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家长都在用!如何让萌娃认识到自己的事自己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7 08:51 3

摘要:我在幼儿园工作好些年了,见过太多家长过度代劳的情况。早上起床时,孩子还睡眼惺忪,家长就火急火燎地帮孩子穿好衣服,接着又快速完成洗漱,孩子全程都不用自己动手。吃饭的时候,家长追在孩子身后喂饭,一顿饭能吃上老半天。孩子玩完玩具后,家长也直接帮忙收拾,孩子根本没机会

我在幼儿园工作好些年了,见过太多家长过度代劳的情况。早上起床时,孩子还睡眼惺忪,家长就火急火燎地帮孩子穿好衣服,接着又快速完成洗漱,孩子全程都不用自己动手。吃饭的时候,家长追在孩子身后喂饭,一顿饭能吃上老半天。孩子玩完玩具后,家长也直接帮忙收拾,孩子根本没机会养成自己整理的习惯。

家长这么做,可能是觉得孩子小,做不好这些事,或者是着急赶时间,自己动手更快。但他们没意识到,这其实错过了孩子自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3 - 6岁对孩子自主能力发展特别重要,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特别渴望自己去探索和尝试。要是家长过度代劳,就会阻碍孩子成长,让他们缺乏自信和独立能力。

我给大家分享个育儿日记里的事儿,有位家长跟我说,她孩子以前什么都依赖她,后来她试着让孩子自己做事。有一回孩子自己穿好了袜子,特别兴奋地跑过来跟她炫耀。这就是孩子在自主做事中获得成就感的表现。

家长可以自测一下:你家孩子早上起床是自己穿衣服,还是你帮忙穿?孩子吃饭是自己吃,还是你喂?孩子玩完玩具后会自己整理吗?

既然知道了过度代劳的问题和孩子自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那该怎么培养孩子自主做事的能力呢?我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游戏化任务系统,另一个是阶梯目标拆解。

先说游戏化任务系统。我们可以把孩子要做的事变成有趣的游戏。比如把穿衣服变成“穿衣小超人”游戏,跟孩子说:“宝贝,你今天当穿衣小超人,看看能不能快速把衣服穿好。”孩子觉得有趣,就更愿意自己动手。整理玩具时,来个“玩具回家仪式”,告诉孩子玩具玩完要回“家”(收纳箱)。这样孩子就会觉得整理玩具是好玩的事儿。

再说说阶梯目标拆解。就是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比如孩子刚开始学系鞋带,这对他们有点难。我们可以先教孩子把鞋带交叉,再慢慢教绕圈、打结。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孩子小奖励,让他们有成就感。

我再分享个育儿日记例子,有个孩子学刷牙不认真,家长把刷牙过程分成几个步骤,每个步骤给孩子一个小贴纸当奖励。慢慢地,孩子就养成认真刷牙的习惯了。

家长再自测:你有没有用游戏方式让孩子做事?会把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吗?

在培养孩子自主能力过程中,有些常见的教养误区得注意。

第一个误区是急于求成。有些家长希望孩子一下子把事情做好,做不好就批评。其实孩子学习成长需要时间,要允许他们犯错。就像孩子学走路会摔倒,学做事也会做不好,我们得耐心引导,鼓励他们继续尝试。

第二个误区是空洞表扬。有些家长总说“你真棒”,这种表扬很空洞。我们要用具体行为描述式鼓励,比如孩子自己整理好玩具,我们可以说:“宝贝,你把玩具分类放好了,摆放很整齐,真厉害!”这样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更有动力。

第三个误区是家长没做好榜样。孩子爱模仿家长,如果家长自己不收拾房间、整理东西,孩子也难养成好习惯。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接着自测:会不会因孩子做不好就批评他们?表扬孩子是具体的,还是只说“你真棒”?自己有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

最后,给大家一个本周能实践的行动清单。让孩子自己选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吃饭时让孩子自己盛适量饭菜;孩子玩完玩具后,引导他们自己整理;让孩子帮忙拿小物品,像拖鞋、纸巾;鼓励孩子自己洗脸、洗手。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家长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培养孩子自主能力。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程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