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家老上海本帮菜馆藏在老城区的巷子里,门头没做花哨的装饰,只用深绿色油漆刷了木质门框,门楣上挂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写着 “沪上小馆”,字体是老派的宋体,旁边还挂着一盏老式煤油灯,晚上点亮时,暖光映在斑驳的墙面上,满是年代感。门口摆着一辆二八自行车,车把上挂着帆
这家老上海本帮菜馆藏在老城区的巷子里,门头没做花哨的装饰,只用深绿色油漆刷了木质门框,门楣上挂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写着 “沪上小馆”,字体是老派的宋体,旁边还挂着一盏老式煤油灯,晚上点亮时,暖光映在斑驳的墙面上,满是年代感。门口摆着一辆二八自行车,车把上挂着帆布包,包上印着 “上海牌” 字样,像从几十年前的弄堂里骑来的。
推开门,仿佛走进了老上海的居民家。墙面是浅灰色的水泥墙,没做任何修饰,却在墙上挂了许多老物件:黑色的胶木唱片、泛黄的月份牌、老式挂历,还有一个掉了漆的铁皮饼干盒,里面装着玻璃弹珠、铁皮青蛙等怀旧玩具,瞬间勾起童年记忆。天花板用木梁隔开,挂着几盏老式吊扇,扇叶慢慢转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像老房子里的时光在流淌。
桌椅是典型的老上海样式,深色实木餐桌搭配靠背椅,椅子上铺着红色的绒布坐垫,坐上去能听见木头轻微的声响。每张桌子上都摆着一个白瓷茶壶,壶身上印着 “为人民服务” 的字样,旁边放着粗瓷碗和竹制筷筒,筷子上还系着红色的细绳子,透着朴实的烟火气。墙角的老式五斗柜上,放着一台黑白电视机和一台收音机,偶尔会播放老上海的评弹或戏曲,声音不大,却让整个空间更有韵味。
在这里吃一顿本帮菜,红烧肉用粗瓷碗盛着,油亮诱人;响油鳝糊端上来时,热油还在滋滋作响。服务员穿着蓝色的粗布褂子,说话带着淡淡的上海口音,会热情地推荐 “今天的醉蟹很新鲜”。吃着菜,听着周围客人用上海话聊天,看着墙上的老物件,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上海弄堂,温暖又亲切 —— 这份藏在复古细节里的设计,把老上海的烟火气牢牢锁在了店里。
来源:军哥好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