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午后,我曾在公园见过一位老者垂钓。他坐在小马扎上,鱼竿轻垂水面,指尖漫不经心地搭在竿柄上,目光落在远处的云絮上,仿佛钓鱼只是顺带的事。旁边凑过来一个心急的年轻人,忍不住问:“大爷,您这钓了一下午,鱼漂都没动几下,咋不换个地方,或者多撒点鱼饵呢?”老者慢悠悠
夏日午后,我曾在公园见过一位老者垂钓。他坐在小马扎上,鱼竿轻垂水面,指尖漫不经心地搭在竿柄上,目光落在远处的云絮上,仿佛钓鱼只是顺带的事。旁边凑过来一个心急的年轻人,忍不住问:“大爷,您这钓了一下午,鱼漂都没动几下,咋不换个地方,或者多撒点鱼饵呢?”老者慢悠悠转过头,笑着说:“小伙子,我早上来的时候,已经把这附近的水域都看遍了,也试过三种鱼饵,知道今天这鱼就爱沉在深处。现在我坐着等,不是不努力,是知道急也没用。”
那一刻,我忽然懂了人们对“顺其自然”的误解——总以为它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是遇到荆棘就转身的逃避,是对人生敷衍的借口。可真正的顺其自然,从来都不是“躺平”的代名词,而是竭尽所能后的不强求,是拼过、试过、争取过之后,对结果的坦然接纳。就像那位老者,他不是没找过好钓点,不是没换过鱼饵,只是在所有努力都试过之后,选择用平和的心态等待,而不是对着平静的水面焦躁跺脚,甚至摔了鱼竿骂骂咧咧地离开。
生活里太多人把“放松”和“放弃”混为一谈。有人为了考一个证书,每天熬到凌晨三点,背知识点背到头晕眼花,可越急越记不住,越记不住越焦虑,最后干脆把书一扔,说“算了,顺其自然吧”——这哪里是顺其自然,分明是在压力下的自我放弃。真正的放松,应该是像农民种庄稼那样:春耕时认真翻土、播种、施肥,夏日里顶着烈日除草、浇水,把该做的活计都一丝不苟地做完,然后在秋收时节等待果实成熟。如果遇到旱天,他们会去引水灌溉;遇到涝天,会去挖沟排水;可要是遇上连人力都无法抗衡的天灾,他们也不会揪着枯苗痛哭不止,而是收拾好心情,盘算着明年该怎么改进种植方法。这份在努力之后的从容,才是放松的本质——不跟过程较劲,不跟结果死磕,知道有些事需要时间沉淀,有些结果需要缘分加持。
我认识一位插画师,她花了三年时间筹备自己的第一本绘本。这三年里,她不是每天闷头画画,而是会抽出时间去公园观察落叶的纹路,去菜市场看老奶奶挑萝卜时的神态,去幼儿园听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对话。有人问她:“你就不怕这三年里别人都出了好几本书,你被甩在后面吗?”她笑着说:“怕啊,但我更怕为了赶进度,画出一本连自己都不满意的书。绘本里的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场景,都需要慢慢打磨。比如画一只猫,我得观察它走路时尾巴的弧度,睡觉时长毛怎么蓬松地搭在身上,生气时耳朵怎么向后撇——这些细节不是靠急就能出来的,得花时间跟生活‘磨’。”
后来她的绘本出版,一上市就成了畅销书。有人夸她运气好,她却指着书里的一幅画说:“你看这棵老槐树,我前前后后画了二十遍。第一次画得太规整,像假树;第二次画得太潦草,没质感;直到我在老家的院子里,看着夕阳把槐树的影子拉得老长,树皮上的裂纹在光线下明明暗暗,才突然知道该怎么下笔。要是当时我急着赶稿,恐怕这棵树永远都画不出那种扎根土地的踏实感。”
这就是长远目光的力量——知道抵达目标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就像酿一壶好酒,需要经过选材、发酵、蒸馏、陈放,少了哪一步都不行;就像建一座高楼,需要从打地基开始,一层一层往上盖,急着封顶只会让整座楼轰然倒塌。那些真正能做成事的人,都懂得在人生的周期里划出足够的时间,去周全筹备,去攻克难关,去等待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刻。他们不会因为今天没看到成果就焦虑,不会因为别人走得快就心慌,因为他们清楚,自己走的每一步都算数,今天积累的每一个细节,都会成为明天成功的铺垫。
可现实里,太多人被“速成”的执念裹挟着前进。想减肥,就指望一周瘦十斤,饿到头晕眼花也不肯循序渐进;想学一门语言,就盼着三个月能流利对话,背了几天单词没效果就放弃;想创业,就想着半年能盈利,遇到一点挫折就觉得天塌下来了。他们把自己绷得像一根拉到极致的弦,时刻处于内耗和焦虑中——白天担心进度跟不上,晚上失眠想未来的风险,甚至连吃饭、走路时都在琢磨“为什么别人能成我不行”。可这种紧绷,不仅于事情本身毫无增益,反而会像一把钝刀,慢慢消磨掉最初的热情和动力,最后要么在“还没开始真正努力就累垮了”的遗憾中退场,要么在“差一步就能成功却撑不住了”的惋惜中结束。
我想起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经历。一开始,我总是紧紧攥着车把,身体绷得笔直,眼睛死死盯着前轮,结果越紧张越骑不稳,摔了好几次。爸爸在旁边喊:“你别那么紧张,手稍微松一点,眼睛看前面的路,身体跟着车晃就行。”我试着照做,慢慢松开手,把目光放远,果然发现自行车稳多了。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走得艰难,不是因为路太陡,而是因为我们把自己逼得太紧,忘了给生活留一点弹性,给时间留一点空间。
“顺其自然”从来都不是消极的妥协,而是积极的智慧。它不是让我们放弃努力,而是让我们在努力之后,学会与生活和解;不是让我们敷衍人生,而是让我们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保持热爱。就像春天的花,不会因为担心夏天的炎热而拒绝开放;秋天的叶,不会因为害怕冬天的寒冷而拒绝飘落。它们在该生长的时候拼命生长,在该凋零的时候坦然凋零,这便是最自然的生命状态。
人生这条路,有坦途也有荆棘,有晴空也有暴雨。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能奔跑的时候全力以赴,在需要等待的时候耐心守候;在能改变的时候尽力争取,在无法改变的时候坦然接受。当我们学会在竭尽所能后放松心态,在长远规划中保持从容,就会发现,那些曾经让我们焦虑的难题,那些曾经让我们纠结的结果,都会在时间的沉淀中,慢慢变成最好的安排。而我们,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成为更从容、更强大、更懂得生活的自己。
来源:天津市山东乐陵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