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黄河,咱们心里的第一反应多半是壮阔,咆哮,还有那断不了的灾祸。小时候家里老人就常挂在嘴边:“这河啊,能折腾死人。”黄河水的怪脾气,三两年闹决口,百年就要找块地方重新拐个弯,你说它是母亲河吧,也不全错,可有时还真像个说变就变的祖宗。偏偏这一条河还满布怪事:什
要说黄河,咱们心里的第一反应多半是壮阔,咆哮,还有那断不了的灾祸。小时候家里老人就常挂在嘴边:“这河啊,能折腾死人。”黄河水的怪脾气,三两年闹决口,百年就要找块地方重新拐个弯,你说它是母亲河吧,也不全错,可有时还真像个说变就变的祖宗。偏偏这一条河还满布怪事:什么水里挖出来的尸体、谁谁说见过巨龟——这些玄乎故事,外地人听听觉得有意思,我们本地人——我是山西人——早就见怪不怪了。但黄河的“神秘”,有时真的能闹出新闻来,比如当年那场铁牛惊现的闹剧。
1989年那阵子,永济黄河边上正闹着三门峡水利工程。河道整天都有人在跑船做测量,最细致的活计是水文站那伙人。他们老是往河心划,测流速、取样什么的。有天下午,船头的小伙子突然说底下磕了东西,船晃了两晃。我印象特别深,岸上候班的老刘一边冲着他们嚷:“是不是捡了大坝残料?”一边自己心里也犯嘀咕。事后,别家船也是接连说这地暗藏什么“拦路虎”,有的夜里走,吓得直接收了船不敢过。
其实在黄河里听到有东西撞船,不少人都下意识想起小时候听过的“河怪”故事。我记得最早是邻村的王婶讲的,说她舅舅当年在河里游泳,不小心撞上个“铁疙瘩”,出来后就喉咙沙哑三天,还被老理发匠说是遇上不干净的东西。可你要是信这些,门口那帮青年准嗤笑,说都是老一辈瞎编的。那时候,搞科研的人一般都讲究科学,牛鬼蛇神谁也懒得搭理。
但碰上这种“船下有怪”,总得搞清楚。于是工程队召集人手,盘算着下水摸个明白。我有个朋友当时正好在队上,他说下水那天还有几个村里老人跑过来,悄悄拉住他衣角:“小伙子,别惹河神,黄河发起脾气你都堵不住!”朋友听了只是笑,回头还跟我说:“咱是唯物主义信仰者,下去就当寻宝。”大家准备齐了,潜水服、绳索都弄上,头一天下水白忙活,啥都没摸着。
第二回有人终于摸到实物——河底竟搁着四块大铁牛,还有几尊铁人!说实话,那一刻气氛很怪,既有点像是捡出了什么宝贝,也有点像撞见不速之客。队里立马往县里递了报告,接着新闻媒体蜂拥而来,跟着人干活的记者比工人都多。铁牛的事儿在县里炸开锅,大家都抢着看究竟。
说到铁牛的打捞,不比摸一块砖那样随便。工程队干了整整一个月,满河滩都是民工,吊车轰隆隆往河里伸。最后捞出来时,那铁牛真挺吓人——高二米,长三米,压根不是家里养的那种温顺庄稼牛。这牛鼻子上还挂着花纹,整个身子铁柱子打底,一尊牛差不多有70吨重。看见牛的那一瞬间,我就想,这玩意怎么搁河底,难道不怕河水磨蚀吗?
后来有件让我觉得神奇的细节。县里一位九十多岁的老爷子——我记得姓李,他抖着手指和我们几个小年轻说,他小时候,就在黄河渡口那块,曾经骑过这些铁牛。当时谁都不太信,结果第二天真的查县志,发现里面还记着蒲津桥铁牛的名字。有些脉络慢慢浮现出来,铁牛成了桥墩,守着河岸——唐朝开元年间的旧事,流传了一千年。
不过这铁牛的秘密远不止于此。当时考古队也在琢磨,这么大的铁牛,旧时要多少铁啊?也有人质疑,唐朝炼铁手艺差不多才刚起步,怎么有本事造出一批吨位那么大的铁器?后来查明,河底除了打捞上来的那几尊,还有同样重的几头牛,再加上一些粗大的铁柱,全算下来耗铁接近1100吨。要我说,连现代都挺费劲,何况那个年代。
运牛进河也不是省心事。没有吊车,全凭人力跟木头滚轮慢慢挪。当地保留下来的村谱里有记载,铁牛是分块铸造,用铆钉拼起来,然后靠牵引绳和泥滑板拖到水边。村里张家爷爷曾说,往河里放牛那天全村都来帮忙,扯了几十根大绳,耗上好几天,太阳头也晒糊涂了。
铁牛的形状,很多说法。有人讲因为牛在五行里“坤为土”,古代黄河泛滥,好多祈福仪式也爱用牛,有镇水的寓意。还有人说,铁牛是象征丰收和民生,毕竟在咱山西这边,牛对于种地人来说就是靠山。小时候放学回家,我妈让我到地头找家里的老黄牛拉粪,牛的眼神总是很温柔,我当时就觉得人跟牛,还挺像一家人的。
铁牛出水后本该进博物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隔了没几个月,铁牛身上起了锈,专家急得团团转。谁都知道铁器跟空气、水分一碰就要生锈,国外那点铁文物也保养得哭笑不得。可是铁牛在河底埋了千把年,没一点伤痕,这一出水反倒出事。有人说是不是应该丢回河里?也有年轻考古队员玩笑说:“管它呢,扔外面看看!”结果大家还真认真琢磨了起来。
这事最逗的是,外人不懂,县里、村里人却一点都不紧张。大家都觉得,大铁牛是靠外头风雨撑过来的,哪还怕氧化?专家最后拍板,索性把铁牛拉回原处,搭个简易护栏,也不装修。最开始质疑声一片,可是时间一久,铁牛身上的锈反倒慢慢褪了,还更亮了几分。如今铁牛窝外边成了公园,市民没事就带娃去牛身上拍拍照,摸一摸,说是沾沾福气。
本地人爱把铁牛安放的那块渡口称作“黄河的门神”。这说法也不假。过去河水打桥,来回都是大事,有几年黄河水猛涨,把吊桥冲毁,也就剩下牛镇守河口。其实,铁牛到底是古代人的技术奇迹,还是真有点宗教意味,谁也讲不明白。不过在我们看来,这几吨重的铁牛比任何文物都靠谱——谁敢偷啊?隔夜你手里没天理搬得动。
再有一点,我觉得蛮有意思。每回到公园那儿,总有大爷领着小孙子讲故事:“你看,这牛当年陪你爷爷一起守河的。”不少游人也说,这文物不但能看还能摸,算是国宝里的另类吧。你要讲铁牛是历史的见证也好,是民生的信物也行,都没人反驳。毕竟这一段河,两岸都渡了太多人,上下千年的故事,就趴在牛背上等你细细琢磨。
我偶尔会想,会不会等咱们这代人也老去,这些铁牛依旧静静趴在黄河边上,不声不响地守望着。这片河滩边上的风雨,还有那些想不明白的古老秘密,大概就让它们慢慢地沉进黄河的旧浪里了吧。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