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巳”字在古代指“胎儿”,有孕育之意,寓意“巳巳如意,生生不息”。春日万物生发,大自然百花绽放,青年男女青春洋溢,于是上巳演化成盛大的女儿节、踏青节,成为自古以来礼赞春天和生命的重要节日。

说到上巳节的礼仪习俗,阎会长说,早在周朝,每逢这一天,人们都要到水边用草药沐浴,称之“禊”,是古代除灾迎春的一种仪式,民间也叫“洗桃花水”。祓禊仪式正值冬去春来,人们以此祈求祓除疾病、清洁内心。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上巳节的礼仪、习俗也有相应的发展演变。阎建滨介绍说,唐朝时,上巳节成为全国性的游春大节,时间固定在了农历三月三,杜甫有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遥想大唐,每逢上巳,丽人倾城而出,到处洋溢着春天的芬芳。宋明以来,上巳游春并入清明节的习俗之中,但仍绽放着独特的青春色彩。

“今天我们举办霓裳上巳节,彰显汉服之美,弘扬中华礼仪,传承千年上巳古节的精神,礼赞春天、礼赞生命,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让东方美学丰富了当代生活,很有意义!”阎会长称赞道。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薛雯 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健 海报设计/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伟平

来源:西安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