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4月1日起实施信披改革 主板上市公司重大事项需发布英语公告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1 21:17 1

摘要:为了吸引更多外国“中长期资本”投资日本股市,从本周二(4月1日)新财年开始,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Prime Market)上市公司将被要求同时以日语和英语披露财报和重大事项,为海外投资者提供更公平的投资环境。

财联社3月31日讯(编辑 史正丞)为了吸引更多外国“中长期资本”投资日本股市,从本周二(4月1日)新财年开始,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Prime Market)上市公司将被要求同时以日语和英语披露财报和重大事项,为海外投资者提供更公平的投资环境。

作为背景,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一系列“价值提升”举措的努力下,日本市场外资持股的比例在去年达到创纪录的近32%。所以这批看不懂日语的投资者,对日本股市的影响力颇大。与此同时,外资也常常抱怨日股的重大事项仅以日语披露,使他们处于不利位置。

目标:持续吸引海外投资者

根据东京证交所的新规,约1600家在Prime市场上市的公司需要履行信披新规,同时使用双语披露财务业绩,以及“可能对投资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例如重大事项、盈利预期的修订、并购、高管变更等。

东证所上市部对媒体表示:“东证Prime市场是一个全球性市场,我们从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决定强制要求英文披露。”

根据交易所调查,截至2024年12月底,接近99%的主板市场上市公司已经开始以某种形式展开英文信披,但其中能做到同步使用英文披露重大事项的公司只有 59.2%。横向对比,财报的英文披露率达到93.8%,能同步发布投资者关系英文演示材料的比例为76.4%。

东证所上市部经理Natsumi Yamawaki表示,过去几年里交易所推出一系列推动上市公司提升估值的措施,这些努力已经初见成效。挑战在于如何保持外资对日本公司的持续关注。交易所鼓励公司与投资者互动,并创造一个能提升企业价值的循环,希望能增加那些“致力于公司中长期发展的投资者”数量。

横向对比,一众亚太交易所都在努力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例如近期推出延长交易的韩国股市,就要求大型KOSPI上市公司必须在韩语信息披露后三天内,以英语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日兴资产管理公司的全球首席策略师Naomi Fink解读称,日本股市已有相当规模的海外投资,而在所有海外投资者中,不乏主动型投资者,以及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的投资者。所以若缺乏透明数据,整体投资意愿就会降低。

对于日本上市公司来说,双语信披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不少公司反馈称,许多公告需反复修改至发布前的最后一刻,这会是实现同步双语信披的难点。东证所也透露,部分企业已经将公告翻译工作外包,但强调上市公司依然需要对译文质量把关。

除了可以提前准备的财报外,现在上市公司也需要判断哪些公告需要英文信披。大和综合研究所高级研究员Atsushi Kamio表示,对于企业而言,信披改革也是一个契机,借此了解投资者真正需要哪些信息。

根据东证所公告,作为新规实施的过渡时期,有略超百家上市公司已经申请延后英文披露义务,最晚需要到2026年3月31日前履行

百余家公司面临集体退市

对于不少难以及时实施英文信披的公司而言,它们眼下更大的问题反倒不是信披,而是能否保住上市地位。

在2022年4月,东京证券交易所对市场进行重组,并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标准。而现在过渡期临近结束,约有200多家上市公司面临集体退市。根据日程,在今年3月底的财年到期时,未达标的公司将被给予1年的宽限期,若到2026年3月底仍未达标将进入摘牌程序,摘牌将会在2026年10月1日进行。

根据日本媒体统计,截至3月底,主板上市公司中仍有55家不达标。而标准板和成长板市场也分别有140家和51家公司未达标。在改革初期,有接近500家上市公司无法达到标准。考虑到一次性退市那么多公司的影响,交易所允许提交改进计划的公司保留上市资格。

对于主板上市公司而言,改革后需满足流通股市值达100亿日元,以及流通股比例不低于35%的要求。改革前的东证一部,这两个指标仅为5亿日元和5%流通股比例。

实在满足不了主板上市要求的公司,也能通过内部转板,去标准板继续上市。标准板的要求是最低10亿日元流通股市值,以及25%的流通股比例。如果连这个标准都达不到,上市公司只能退市,然后转战名古屋等地区交易所挂牌。

去年东证所退市公司数量达到94家,创2013年东京证交所与大阪证交所合并以后的新高,上市公司总数也首次出现下降。今年一季度已经有30余家上市公司退市,反映出改革过渡期结束引发的加速退市趋势。

来源:财联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