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圈互怼!大佬疑中际旭创250亿利润,分析师怒怼,真相引热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7 10:34 1

摘要:最近投资圈的瓜,比热播剧还刺激!买方大佬凌鹏一句“一个零部件厂,2027年想赚250亿?怕不是把计算器按冒烟了”,直接把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推上风口浪尖。

最近投资圈的瓜,比热播剧还刺激!买方大佬凌鹏一句“一个零部件厂,2027年想赚250亿?怕不是把计算器按冒烟了”,直接把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推上风口浪尖。

更炸裂的是,国盛通信的分析师压根没惯着,朋友圈直接回怼“买你的白酒去吧,老登!” 这一来一回,不仅把光模块赛道的争议摆到了台面上,更让不少普通投资者看懵了:这250亿利润到底是真风口,还是机构画的大饼?

咱先把这事的来龙去脉捋明白。凌鹏大佬的质疑,其实戳中了很多人的“常识认知”。在大家印象里,制造业哪有这么能赚?就说立讯精密,做消费电子代工的龙头,净利率常年也就5%左右,辛辛苦苦搞生产,利润薄得像纸。

中际旭创呢?按现在的预测,2025年净利润才83亿,2027年直接冲到250亿,两年翻三倍还多。这增速要是放传统制造业里,简直像“天方夜谭”。更关键的是,凌鹏怼的“线性外推”,说白了就是“现在好就觉得以后一直好”——可老股民都知道,制造业最怕“供需反转”,前几年光伏、消费电子不都这样?前一年还在扩产狂欢,下一年价格战一来,利润直接腰斩。

那分析师为啥敢这么硬气回怼?人家也不是空口说白话。核心就一个:现在的光模块,早不是普通零部件了,是AI算力的“刚需基建”!

有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025年全球800G光模块需求预计4000万只,中际旭创一家就占了一半份额;更猛的是1.6T产品,2026年的订单都已经锁定500万只,再加上800G的1300万只订单,光这两项收入就有700多亿。按现在33%的净利率算,250亿利润还真不是拍脑袋。

而且现在光模块行业是“寡头格局”,前三大厂商垄断了90%的市场,中际旭创有实打实的定价权,这和传统制造业“拼价格抢份额”完全不是一回事。分析师怼“买白酒”,潜台词其实是“别用老眼光看新赛道”——AI时代的算力需求,可不是传统行业能比的。

不过话说回来,咱普通投资者别光看两边吵,得自己拎清关键点:这250亿利润,到底能不能落地?

第一看“订单真实性”。现在预测的利润,基本靠1.6T的大客户订单撑着。要是谷歌、Meta这些巨头后续不砍单,中际旭创的产能也能跟上,那利润就有谱;但要是AI需求不及预期,或者客户突然压价,这数就得打折扣。

第二看“技术迭代风险”。现在主流的是800G、1.6T可插拔模块,但3.2T、CPO技术已经在路上了。要是2027年CPO技术突然普及,现有产能可能直接贬值,到时候别说250亿,能不能稳住现有利润都不好说。

其实这场互怼,本质是“价值派”和“成长派”的掰头:凌鹏按“制造业规矩”算账,怕的是周期反转;分析师按“AI赛道逻辑”估值,赌的是算力需求持续爆发。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关键是咱得想明白,自己信的是“制造业的天花板”,还是“AI赛道的爆发力”。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觉得中际旭创2027年能赚到250亿吗?如果现在持仓,你会选择继续拿着还是及时止盈?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一起蹲一波懂行的朋友分析!

来源:股市散淡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