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的六个段子手和十大暴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1 15:36 1

摘要:上周末,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今年的主题是“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看起来有些平平无奇。

文|Dedee

上周末,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今年的主题是“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看起来有些平平无奇。

而今年的热点话题也和今年的主题相辅相成,平平无奇——智驾平权、Deepseek、立体出行、自动驾驶、整车安全、补能快充、自研自产、价格战、流量、出海、芯片、开源……

除了前3个,大多数关键词和前两年相比,没有太大的新意和创意。

当然这场大会也不是毫无看点,至少在抓取流量娱乐大众层面还是颇有些看点的,称得上是一场“团结的大会、空前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王传福、尹同跃、雷军、李斌、何小鹏,李想、淦家阅、余凯等多位车圈大佬都开始默契地放弃互撕,惺惺相惜了起来。“蔚小理”甚至在时隔多年后,终于又有了一张三人合影。

还有三位特别值得一提。

首先是第一次参会的雷军,依旧是人人都想蹭一把的流量密码。但雷军依然保持自己一贯的风格,演讲开始先来三发感谢,感谢米粉感谢政府感谢同行,再肆无忌惮秀肌肉——真可惜,说好的余承东,怎么关键时刻没来呢。

另一位则是六旬造车老汉尹同跃。估计是被各种直播流量啥的卷皮了,他选择用段子平等地“创飞”今年百人会最重要的几位大人物——王传福、雷军、欧阳明高、余凯……

也有坚持明着开怼的,比如地平线的创始人余凯,吐槽某些车企自研芯片简直就是“为了喝口奶而去养整头牛”的水平。

和这三位相比,不少人都将这场大会看做是公司的产品推销秀和危机公关秀。

今年我也开始理解,为什么每年百人会都少不了某些善于描画未来图景的预判员——少了他(们),这个大会的看点肯定稀疏不少。

至少,新晋段子手尹同跃第一个不答应。

十大暴论

看看未来有几条能实现,又有几条只是某些人的口high而已。

@欧阳明高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5年,电力全面市场化开始、风电光伏自发自用开始成为主要场景、全国车网互动城市级示范开始实施;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达到1.5亿辆左右,市场占有率约70%,电池产量为30亿千瓦时左右;2035年时绿电成为充电主体电源,短时储能领域车网互动储能超过固定式电池储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2~3亿辆。

伴随新能源技术革命,未来10-30年将形成五个10万亿级大产业!新能源相关经济规模将达到100万亿以上!

@王传福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

开了智驾车再也开不回非智驾车。

智能化的下半场的变革更快,可能也就2-3年。

以前我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来衡量行业的发展速度,从今年起还要用高阶智驾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产业链应该说领先全球大概3-5年,我们要把握这个窗口期,坚持开放创新,以更高层次的绿色技术和产品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优势互补开发合作中出海又出彩。

@李想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

我们会比所有的传统汽车厂商更懂得如何去做大型软件,又比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更懂得怎么去造一辆车。

@何小鹏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体

未来10-20年的时间,全球飞行汽车销售量将是今天汽车规模的3%-5%。但从销售收入来看,飞行汽车有望达到汽车20%的商业规模。全球汽车市场差不多有10万亿美元的市场,那么飞行汽车可能会有2万亿美元的市场。

我相信(未来)很多朋友只要花10分钟,就可以非常适应怎么样开飞机!

@邓承浩

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

我不认同未来可能只有3~5个品牌的观点。

汽车市场在重塑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品牌会消失掉,我们认为最终在重塑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品牌消失掉,最后可能会有不超过20个的品牌。

@余凯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

在企业都卖不出几辆车时,就不要去自研汽车芯片,手机或者供应商能做得更好的所谓灵魂的东西。

不要为了吃口猪肉而去养整头猪,而是要外采上好的猪肉发挥自身差异化高超的厨艺,做出一盘独具特色的猪肉菜。

@裴锋

巨湾技研总裁

当前中国加油枪总量约为240万支、供应3.3亿辆燃油车使用,电动车快充枪超过200万支、但电动车总量仅约为2000万。算下来,一台快充枪仅服务10辆新能源车型,但一根加油枪却能够服务130辆燃油车。

