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从小就成长在一个暴躁的环境中,并且你的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等亲人,他们经常表现出一些暴躁的行为,经常对你进行打骂、侮辱,从来没有给过你正确且健康的反馈,甚至是给你传播一些不正确的理念和价值的话。
为什么你一和父母讲话,就会觉得烦躁,难受,心中就有一团无名火,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
这并不是因为你不孝顺,也不是因为你脾气不好。
这是一种童年创伤的表现,是一种心理创伤上的应激反应。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下面两个点:
一、家人没有给你传播正确的理念
如果你从小就成长在一个暴躁的环境中,并且你的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等亲人,他们经常表现出一些暴躁的行为,经常对你进行打骂、侮辱,从来没有给过你正确且健康的反馈,甚至是给你传播一些不正确的理念和价值的话。
那么在你长大后,接触到真实的世界、经历一些新鲜的事情时,你就会发现,现实和你所相信的理念是完全相反的。
你的认知会出现混乱,思维也会出现问题,因为父母家人所给你所传播的理念,早就已经在你的潜意识里根深蒂固了。
你渴望改变,但却因为从小就遭受到了家人的打骂、以及他们的高期望,所以你害怕自己改变后,还是无法达到他们的期望,更害怕重复从前的经历,于是你长期的压抑自己,只能生活在这种矛盾的世界中。
就算你已经深陷这种困境了,但你还是能以各种方式接触到“正确”的理念,并且,你的心中也会逐渐产生一个“正确”的雏形,久而久之,你也就不愿意再接受这种无端的打骂,还有这种不正确的理念了。
所以当你和父母交流时,在他们张嘴的一瞬间,你就想去阻止他们,害怕他们给你洗脑或是对你打骂,但又因为没有人教你如何让正确的、健康的和家人相处,于是你就只能下意识的通过这种暴躁的情绪来保护自己。
二、对父母抱有期望
为什么你只有跟父母讲话时才会感到暴躁,但跟别人讲话时却不会。
因为你对父母还抱有期待,期待他们会有所改变。
同样的一句话,陌生人和父母说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陌生人不理解你,你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对方不了解你。
但父母是你最亲近的人、最了解你的人,你们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所以你还是期望他们会有所改变,希望他们理解你,鼓励你。
但现实和你的期望总是相反的,这种期望和现实的反差,就会不断的折磨着你的内心。
久而久之,你就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渐渐的变得暴躁,甚至不想再听到他们说话。
其实,这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认识到,父母的思想早就已经根深蒂固了,是无法改变的,你这样的期待只会让你自己感到痛苦。
而打破这种情绪困境的关键,就是学会与过去和解。
你可以通过觉察这些问题,来进行自我修复,正视和抚平自己的伤口。
当你意识到没必要继续压抑你的真实情绪时,就将对父母改变的期待,转化成对自我成长的关注,去试着学会自己爱自己。
当你不再执着于改变他们,那些让你失控的、无名的愤怒,自己就会熄灭了。
如果你也有原生家庭问题,欢迎来找我聊聊!
来源:健康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