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金风拂过校园香樟,晨光中粉笔灰轻扬,全国第 41 个教师节如期而至。这一节日,既致敬教育领域的耕耘者,也承载着万千人关于青春与成长的记忆。自 1985 年首个教师节确立以来,四十一个春秋更迭,教育形式虽历经变迁 —— 粉笔迭代更新,黑板升级为电子屏,
金秋九月,金风拂过校园香樟,晨光中粉笔灰轻扬,全国第 41 个教师节如期而至。这一节日,既致敬教育领域的耕耘者,也承载着万千人关于青春与成长的记忆。自 1985 年首个教师节确立以来,四十一个春秋更迭,教育形式虽历经变迁 —— 粉笔迭代更新,黑板升级为电子屏,纸质教案转变为数字化课件,但教师群体 “传道授业解惑” 的初心始终未改,如暗夜灯火般明亮温暖,照亮学子前行之路。
值此全国第 41 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仁义教育督导” 公众号特对仁义片区部分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进行集中展示。此举既是营造尊师重教浓厚社会氛围、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具体实践,更是激励片区全体教育工作者以榜样为镜、向先进看齐,将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的 “四有” 教师标准,转化为躬耕教坛、潜心育人的强大动力。经各学校推荐,本次集中展示的优秀代表为(排名不分先后):莫远武、郭伟、于道珍、段平英、蒋永成、黄光辉。
莫远武
墨润乡校三十载 丹心育得翰墨香
物喜不萦怀,荣辱进退皆成修身砺石;己悲不驻心,潮起潮落无非问道阶梯”,这副对联,正是仁义镇初级中学书法教师莫远武 39 年教育生涯的真实心境写照。
1968 年,莫远武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父母虽目不识丁,却育其勤恳坚韧之品格。1984 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荣昌师范学校,1987 年毕业后分配至龙集乡抱房小学,自此扎根乡村教育沃土,一干便是 39 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莫远武结识重庆书法家,遂拜师研习书法技艺,自此与书法教育结下不解之缘。2012 年,他正式开启书法专职教学工作。乡镇中学开展书法教学之初,面临诸多困难,莫远武主动担当,四处协调为学生解决教室问题,自费购置书法用品与字帖,通过讲述书法典故激发学生兴趣,为书法教育的落地铺路搭桥。
对待特殊学生,他更显温情与耐心。残疾学生李永媃、于正涛、盘麒麟因右手不便,莫远武便以左手示范书写,手把手引导他们静心运笔,常常辅导至夜幕降临才离校;对于优秀学生陈傲雪等,他利用课余时间免费辅导,不计报酬与成本,全心助力学生成长。
多年来,莫远武坚持带领学生以书法美化校园,让仁义镇初级中学始终浸润在浓郁墨香之中。每逢新春,他还牵头为周边市民免费书写春联,带领学生登上仁义镇春节联欢会舞台展示书法技艺,深受群众喜爱与赞誉。
在教学实践中,莫远武注重经验总结与成果转化,编写《乡村书写简易材料汇编》《师生作品集》《非遗夏布、折扇书写集锦》等校本材料,主持荣昌区级书法课题与荣昌区第四届书法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并均以优异成绩结题。在他的推动下,学校于 2013 年被荣昌县(区)书法家协会授予 “荣昌区书法艺术实验学校”,2016 年、2020 年先后被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市教科所以及市教委授予 “重庆市书法艺术特色学校”。
莫远武的敬业精神亦感染着身边同事,带动众多教师投身书法学习。其事迹先后被《荣昌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书法报》及荣昌电视台、重庆教育频道报道。他本人也先后获评 2015 年 “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获重庆市委宣传部表彰贡献“九童圆梦,百校百家”公益贡献奖,2022-2023 年荣昌区教委 “优秀教研员”、2024 年度仁义镇 “仁义好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教师的坚守与担当。
郭 伟
初心映童心 实干践使命
“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 仁义镇中心幼儿园党支部副书记郭伟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也用行动践行在扎根幼教的每一日。作为基层幼教战线党员干部,他以 “钉钉子” 韧劲坚守岗位,推动党建与幼儿教育深度融合,凭踏实作风与责任担当,为幼儿园发展注入温暖力量。
