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风拂绿,农事正酣。连日来,泸州市叙永县合乐苗族乡的毛慈菇种植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连片的遮阳棚下,十余名村民穿梭其间,开沟、培土、播撒菌种、覆盖腐叶,动作娴熟有序,春耕的汗水顺着帽檐滴落。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1日电 (何智)春风拂绿,农事正酣。连日来,泸州市叙永县合乐苗族乡的毛慈菇种植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连片的遮阳棚下,十余名村民穿梭其间,开沟、培土、播撒菌种、覆盖腐叶,动作娴熟有序,春耕的汗水顺着帽檐滴落。
毛慈菇,又名杜鹃兰,形似兰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作用,对恶性肿瘤辅助治疗及免疫力提升效果显著,不仅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有较好的观赏和园艺价值。因其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需海拔600—1200米、荫蔽湿润的特定区域,合乐苗族乡的立体气候和富氧环境成为其天然温床。
近年来,叙永县合乐苗族乡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叙永四美恒裕种植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发展毛慈菇种植产业。目前,全乡种植面积已达40余亩,预计年产量15000公斤,毛慈菇鲜品按照市场价每公斤500元计算,年产值可达750万元,成为合乐林下经济的“黄金产业”。
“我们种植毛慈菇得提前三四个月就开始了备料、育苗等准备工作,现在每天有十来个人在基地忙活,预计三月底可以完成下种工作,争取在四月底将遮阳棚全部搭建完毕。”种植园负责人徐邦祥介绍道。后续,种植园将在育苗、整地、栽种、管护、采收等环节,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机会,同时还将通过技术培训,带动村民自主种植毛慈菇,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以前外出打工,收入不固定,还不能顾家。现在我和丈夫一边在基地里负责管理工作,一边在家里试种植1亩毛慈菇,掌握要领以后就可以扩大种植面积了。”种植户郭大姐满面笑容地说。村民何大哥也分享道:“每天在基地干活日结工资100元,非常不错,还能在基地里学习技术,我也准备种植毛慈菇。”
合乐乡党委书记王晓勇在种植园调研指导时表示,毛慈菇产业是合乐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一定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要充分发挥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在技术培训、品质把控、市场销售等环节下功夫,真正让中药材变成群众的“致富药”。
接下来,合乐苗族乡将立足资源禀赋,进一步发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天然优势,引入先进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积极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条、拓展销售渠道,努力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在乡村振兴中走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之路。(完)
来源:小泉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