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63 年那会儿,日本还叫 “倭国”,仗着自己有点家底就敢帮着百济打朝鲜,还想跟咱唐朝叫板。结果在白江口,唐军几艘大船一摆,把日本船队打得片甲不留,按说这时候该一鼓作气摁死它吧?
咱打小就听老人说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以前总觉得是老话套话,直到翻了翻中日这一千多年的恩怨史,才发现这全是用教训堆出来的大实话!
663 年那会儿,日本还叫 “倭国”,仗着自己有点家底就敢帮着百济打朝鲜,还想跟咱唐朝叫板。结果在白江口,唐军几艘大船一摆,把日本船队打得片甲不留,按说这时候该一鼓作气摁死它吧?
可咱唐朝太 “大气” 了!见日本认怂、派使者来学东西,就啥都教:文字、茶道、官制、兵法,恨不得把家底都抖搂给它。日本表面恭恭敬敬当 “学生”,背地里却把这些本事全变成了自己的 “家底”。
到了 1592 年,日本出了个丰臣秀吉,统一了全国就飘了,带着大军打朝鲜,摆明了想以朝鲜为跳板来啃中国这块 “肥肉”。明朝虽说内忧外患,但还是硬派兵把日军揍回了老家。
结果呢?明朝一看日本 “服软” 了,既没要它割地,也没要它赔款,就这么让它灰溜溜地回去了。当时没人想到,这一 “放”,给几百年后的中国埋下了多大的雷。
清朝末年,咱国力衰败,当年那个跟唐朝学本事、被明朝打跑的日本,直接露出了獠牙:
1894 年甲午战争,把清军打得落花流水,逼着咱签《马关条约》,抢走 2.3 亿两白银,还拿走了台湾;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占了东北;
1937 年全面侵华,烧杀抢掠,几千万同胞死在日军刀下,多少家庭支离破碎。
说白了,日本这性子就是 “弱时装孙子,强时露獠牙”,你给它留余地,它就敢把你逼到绝路。
咱翻这些老账,不是为了煽动仇恨,而是想提醒一句:历史从来不会重复,但会惊人地相似。当年 “放虎归山” 的代价,是千万人的鲜血和苦难;如今再看,咱得把 “以史为鉴” 刻在心里,不是不信别人会变好,而是不能拿民族的安危去赌。
别让 “后患无穷” 再变成实实在在的灾难,这才是对历史、对先烈最好的交代!
#放虎归山 #中日历史 #历史教训 #唐朝 #明朝 #甲午战争 #铭记历史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