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曾经在东南亚建立了庞大帝国,为何如今变成了“弹丸小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7 16:53 4

摘要:1408年,南京城,一个远道而来的国王,躺在明皇宫的病榻上,奄奄一息,他叫麻那惹加那乃,文莱国王,为了朝见明成祖朱棣,他跨越千里海疆,最终客死异乡。

文:水木史记

编辑:水木史记

——《前言》——

一个拥有7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如今只剩下5765平方公里。

文莱的国土面积,从鼎盛期缩水了99%,这不是天灾,这是人祸。

一部被殖民者、投机者、野心家联手撕碎的王国史。

——《壹》——

1408年,南京城,一个远道而来的国王,躺在明皇宫的病榻上,奄奄一息,他叫麻那惹加那乃,文莱国王,为了朝见明成祖朱棣,他跨越千里海疆,最终客死异乡。

朱棣为这个异域君主修建陵墓,规格不低。

这座王陵至今还在,见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麻那惹加那乃不知道的是,他的死,标志着文莱黄金时代的顶峰,此后600年,再无文莱君主能享受如此殊荣。

明朝的强大,成就了文莱的辉煌。

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文莱是船队最重要的补给站,不是之一,就是最重要的,海上丝路的枢纽位置,让文莱赚得盆满钵满。

华商涌入,技术传播,文莱从一个偏远小国,跃升为马来群岛的海上强权。

当时的文莱有多强?军舰百艘,财富无数,南宋史官赵汝适在《诸蕃志》中记录:渤泥"有军舰百艘以保护其贸易,并在王国有大量财富"。

这不是吹牛,这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之一。

伊斯兰教的传入,彻底改变了文莱的命运,14世纪中叶,阿拉伯商人带来了新的信仰,文莱从佛教国家转向伊斯兰苏丹国。

新信仰带来新动力,文莱开始了疯狂的扩张。

16世纪初,文莱帝国的疆域达到巅峰:70万平方公里,什么概念?整个加里曼丹岛,几乎都是文莱的,不仅如此,就连菲律宾的吕宋岛,也在文莱的势力范围内。

马尼拉,今天菲律宾的首都,当年是文莱帝国的一个省。

欧洲人给了文莱一个称号:"文莱帝国",这不是恭维,这是认可,文莱,是当时东南亚毫无争议的第一大国。

——《贰》——

1565年的转折点

一切从西班牙人登陆菲律宾开始,1565年,西班牙征服者踏上雾宿岛,他们带来了火枪、大炮,还有贪婪,文莱帝国第一次面对欧洲人的挑战。

开始,文莱还能打赢,苏禄苏丹国配合下,文莱军队多次击败西班牙人。

但欧洲人有一个致命优势:他们会分化,文莱帝国的致命弱点,是封建制度,苏丹直接控制的,只有加里曼丹岛北部,其他地区,都是地方领主说了算。

这些领主名义上效忠苏丹,实际上各有算盘。

他们只需要交点贡品,就能自治,欧洲人看穿了这一点,金钱收买,武器诱惑,贸易特权, 一个个地方领主开始倒戈。

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文莱的对外贸易。

这意味着什么?文莱帝国的经济命脉,被外国人掌控了,荷兰人从南边蚕食,英国人从海上封锁,西班牙人从东边进攻,文莱帝国腹背受敌。

17到18世纪,文莱失去了加里曼丹岛的西部和南部。

这些地区被荷兰人占领,成为荷属印尼的一部分,19世纪初,文莱的实际控制区域,只剩下鼎盛期的四分之一,但这还不是最惨的。

真正的灾难,来自一个英国冒险家,詹姆士·布鲁克。

这个名字,对文莱来说就是灾难的代名词,1838年,布鲁克带着一艘军舰来到婆罗洲,他继承了3万英镑遗产,全部用来武装这艘船。

布鲁克有野心,他要在亚洲建立自己的王国,机会很快来了。

1840年,砂拉越爆发起义,这个省份远离文莱本土,苏丹的统治力很弱,当地人不堪重税,起来反抗,文莱苏丹束手无策,他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向英国人求援。

布鲁克主动请缨,条件很简单:帮你平叛,让我当砂拉越总督。

苏丹同意了,这是文莱历史上最愚蠢的决定。

——《叁》——

驱狼入室的代价

布鲁克带着英军很快平定了叛乱,然后,他露出了真面目,1842年,布鲁克单方面宣布:砂拉越脱离文莱,成为独立王国,文莱苏丹愤怒了。

他拒绝承认砂拉越独立,出兵收复失地,结果呢?

文莱军队屡战屡败,1846年,苏丹被迫签署条约,正式将砂拉越割让给布鲁克,一个省,就这样没了,割让砂拉越后,文莱已经自身难保。

1847年,文莱被迫接受英国"保护",这个"保护"是什么意思?就是半殖民地。

布鲁克还没满足,他要的更多,1853年开始,文莱境内"恰好"爆发了一系列叛乱,每次叛乱,布鲁克都主动出兵"帮忙",每次帮忙的代价,都是割让一块土地。

1853年、1861年、1883年、1890年、1905年。

五次"叛乱",五次割地,到最后,砂拉越的面积是文莱的21倍,布鲁克的野心越来越大,文莱苏丹担心他会吞并东部的沙巴省。

苏丹想了个办法:把沙巴卖给美国,用美国制衡英国。

1878年,一家美国公司买下了沙巴,苏丹以为自己很聪明,结果他又被骗了,1882年,这家美国公司转手把沙巴卖给了英国人。

理由是"经营不善",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英国人的圈套。

1899年,布鲁克找到最后一个借口,林梦地区"发生叛乱",布鲁克以平叛为名,吞并了这块土地,这一刀,直接把文莱切成两半,从此,文莱东西两部分不再相连。

一个曾经的海上帝国,被一个英国冒险家彻底肢解。

——《肆》——

石油与重生

1888年9月17日,文莱沦为英国保护国,《英国文莱条约》规定:英国握有文莱王位继承决定权和外交权,文莱苏丹从此成为傀儡。

1906年,英国派遣驻扎官,掌管文莱的一切政务。

名义上还是苏丹国,实际上已是殖民地,命运在1929年发生了转折,这一年,全世界都在经历经济大萧条,但对文莱来说,这是幸运之年。

赛瑞亚地区打出了第一口油井,黑色的金子,从地下喷涌而出。

石油,改变了文莱的命运,1941年,日军占领文莱,1946年,英军重新控制文莱,战争让文莱人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只有实力才能保护自己。

战后,东南亚掀起独立浪潮,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

1963年,新加坡、砂拉越、沙巴组成马来西亚联邦,文莱也被邀请加入,但文莱苏丹拒绝了,为什么?因为在马来西亚,文莱只是小弟。

苏丹的特殊地位得不到保障,石油收入也要分给别人。

文莱选择了另一条路:宁为鸡首,不做凤尾,1984年1月1日,文莱宣布完全独立,这时的文莱,面积只有5765平方公里。

比起鼎盛期的70万平方公里,缩水了99%,但文莱活下来了。

2009年,文莱与马来西亚签署协议,文莱放弃对林梦地区的主权要求,作为交换,获得更多海上石油权益,这是文莱对历史的最后一次妥协。

从此,文莱不再纠结于失去的领土,专心做一个富裕的小国。

来源:水木史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