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如期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同步展开。
2025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如期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同步展开。
45个方(梯)队依次登场,受阅的所有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其中不少是首次公开亮相的新型四代装备,一眼就能看出不一样的气势。
说实话,之前看阅兵可能只觉得场面壮观,这次盯着那些装备仔细看,才慢慢品出“完全国产”这四个字的分量。
军事专家曹卫东在直播里说,这次阅兵把中国国防的现代化、体系化都亮出来了。
80年前咱们是小米加步枪,现在呢?海基核力量的巨浪-3导弹、液体燃料的东风-5C,还有固体燃料的东风-61,这几款导弹摆出来,就知道核力量不是单一的,是能从不同方向发挥作用的。
常规装备也考虑得周全,有适合平原的重型主战坦克,也有能在崎岖地形走的轻型和两栖坦克,不是只盯着某一种场景准备。
现代战争里信息化、无人化是趋势,这次阅兵也没落下。
无人艇、无人潜航器,还有叫“机器狼”的装备,看着就像有人和无人配合着作战。
高超音速导弹里的“鹰击”系列也很显眼,就说鹰击-20,用两级火箭发动机推进,速度快到对方很难拦截。
还有鱼雷,既能从核潜艇发射,也能从常规潜艇发射,展示鱼雷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告诉大家,咱们的潜艇力量也能跟上。
激光武器和电磁干扰武器也来了,之前总听说无人机在战场上用处大,但再快的无人机也快不过光速啊,这些武器就是专门对付高速目标的,包括无人机在内,想突破没那么容易。
空中力量也让人眼前一亮,预警机就像“空中大脑”,能指挥协调;轰-6K、运-20和运油-20凑在一起,远程打击和持续作战的能力就上去了。
歼-16电子战机能搞电子压制,相当于“戳瞎”对方的眼睛;歼-20和歼-35是隐身战机,尤其是歼-35,这意味着以后咱们的航母上也能有隐形战机了,目前全球也就美国能做到这一点。
歼-15舰载机和反潜巡逻机则能看出航母作战和海上反潜的能力,整体看下来,这些武器不是零散的,而是能形成一个联合作战的体系,作战模式和以前比确实升级了。
看装备看得热血,再看仪仗队的步伐,才发现硬实力之外,军队的精神劲儿同样重要。
老实讲,一开始听说仪仗方队的正步步幅要精确到75厘米,误差不能超过1厘米,还觉得是不是太严了。
后来才知道,他们通过天安门受阅区要走991步,每一步的距离、速度都得卡得特别准,这都是长期高强度训练练出来的。
曹卫东说,军人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会从步伐、眼神里透出来,仪仗队是标杆,他们走得齐,也能看出整个解放军的精神素质,不是光有装备就行,人的状态也得跟上。
本来想只聊装备和训练,但翻了翻二战的历史,才发现现在展示这些实力,不是为了炫耀,是有历史教训在里面的。
二战的时候,全球有5500万人死亡,咱们中国就有3500万人伤亡,这么惨痛的代价,怎么能忘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想守护和平,没有强大的军队和国防就是空谈。
可现在也不是万事太平,冷战思维还在,大国之间的对抗没停,“台独”分裂势力也没歇着。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铁打的事实,没有解放军这座钢铁长城,怎么维护国家统一,怎么守住和平?
曹卫东说,现在解放军的理论、编制、官兵素质和武器装备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装备以四代为骨干、三代为主体,和世界先进水平没有代差,还都是自己造的。
咱们的军队是威武之师,更是文明之师,想的不是挑事,是守护和平与正义,所以才有那么多国家领导人愿意来参加纪念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的王义桅教授也提到,中国在抗战里独立坚持了十多年,付出了巨大牺牲,和苏联一样是二战的主要贡献者。
战后国际秩序是基于这个历史定下来的,但西方总淡化中国的作用,更愿意提美国的贡献。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里明明写了日本的领土范围,中国在战后秩序里本来就该有重要地位。
这次阅兵不只是亮军事装备,也是把中国式现代化亮出来了,装备的国产化、模块化、体系化,背后是工业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进步,这些进步最后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现在国际形势也复杂,俄乌冲突没停,加沙还有战火,核风险也在上升,世界没那么和平,战争也不是离得很远。
中国军队不光要捍卫国家主权和统一,还得承担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责任。
咱们展示实力,不是要威胁谁,是要告慰当年那5500万遇难者,告诉他们战争不会轻易重演;也是要让全国人民放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不会被战争打断。
不过,有些国家的做法确实让人费解,比如日本。
王义桅说,日本学了中国不少文化,却没学到精髓,反而把西方的侵略、殖民思维学去了。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那么大灾难,可它从来没真正道歉过。
1945年天皇发的是“终战诏书”,里面没提“投降”,也没提“道歉”,靖国神社里的说法至今还是老一套。
德国能彻底反省历史,日本却因为冷战时被美国扶持,历史没清算干净。
教科书里否定南京大屠杀,在广岛、长崎的纪念馆里只说自己受害,却不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这种错误的史观一直传到现在,把侵略说成“共荣”,把自己扮成受害者,还借着美国的支持否认历史。
这样下去,日本右翼在地区问题上只会越来越挑衅,成为地区不稳定的因素。
根源可能就是日本“服从强者”的心态,对美国服服帖帖,对中国却不服气,既没真正独立自主,也没反省历史。
这种态度不光会让年轻人对历史有错误认知,还会破坏地区的互信,想和平发展就难了。
如此看来,中国举行阅兵,不只是展示国防现代化,也是在告诉邻国:我们有力量保护自己,也有决心守住地区和平。
咱们军队强大了,不是要当“霸主”,是要做负责任的大国,有能力震慑潜在的挑衅,也有诚意和各国一起维护和平。
说到底,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的态度,不是随口说的,是有历史教训打底,有现实实力支撑的。
这次阅兵亮出来的装备、展示的军队风貌,都是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的盾牌,也是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地区和平的保障。
未来咱们还是会靠实力打底,靠合作开路,和其他国家一起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路,不会因为实力强了就去惹事,也不会因为遇到事就退缩。
来源:知夏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