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拉开预售帷幕就上演 “服务器挤崩” 的热闹景象,全新问界 M7 用一组硬核数据打破新能源 SUV 市场原有的销量格局 —— 据公开信息显示,这款车型开启预售仅 1 小时,小订量竟冲破 10 万大关,这样的增长速度连行业内都直呼意外,部分时段的订金页面甚至因访
刚拉开预售帷幕就上演 “服务器挤崩” 的热闹景象,全新问界 M7 用一组硬核数据打破新能源 SUV 市场原有的销量格局 —— 据公开信息显示,这款车型开启预售仅 1 小时,小订量竟冲破 10 万大关,这样的增长速度连行业内都直呼意外,部分时段的订金页面甚至因访问量 “超载” 暂时卡顿。这样的开局表现,在 28 万 - 35 万价位的 SUV 阵营里,几乎是独一份的火爆。定价 28.8 万元起的它,不只是简单延续华为鸿蒙智行的智能基因,更在设计、动力、空间三大核心维度完成 “脱胎换骨” 的进化,从老款的 “稳步迭代” 一跃成为市场里的 “新标杆”。到底藏着哪些升级,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它连夜下单?
能让消费者争相 “用订单投票”,全新问界 M7 的核心突破藏在 “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的细节里。在设计语言的迭代上,它彻底摆脱老款的圆润感,换上更具力量感的家族化 “新装”:大尺寸前脸格栅搭配分体式大灯,像给车头戴了一副 “精神眼镜”;侧面线条平直舒展,车身比例更显修长,不少网友调侃它有 “小号问界 M8” 的既视感 —— 要知道,问界 M8 在中大型 MPV 市场本就以气场著称,如今 M7 借势这一设计,不管是日常家用接娃,还是偶尔商务接待,都多了几分从容底气。
沃尔沃XC90新能源
动力系统的升级,直接戳中了很多用户的 “续航焦虑” 痛点。新车提供纯电、增程式两种动力选择,其中纯电版的续航能力较老款实现跨越式提升,日常通勤一周一充基本不成问题;增程式版本的综合续航也进一步优化,长途自驾时,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频繁找充电桩。更让人惊喜的是动力参数,部分版本最大功率飙到 533 马力 ——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 3 辆普通 1.5L 家用轿车的动力总和,踩下加速踏板时的推背感,哪怕是追求驾驶乐趣的用户也会眼前一亮。
解决了续航焦虑,空间体验的优化则进一步击中家庭用户的核心痛点。老款问界 M7 的 6 座版本,第三排空间总让身高超过 170cm 的乘客有些 “委屈”,而全新车型通过微调车身尺寸比例,把第三排腿部空间拉长了不少。亲身体验过的人会发现,身高 175cm 的乘客坐进去,膝盖到前排座椅的距离还能放下一个拳头,再也不用蜷缩着腿。同时,第二排座椅加了电动调节、加热通风功能,冬天坐上去不凉,夏天也不闷;中间通道宽度足够一个成年人轻松进出,家里老人小孩上下车都方便。
智能配置的迭代,更是全新问界 M7 的 “王牌”。搭载的华为鸿蒙 4.0 车机系统,响应速度比老款快了约 20%,操作起来就像用高端智能手机一样流畅 —— 手机上没看完的电视剧,上车后点开中控屏就能续播;手机导航的路线,靠近车辆时会自动同步到车机,连手动操作都省了。更贴心的是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新车多了几个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就像给车辆装了 “多双敏锐的眼睛”,高速巡航时能自动避开大型货车,遇到前方车辆减速也会及时跟刹,哪怕是刚拿驾照的新手,开长途也能少些紧张。
再看价格,28.8 万元的起售价看似比老款高了一点,但算上这些升级,性价比反而更突出了。要知道,同价位的很多车型,要么没有这么强的动力,要么智能配置差一截,而全新问界 M7 相当于把 “大空间、长续航、强智能” 打包给到用户,也难怪能成为同价位里的 “参考范本”。
不过,每个人的需求终究不同 —— 有人可能更看重纯电版的零油耗,有人则偏爱增程式的无续航顾虑,还有人最在意第三排的空间够不够用。如果你正在考虑换车,这款全新问界 M7 的哪项升级最戳你的心?又或者,你觉得这个价位还有哪些车型能和它一较高下?不妨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张哲铭谈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