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一出生,双眼视力几乎为零,手肘外翻严重,童年并不轻松。但幸运的是,她的姥姥、姥爷有一门祖传手艺:草编。
九三阅兵的后劲儿,你缓过来了吗?
反无人机方队
网络空间作战方队、信息支援方队……
这些“硬核”装备的车
都来自一汽解放
红旗礼宾车,出自咱们的一汽红旗
就连去北京看阅兵乘坐的“和谐号”
都是长客制造!
▲图源丨央视《新闻直播间》
但今天
小编不带你看钢铁巨兽
不聊高铁飞驰
——我们要看的
是“草编版”的一汽解放、红旗车
甚至和谐号!
没错,全是拿稻草、苞米叶子编的!
▲图源丨央视《新闻直播间》
而把这些“废料”变成艺术
还频频拿下国际大奖的
正是今天的主角——孙亚清
准备好小板凳
抓一把瓜子,别出声
她,要动手了!
1953年
孙亚清出生在长春南关区桃园路
一个普通家庭
她一出生,双眼视力几乎为零,手肘外翻严重,童年并不轻松。但幸运的是,她的姥姥、姥爷有一门祖传手艺:草编。
炕席、草鞋、酱缸帽……只要一把稻草、几根高粱秆,就能编出生活里的温暖与实用。
▲图源丨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
命运的稻草,早已悄悄埋下伏笔。
时间跳到2018年。
本该在家享天伦之乐的孙亚清,做了一个让亲友都不理解的决定:她要做草编,把这项非遗手艺,认真地“编”下去。
人参、梅花鹿、东北虎……还有阅兵车、高铁,她一件一件地编,用的是田间地头最常见的苞米叶和干稻草。
谁也没想到,这些散发着土地气息的作品,竟一举拿下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金银大奖。
她带着藏在草叶之间的长春制造,也终于被全世界看见。
她说:“咱吉林是农业大省,最不缺的就是苞米叶和稻草。”
草雕生命力极强,经过特殊处理,能在室外放两三年都不坏。
尽管身体条件有限,她仍坚持带徒弟、传技艺。
近年来,她培养的学员中走出了全国三八红旗手、非遗传承人、乡村工匠;他们中,有下岗工人、农民工,也有高校老师。
如今,这批人有的开店、有的办合作社、有的在大学教课、有的通过电商把长春草编推向全国……
她说:“我想让草编走出长春,走进景区、民宿、学校,甚至走进每一个来长春旅游的人心里。”
一根稻草,一片玉米叶,正悄无声息地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孙亚清说,她最大的心愿是:“让作品走出去,把喜欢它的人带回长春。”
也许,这就是她工作室里那块牌匾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真实的注脚。
来源:长春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