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中小学校研学实践工作指引》,针对研学实践中存在的审批监管漏洞、乱收费及活动主题偏差等问题,提出系统性规范要求,强调以公益性、规范性、有效性为基本原则,切实保障学生权益。
本报讯(记者 杨国良)近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中小学校研学实践工作指引》,针对研学实践中存在的审批监管漏洞、乱收费及活动主题偏差等问题,提出系统性规范要求,强调以公益性、规范性、有效性为基本原则,切实保障学生权益。
《指引》明确,研学实践须遵循自愿参与原则,严禁学校通过扣除学分、影响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变相强制学生参加,对未参与学生提供正常教学安排。收费管理方面,不得额外增设服务费或转嫁随行人员费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减免,推行预收费资金托管制度,确保公开透明。
《指引》规定,研学主题需紧扣“五育”并举目标,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合,并纳入学期教学计划备案。市教委将推动打造“红岩思政”研学地图,联合教研机构设计精品线路,强化多学科融合与实践能力培养。此外,基地管理实行分级评估和动态退出机制,对存在安全责任事故或负面舆情的基地立即停牌整改。
在安全与服务保障方面,学校需提前15天制定活动方案及安全预案,出行前报备审查,并为师生购买专项保险。活动期间,校领导带队,要协同公安、交管等部门严格核查车辆、餐饮等安全环节。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上线“研学管理一件事”服务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监管,营造家校社协同的良好实践育人生态。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