身兼党建引领保教与安全管理双重职责,郭伟恪守 “党建强则业务强、安全稳则园所安” 准则,让党建引领贯穿工作全程。为破解党建与教学 “两张皮” 难题,他牵头开展 “党建 + 安全”“红色故事进课堂” 主题活动:前者通过安全小课堂、应急小游戏,让党员教师带头教孩子自我保护;后者将红色经典改编为童趣绘本、情景剧,播撒红色种子。同时,他制定涵盖教学帮扶、幼儿关怀、家长沟通的党员责任清单,明确职责、激发党员教师干事热情。
安全管理上,郭伟秉持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每日提前到园,细致排查玩具器械、食材存储、消防设施,不漏一处隐患;每周参与安全班会,用童言童语讲安全常识;每学期亲抓应急演练,推敲疏散路线、秩序维护等细节,以党建筑牢安全防线。在他带领下,幼儿园党支部去年获评区教工委 “先进党组织”。
扎根幼教一线多年,郭伟无惊天壮举,却以日复一日的踏实履职,书写基层党支部副书记的初心担当。他对孩子的耐心、查隐患的细致、与家长沟通的真诚,赢得全园师生及家长一致好评。
于道珍
以行践言 不负韶华
从教二十五载,始终扎根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一线,她就是荣昌区河包镇中心小学教师于道珍。在教书育人这片平凡沃土上,她以爱心为种、耐心为水、匠心为锄,于三尺讲台细细耕耘,书写质朴动人的教育故事,让平凡岗位绽放不凡光彩。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早已融入她的血脉。她有着不服输的钻研劲儿,工作中不计得失、主动担责,把每一项任务都视作成长契机。她心系学生,既关注学业进步,更重视身心健康,以言行作表率。近六年,她主动承担六年级数学教学重任 —— 深知这是学生学业关键期,她始终尽心尽责,未有丝毫懈怠。
为让课堂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她将备课做到极致:办公室灯光常为她亮至深夜,教材上满是批注,教案本夹着按学情调整的教学思路图,还翻阅大量资料,从优质课例到前沿方法,只为找到适配方案。“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 的九字准则,被她落实到每个教学细节,只为向 40 分钟课堂要高质量。她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复杂公式变得生动易懂,抽象思路经点拨便清晰。她留足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大胆提问、分享思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自己则循循善诱,时而引导思考、时而补充点拨,做学生可靠的学习伙伴,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面对不同层次学生,她格外注重 “培优辅差”。对后进生,她从未放弃:课堂多提问、多巡视,课后主动讲解知识点,还利用课余单独辅导,直到他们露出理解的笑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多年来,在学校领导支持与同事帮助下,她的付出赢得学生、家长、同行的认可。2024 年 9 月,她凭突出教学成绩与高尚师德,获评 “荣昌区优秀教师”。这份荣誉,是对她教育坚守的肯定,更是 “以行践言” 的生动注脚 —— 她用热爱与坚守,将教育承诺活成了最美的韶华模样。
段平英
以爱为笔 绘就班主任绚丽画卷
自大学毕业投身教育事业,仁义镇中心小学段平英老师便与班主任工作结下深厚缘分。近二十载光阴流转,她始终坚守乡村教育一线,以 “以爱育爱,以心育心” 为教育信条,用耐心、爱心与责任心守护每一位学生成长,成为孩子们求学路上的坚定引路人。
作为班主任,段平英老师深耕班级管理与学生培育,成效显著。在她的悉心引领下,所带班级班风优良、学风浓厚,多次获评 “文明班级”,成为学校班级建设的标杆;学生在各级学科竞赛、文体活动中屡获佳绩,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凭借卓越的教育教学能力与突出的班级管理成果,段老师本人亦多次荣获学区 “优秀班主任” 称号,这份荣誉既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更是她多年耕耘的生动见证。
扎根乡村教育近二十载,段平英老师始终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她以爱心为底色,用智慧搭建育人桥梁,将全部心血倾注于乡村学子的成长与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她身上,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她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更是同事眼中的榜样、学校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乡村班主任的育人初心与教育情怀。