所以如果充电速度能够加快,实际上无需建设过多充电站即可满足市场需求。

@单记章

黑芝麻创始人兼CEO

2023年我们提出L3级自动驾驶在5年内具备可行性,现在看起来,这个判断还是非常正确的,(看看)今年的智驾平权,智驾的大幅推广(就明白了)。

我们在2024年提出来的另一个观点是NOA会下探到10万级别的车,(因为)智能驾驶会爆发式增长,会全面覆盖所有的智能汽车,因为端到端模型的普及在高速增长,2025年底乘用车NOA的渗透率会达到20%,到2030年几乎所有车辆都会实现城市NOA这样的一个功能。

@高锐

广汽集团副总经理

没有智驾能力就没有参与未来竞争的入场券。

@侯金龙

华为董事、数字能源总裁

以重卡车为主的商用车电动化将是汽车电动化发展的第三波浪潮,构建高质量的交通能源融合的充电基础设施是其加速发展的关键。

九大凡尔赛

有的人晒成绩单感恩,有的人晒成绩单辟谣,还有的人提前预告新品抓流量……

@雷军

小米集团创始人

小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交了20万辆车,算是在行业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小米SU7首销期有60%的“天使单”,即这些用户没有看到实车、没有试驾就直接下订了,谢谢他们的信任。

小米SU7 Ultra发布以后,2小时锁单量即突破10000台的情况。我极为震撼,这么快销售(完)了?!10000辆,提前完成了全年的任务——去年50万以上的豪华轿车,全年销售12.1万辆,这就意味着超豪华(车)市场对小米打开了大门。

@李斌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像我们2023年研发投入是134亿人民币,去年是130亿人民币,如果去看研发投入和营收的比例,我相信我们应该是全球最高的汽车公司之一。

截止今天,蔚来建了3206座换电站,以一己之力建了中国72%的换电站。

此外、充电站4436座,充电桩25818根,目前已经在江苏和浙江实现了换电“县县通”,今年年底要实现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换电“县县通”。我们在充电方面也是中国最努力的汽车公司,也是全中国充电桩布得最多的汽车企业。

大家如果想买最好的芯片可以找我们,我们是具备这个支持能力的,蔚来之前买了3亿多美金的英伟达的车规自动驾驶芯片。

@淦家阅

吉利汽车集团CEO

大模型开发方面,吉利在新能源转型之初就开始了AI大模型研发团队的建立——2023年,吉利就联合阶跃星辰,开始进行多模态通用类的大模型的研究。

数据储备方面,目前吉利具备L2级以上智能驾驶的车已经超过750万辆,实际行驶累计里程超过了百亿公里。

智能驾驶方面,吉利推出了统一的智驾方案千里浩瀚。在全域AI的赋能下,吉利把AEB的刹停能力提升到了135公里/小时,并首发了G-AES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功能,以及面向未来的L3级智驾技术。

算力储备方面,吉利建立了星睿智算中心2.0,综合算力达到了23.5EFLOPS,排在中国车企第一位,全球仅次于特斯拉。

@李想

理想汽车开源的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将在4月上线开源社区,预计可以让供应商和主机厂每年节省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操作系统授权费用。

它的优点是适配更加灵活,一颗芯片适配周期大概需要4周的时间,比过去使用AutoSar节省约5个月的时间;此外,对于芯片的适配范围更广,国产的芯片像地平线、芯驰,国外大厂的芯片英飞凌、英伟达等,都能提供很好支持。通过操作系统的创新和最新算力的配合,以及去掉大量重复的传感器和计算需求,公司已经能够看到降本增效的成果。

以2024年的理想汽车为例,大概一年节省了几十亿成本。

@何小鹏

小鹏汽车在过去两个月做到了造车新势力的交付量第一。

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产品走向中高端,去年在欧洲的4万欧元以上市场中,小鹏汽车的销量在中国汽车品牌里排名第一。我们未来还会保持这样的趋势,小鹏汽车在未来预期主要是布局3.5万欧元以上的车型。

若小鹏汇天在2026年实现量产,我们将成为全球使用碳纤维最大的汽车工厂。公司已经开始进行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制造基地的建设,这一基地一年造飞机的产能在1万台,是全球首个流水线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

