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女子请老太喝豆花,老太告诉她,别出门,你嫂嫂要害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3 20:20 1

摘要:河州城南的巷子里,住着个叫春兰的姑娘。她年方十八,爹娘早亡,跟着哥嫂过日子。哥哥常年在外做工,家里只有嫂嫂刘氏当家。刘氏比春兰大几岁,生得精明,却对春兰横竖看不顺眼,总嫌她吃白饭。

河州城南的巷子里,住着个叫春兰的姑娘。她年方十八,爹娘早亡,跟着哥嫂过日子。哥哥常年在外做工,家里只有嫂嫂刘氏当家。刘氏比春兰大几岁,生得精明,却对春兰横竖看不顺眼,总嫌她吃白饭。

春兰性子温婉,凡事都让着嫂嫂。她做得一手好豆花,每天清晨都会挑着担子去街口叫卖。这日清晨,春兰刚摆好摊子,就见一个白发老太拄着拐杖走来,衣裳打满补丁,嘴唇干裂,看着很是可怜。

"姑娘,能给碗豆花吗?"老太声音沙哑。春兰连忙舀了碗热腾腾的豆花,撒上白糖,递了过去:"老太,您慢慢吃,不要钱。"老太接过豆花,感激地看了她一眼,吃得格外香甜。

从那以后,老太每天都会来摊前,春兰总是免费给她豆花。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熟络起来。老太说自己无儿无女,四处漂泊,春兰听了很是同情,有时还会多给她几个馒头。

这天,春兰收摊回家,见嫂嫂刘氏正在院里晒衣服,脸上少见地堆着笑:"春兰回来了?累坏了吧?快进屋歇歇,嫂嫂给你煮了糖水。"春兰有些惊讶,嫂嫂向来对她冷淡,今日怎会如此殷勤?

她走进屋,见桌上果然放着一碗糖水,里面还飘着几颗红枣。刘氏端起碗,递到她面前:"快喝吧,补补身子。"春兰接过碗,刚想喝,却闻到一股淡淡的怪味,像是草药混着糖精的味道。

她想起前几日,嫂嫂偷偷在她的枕头下藏了几根银针,被她无意间发现。当时嫂嫂说是辟邪,可春兰总觉得不对劲。再看眼前的糖水,那怪味让她心里发毛,便借口太烫,放在了桌上。

刘氏见她不喝,脸色微变,却又很快笑道:"那你先歇着,嫂嫂去做饭。"说完就转身进了厨房。春兰越想越觉得奇怪,拿起碗想倒掉,却听见窗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

她打开门,见是常来喝豆花的老太。老太神色慌张,拉着她的手就往屋外走:"姑娘,跟俺来,有话对你说。"春兰疑惑地跟着老太走到巷口,老太才松开手,喘着气说:"姑娘,听俺一句,今晚千万别出门,你嫂嫂要害你!"

春兰大吃一惊:"老太,您怎么知道?"老太叹了口气:"俺不是凡人,是你家后院那棵老槐树修炼成的仙,见你心地善良,才化作凡人试探。你嫂嫂心术不正,早已被山精蛊惑,想取你心肝炼丹!"

春兰吓得浑身发抖,想起嫂嫂的种种异常,还有那碗怪味糖水,顿时明白了过来。老太从怀里掏出一片槐树叶:"你把这叶子含在嘴里,无论发生什么都别出声,躲在床底下,天亮前绝不能出来!"

春兰接过树叶,正要道谢,老太却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她慌忙跑回屋,刚躲到床底下,就听见刘氏在外面喊:"春兰,你在哪?快出来喝糖水!"

接着,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春兰从床缝里看见,刘氏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手里拿着把明晃晃的菜刀,另一只手端着那碗糖水,在屋里四处张望。

"躲哪去了?"刘氏喃喃自语,走到床边,用刀猛地刺向床铺,幸好春兰躲在床底,才没被刺中。接着,刘氏又用刀劈开桌子,砍断椅子,屋里一片狼藉。

春兰吓得捂住嘴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这时,她听见刘氏对着空气说:"山精大人,那丫头不见了,怎么办?"一个沙哑的声音回答:"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今晚子时,俺亲自来取她心肝!"

春兰听了,更是害怕,连忙把槐树叶含在嘴里,只觉得一股清凉之气涌遍全身,藏在床底竟也不觉得憋闷。到了子时,她听见屋外传来"沙沙"的声音,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爬。

接着,门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开,一个黑影飘了进来,浑身散发着恶臭。春兰从床缝里看见,那黑影长着鸟头蛇身,眼睛里闪着绿光,正是老太说的山精!

山精在屋里转了一圈,突然停在床边,吸了吸鼻子:"嗯?人就在附近!"说着,就朝床底伸出爪子。春兰吓得闭上了眼睛,心想这下完了。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射进一道金光,老太的声音响起:"妖孽,休得猖狂!"只见老太手持一根槐树枝,化作一道绿光冲了进来,与山精打在了一起。

屋里金光绿光交织,只听见"砰砰"的响声。春兰躲在床底,不敢睁开眼睛。过了一会儿,她听见山精惨叫一声,接着就没了动静。

她睁开眼睛,见老太站在屋里,手里拿着槐树枝,地上躺着一只死鸟,身上缠着蛇尾,正是刚才的山精。刘氏则瘫在地上,早已没了气息,脸上还保持着惊恐的表情。

老太走到床前,对春兰说:"姑娘,别怕,山精已被俺收服,你嫂嫂被山精迷惑,如今也已丧命。"春兰从床底爬出来,对着老太拜了三拜:"多谢仙长救命之恩!"

老太扶起她,叹了口气:"你心地善良,本该有此福报。只是这屋子已不干净,你还是尽快离开吧。"说完,老太又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

第二天,邻居发现刘氏死在屋里,春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大家。邻居们都感叹春兰命大,也称赞她平时行善积德,才得到了仙长的保佑。

后来,春兰离开了那个伤心地,用卖豆花攒下的钱,在别处开了一家小餐馆,继续做着她拿手的豆花。因为她心地善良,手艺又好,餐馆的生意越来越好,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这个故事在河州流传了很久,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春兰因为一碗豆花的善举,得到了老槐树仙的庇护,躲过了一劫。老人们常对孩子们说:"做人要像春兰一样,心存善念,乐于助人,这样才能在危难时刻得到上天的眷顾。"

而春兰的豆花,也成了河州的一道名吃,人们吃着香甜的豆花,就会想起那个善良的姑娘和老槐树仙的故事,感叹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直到现在,河州的一些老人还会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子孙,要多行善事,莫存恶念,因为你不经意间的一个善举,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拯救自己的关键。

来源:秀美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