蒋永成
三尺讲台育桃李 爱心浇灌绽芳华
距荣昌城区近 30 公里的观胜镇中心小学,有一位深耕教育一线的班主任 —— 蒋永成。第 41 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他凭借卓越的教学能力与出色的班级管理水平,荣获荣昌区优秀班主任称号,这份荣誉,是对他坚守初心、深耕育人事业的最佳褒奖。
多年来,蒋永成老师秉持 “以校为家、以生为本” 的理念,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学生培养与班级建设。课堂上,他巧用生动教学方式,把抽象知识转化为趣味探索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班级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班级管理中,蒋老师坚持 “严管厚爱”,构建起系统化管理体系。他制定清晰的班级规章,从课堂纪律到日常习惯,逐项细化要求,以常态化引导帮学生养成良好品行;同时精心组织主题班会、文体竞赛、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既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他建立个性化关注机制,定期谈心谈话,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辅导功课,对行为偏差的学生耐心引导,守护每一位孩子的成长。
在家校共育方面,蒋老师积极搭建沟通桥梁,通过家长会、线上线下家访、班级家长群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分享教育经验,凝聚家校合力,赢得了家长们的广泛认可与信赖。
如今,蒋老师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稳居年级前列,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用责任与爱心,诠释了新时代班主任的担当,成为乡镇校园里当之无愧的育人先锋。
匠心筑梦 笔墨传情
在重庆市荣昌区仁义镇保安中心小学,美术教师黄光辉以画笔为舟、色彩为语,深耕教育 23 载。她始终秉持 “服从安排、任劳任怨” 的态度与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的追求,在艺术教育领域绘就动人画卷。
黄光辉始终以学校需求为先,无论是校园文化布置还是艺术节筹备,她常放弃休息,带领学生创作设计,连续数周加班至深夜,被同事赞为 “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的万能砖”。她的美术课堂打破画室局限:春天带学生校园写生,夏天记录云霞变幻,秋天办 “落叶拼贴大赛”,冬天绘冰雪景色;国画教学中,从握笔调墨到结合古诗临摹,再到描绘家乡风貌,让学生在笔墨间感受传统艺术之美。
在教学与竞赛中,黄光辉成果丰硕:个人曾获荣昌县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仁义镇优秀教师、荣昌区廉洁文化书画作品展优秀奖、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二等奖等;指导学生屡创佳绩,包括重庆市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一等奖、重庆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绘画三等奖、荣昌区中小学生艺术作品一等奖,以及学区禁毒主题绘画、科技大赛绘画、生物多样性探究大赛等赛事的多个奖项,还多次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一支画笔承载着黄光辉对教育的热爱,众多荣誉见证着她的付出。她以艺术为媒播撒美育种子,用担当书写教师奉献篇章,不仅让更多学子爱上美术,也为学校艺术教育之路增添了绚丽色彩。
在第 41 个教师节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们既向一线教师致以崇高敬意,也深思教育的意义 —— 它是灵魂唤醒灵魂的事业,关联个人成长、家庭希望与国家未来。四十一个教师节是荣光历程,更是全新起点,如今教育虽有 AI、大数据赋能的新可能,也面临 “双减” 下的更高要求,但教师用爱心、耐心、责任心伴学生成长的使命从未改变。夕阳下校园里孩子为老师歌唱,满含感恩与憧憬,师者如灯,照亮学生前路与国家征程,在此我们向每位教师道声 “谢谢您,您辛苦了!”,愿这教育之灯永远明亮,照亮更多梦想与希望。
来源:CQTV教育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