我们研发的超过500km的长续航倾转旋翼的飞行汽车,(将来从)广东省广州市开到湖南省长沙市可以一个小时到达。

@余凯

现在牌桌上主要就三个玩家,地平线、英伟达和高通。

目前,地平线以33.97%的市占率位居自主品牌智驾计算方案市场占有率第一。

2024年,地平线交付了约290万套智驾方案,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地平线已累计交付智驾方案770万套。

征程6P是地平线征程6系列的旗舰芯片,算力高达560TOPS,差不多相当于两颗主流方案的性能。

@侯金龙

华为推出的兆瓦级充电产品最大充电电流2400安,最大功率1.5兆瓦,可以实现每分钟补电20度,15分钟即可补完充满。

2025年华为将有30多款4C超充合作重卡车型发布。测算下来,从山东临沂到青岛的线路,每公里能源费用降低50%,这是非常革命性的,现在很多伙伴都在等着买这个车。

@高焕

宁德时代CTO

小米的SU7 Ultra给了我们麒麟电池的机会,助力小米一起获得了纽北赛的最好成绩。感谢雷军董事长在微博上点赞我们这个最好的电池,没有之一。

@刘立国

理想汽车整车电动高级副总裁

现在网上比较流行一句话,质疑理想,成为理想。大家回头再看看今天外面展示的车里面,还有哪一台不带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车?

六个段子手

虽然今年没看到什么有价值的新论断新战略新技术新解决方案,但至少来了个新人,找到了有了新的流量。

@尹同跃

奇瑞集团董事长

在王传福董事长后面讲话压力很大,比市场的压力还大!和雷军坐在一起享受到岁数最大的雷军粉丝的好处!

听了我们欧阳院士的讲演,是我们一个最好的学习机会,内容极为丰富,(但)理解上有时候理解不了。

上次在北京(被)安排了一上午看了一下余凯地平线的智驾水平——(感受到了什么是)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啊!

@李斌

大家不要忘了,一说蔚来好像只有换电,不能因为我们数学考了好一点就以为我们语文不太行是吧。

@邓承浩

我跟团队开玩笑说,我们上个热搜就像过个年一样,结果小米雷军总天天都在过年,有时候一天还过几次年。

@张亚勤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

雷军我以为他在这儿,我还专门给他准备了一张PPT,结果他不在……

@缪钦

京东集团副总裁

最近一位小米SU7 Ultra车主将九成新座驾,以1元起拍价挂至平台,经历超50轮竞价后,最终以高于新车指导价成交,创下二手电车溢价交易纪录。

所以,(小米)工厂要尽快实现扩容了,小米汽车的火爆程度超出了想象!京东的员工高管找我要小米的车,我们都没办法提现车!

@余凯

自研不自研都是招式,就像打咏春还是打武当拳。核心还是达到目标,最快的跟上速度。

最后,让我们集体感恩DeepSeek

也就是Deepseek,能和雷军在流量上平分秋色了

@欧阳明高

我想要感谢DeepSeek,把全民的热情都调动起来了,实现了大模型普及。

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厚积薄发,开启智驾普及时代。

@李强

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AI汽车行业总经理

Deepseek的出现,让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对整个算力的需求突然间呈几何倍数增长。过去一年规划的算力需求,变成了一个月之内的需求。

去年12月底,我们摸排了全球车企算力情况。结果显示,特斯拉一家的算力几乎与国内主要从事自动驾驶的OEM主机厂算力总和相当。这意味着特斯拉拥有更多的冗余算力,具备创新与试错的机会。

@余凯

DeepSeek刚起步时,没有流量、没有用户、也没有数据,它的推理来自数学和逻辑。所以我认为,从人类的数据去学习,是会限制AI能力的上限,需要借助强化学习,需要推理。

AI时代的产品逻辑跟互联网的产品逻辑有巨大不同,互联网时代数据很重要,因为用户需求是核心,需要流量。

而AI时代,不再是互联网时代的“洞见人间烟火”,而是“逼近世界的真相”。

@张亚勤

2025年会是无人驾驶的ChatGPT时刻,自动驾驶规模化的临界点已经到来。

不过如果想要规模化,实现10%的新车型都有L4级自动驾驶的能力,抵达DeepSeek时刻,则需要到2030年。

来源:autocarweekly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