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是过继给老师了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02:04 1

摘要:“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推了一把,家长第一反应不是找对方家长,而是直接@班主任:‘老师,你管不管?’”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推了一把,家长第一反应不是找对方家长,而是直接@班主任:‘老师,你管不管?’”

这条群消息像根刺,扎得群里半天没人接话。

不是段子,是每天都在家长群、办公室、教师休息室循环播放的真实片段。

大家心里都明白:不知从哪天起,孩子好像被“过继”给了老师。

以前家长最怕接到老师电话,现在老师最怕家长连环call。

作业写不完,找老师;孩子不吃青菜,找老师;甚至放学路上摔了跤,也找老师。

老师像24小时便利店,灯一直亮着,可里面的人也快熬干了。

有老师偷偷在备忘录里写:今天处理了三个打架、两个没带水杯、一个不想吃午饭。

下班前还得回十几条微信,每条开头都是“老师,麻烦您……”。

那份备忘录看着像急诊室值班表,谁受得了天天值夜班。

家长也委屈:下班到家已经九点,孩子作业签字、手工、拍视频打卡,一样不能落。

一看群里别人家父母秒回“收到”,只能把疲惫咽下去,手指飞快打字:辛苦老师。

于是把更多希望塞进老师怀里,像递过去一只越来越沉的书包。

研究说得很直白:爸妈只要每周认真听孩子讲十分钟学校的事,孩子的出勤、成绩、人缘都会往上蹿。

不是高科技,就是十分钟。

可就是这十分钟,常被加班、刷手机、情绪崩溃切成碎片。

老师也想要援军。

他们盼着家长别只在群里@,而是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去球场,把“人”先养得活蹦乱跳,再送回课堂。

这样一来,老师能专心教书,不用先当警察、保姆、心理师。

办法其实不新鲜:

家长把“老师全权负责”改成“我先问孩子,再和老师商量”;

老师把“请家长配合”换成“今晚八点我开十分钟直播,说说怎么在家练口算”;

两边都把手机放下,面对面说一句“咱一起想办法”,孩子的眼神立马亮一点。

孩子不是快递,不能一键转寄。

他们得在两条河岸之间来回跑,一边叫家,一边叫学校,哪边都不能塌。

今晚回去试试:先抱抱孩子,再问一句“今天学校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老师那边,也许就能少一条@消息,多睡半小时。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