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在各大媒体的曝光下,乐事薯片的“TBHQ致癌”问题再度引发关注,TBHQ作为一种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添加剂,长期过量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3月28日,在各大媒体的曝光下,乐事薯片的“TBHQ致癌”问题再度引发关注,TBHQ作为一种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添加剂,长期过量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
然而,面对广大消费者的质疑,乐事薯片客户却只是简单以“乐事的产品符合国家规定”进行了回应。
光明网 3月29日 关于“乐事薯片含致癌添加剂?客服回应”的报道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此次食品安全风波中,乐事著片到底有没有做错呢?
在零食王国里,乐事薯片如同一位光芒四射的巨星,凭借其多样化的口味和令人愉悦的酥脆口感,俘获了无数消费者的心。
然而,这位零食界的“巨星”最近却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TBHQ致癌风波,将乐事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并引发了一场席卷网络的食品安全风暴。
乐事薯片在中国休闲食品市场的地位毋庸置疑,据相关数据显示,乐事薯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突破了52%。
这意味着在庞大的中国零食市场中,每两包售出的薯片中就有一包来自乐事,而乐事的成功并非偶然。
一直以来乐事都以口感和创新为卖点,从经典原味到清新黄瓜味,再到酸甜番茄味等等,乐事不断推出新的口味和限量版产品,牢牢抓住了消费者的味蕾。
然而,在这耀眼的光环背后,乐事也并非完美无瑕,在“TBHQ致癌风波”之前,乐事就曾多次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争议。
早在2020年,深圳市消委会发布的一份薯片比较试验报告就指出,乐事等多个品牌的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超过了欧盟设定的基准水平。
丙烯酰胺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2A类致癌物,虽然中国目前尚未制定丙烯酰胺的限量标准。
但这一事件依然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并在消费者心中埋下了对乐事产品安全性的怀疑种子。
此外,乐事还曾出现过薯片中含有异物等质量问题,这些事件都对乐事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此次的TBHQ风波,无疑是对乐事品牌形象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在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互联网时代,“乐事薯片含有TBHQ致癌添加剂”的消息迅速扩散,甚至被一些自媒体夸大解读成“吃薯片会致癌”。
这种“谈添加剂色变”的恐慌情绪在网络上迅速蔓延,将乐事推向了舆论的漩涡中心,但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TBHQ,全称特丁基对苯二酚,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油溶性抗氧化剂,其主要作用就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货架期,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在许多油炸食品中,例如辣条、方便面等,都能找到它的身影,据相关规定显示,TBHQ允许在油炸面制品、糕点、膨化食品等11类食品中添加,最大使用量为0.2克/千克。
乐事客服在回应质疑时也反复强调“乐事的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然而,TBHQ的安全性在国际上存在争议。
日本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TBHQ,而美国FDA则在公开其安全性评估报告并征求公众意见后,才批准了TBHQ的使用。
而一些食品制造商为了迎合消费者对“清洁标签”的需求,选择使用维生素E、迷迭香提取物等天然抗氧化剂作为TBHQ的替代品。
这种国际标准的差异,也让消费者对TBHQ的安全性产生了更多疑问,那么,TBHQ究竟是否安全?
其实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摄入量,正如一句俗语所说,“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假设所有薯片都按照国家标准上限添加TBHQ,即每千克薯片中含有0.2克TBHQ,那么一包净含量75克的薯片中就含有0.015克TBHQ。
这意味着这位75公斤的成年男性需要一天吃3.5包这样的薯片才会超过JECFA设定的ADI上限。
而网络上流传的“摄入超过5克TBHQ或将有致癌风险”的说法,则需要一个人一天吃掉300多包薯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虽然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TBHQ被认为是安全的,但一些医学专家指出,长期过量食用仍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例如增加患癌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TBHQ风波中,乐事官方的回应显得有些被动和缺乏说服力,仅仅强调“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而没有提供更多科学数据和解释来打消公众的疑虑。
这种做法难以平息消费者的担忧,反而加剧了信任危机。
对消费者而言,他们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当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本就脆弱,容易被网络上的信息误导,产生“谈添加剂色变”的心理。
这既反映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渴求,也暴露出他们在面对复杂信息时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他们需要持续加强监管力度,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并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避免被谣言误导。
乐事作为零食行业的巨头,更应该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除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外,还应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发更安全的替代品,优化生产工艺,从源头上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同时,乐事也需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提高产品信息的透明度,积极回应消费者的关切,用实际行动重建消费者信任。
这起事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守护健康?
这不仅需要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努力,也需要我们每个人不断提升自身的食品安全素养,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光明网 2025年03月29日 关于“乐事薯片含致癌添加剂?客服回应”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红网 2024年03月30日 关于“乐事薯片被曝含致癌物?别让谣言贩卖‘舌尖焦虑’了”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蓝鲸财经 2024年03月19日 关于“乐事回应‘薯片含致癌物’,TBHQ安全性争议再起”的报道
来源:漫步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