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始几年来往印度时,朱燕老师几乎是着急忙慌的状态,每次去办公室办理手续时,工作人员都会耐心跟她说,“朱燕,你先坐下,你今天快乐吗?你要不要歇一会儿吗?”
(这是一个讲述瑜伽人故事的栏目,主角就是你我他。倘若这个故事能撩拨到您的心弦,哪怕只有一霎那,足矣!)
“中国出生,印度重生。”这是朱燕老师的微信号个性签名,她并非盲目地崇拜印度,而是在几十趟印度之行中,被深深打动,继而内核发生了质的改变。
开始几年来往印度时,朱燕老师几乎是着急忙慌的状态,每次去办公室办理手续时,工作人员都会耐心跟她说,“朱燕,你先坐下,你今天快乐吗?你要不要歇一会儿吗?”
从最初的不理解,到之后跟随大师学习和练习之后,朱燕老师的心态在慢慢转变,也真切感受到此前的种种不快乐都是自己的内心在闹腾,还是那种无法遏制的闹腾。
在印度时间久了,她真的是会耳濡目染当地的快乐。印度一天到晚不是在快乐,就是在寻找快乐的路上。她提到印度人热爱过节,每个月要过好几次。
过节时,他们会穿着漂亮的衣服,准备甜点,做供奉,在窗户、门上、自行车上挂满各种鲜花,他们的生活特别饱满,充满生命的张力,每天都很开心。
渐渐地,快乐浮出水面,替代了那些让她焦虑或不开心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我每天都想笑,那种快乐是从心里面生发出来的,不是那种癫狂,只是觉得心里面总有一种淡淡的喜悦。”
让我们一同走进朱燕老师的瑜伽人生,聆听她与传统瑜伽的相遇故事,感受那份改变身心的奇妙力量。
瑜伽练习是一个24小时的练习
20多年前,瑜伽刚刚在国内兴起,朱燕老师在健身房体验过瑜伽课。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启蒙老师曾告诉她瑜伽不仅是练习体式,真正的瑜伽是一门哲学,老师很想攒钱去印度求学。
这样一番言论在她的心底激起了些许涟漪,那个时候提起出国玩,她的梦中情国是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从来没有想过印度。
但一切的发生,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2005年,印度凯瓦拉亚达玛瑜伽学院的Tawari大师来华讲课,朱燕老师收获颇丰,便决定当年前往印度追随老师练习一个月。
她并非孤身前往,而是带着妈妈一同前去。学院都是英文授课,妈妈不懂英文,老师就在旁边给她妈妈做同声传译。
从此以后,她和妈妈便开始规律练习传统瑜伽。在过去的20多年间,朱燕老师曾经多次前往印度,参加过几十次Tiwari大师的课程,累计共计20年了。
谈及每日的瑜伽练习,朱燕老师坦言,她会在早上做清洁法、呼吸控制法、吠陀唱诵和冥想练习,分上午和下午练习,差不多进行2个多小时。
每次去印度跟随大师学习时,都要通过把脉来决定到底她该如何练习。毕竟,呼吸控制法是一种非常精微的练习方式,每位练习者的体质完全不同,而她已经练到了高级控制法的级别。
此外,朱燕老师特别提到,瑜伽练习是一个24小时的练习,它属于一种生活方式。
“众所周知,瑜伽是印度的六大哲学流派之一,每个人练习瑜伽,无论具体原因是什么,都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传统瑜伽认为,只是在垫子上练习瑜伽,不足以让练习者收获最好的效果,瑜伽是一天24小时完整的生活状态。”
朱燕老师既是这般认为的,也是这般实践的,至于效果如何,她觉得练习瑜伽,就像在心里培育一朵花,慢慢地,花儿就开了!
瑜伽大师能启迪每位学生
朱燕老师的上师是Tiwari大师,每每提到大师,她的脸上都会显现出幸福的满足感。可见,大师对她的影响之深远。
如今,Tiwari大师已经90多岁了,他还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着自己的人生。据说,大师80多岁时,还会保持规律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每天早上3:30起床,之后下楼遛弯,回来后进行将近2个小时的瑜伽练习,简单吃过早餐后,便去学院上课。
中午按时回家吃饭,下午继续教学,晚上简单吃饭后,在8:30准时上床睡觉。这是很多印度人奉行的生活方式,也是大师从年轻时便养成的习惯。谁能想象,80多岁的老师,还有精力到处飞,给全球的学生上课。
正是看到Tiwari大师的状态,朱燕老师感觉自己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她会好奇,若是自己也能按这种方式调整,是否也有机会活得如大师这般健康、快乐、有质量!
朱燕老师记得,最开始跟随Tiwari大师上课时,大师就讲过,若是能持续规律地练习瑜伽,很多年后,练习者会得到很多好处,而很多身边人可能只是练习瑜伽一阵子,后面就不再练习了,再次见面时,他们会非常羡慕那些规律练习者。
没过多少年,朱燕老师的亲身经历就印证了大师的说法,身边很多朋友都对她和她妈妈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像她妈妈,虽然步入老年,但每天都有学习的愿望,比从前更有智慧,呈现出脱胎换骨的状态,怎能不羡煞旁人?
但这份变化并非源自于幸运,因为练习瑜伽的机会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均等的。朱燕老师和她妈妈之所收获了结果,是因为她们坚持下去了,然后某些结果就在她们身上消无声息地发生了。
“我们没有刻意做任何事情,但是我们确实变了,变化只是一种发生。由于规律练习呼吸控制法,当呼吸改变了,人的思维就会改变,因为呼吸连接着人的思维。”朱燕老师补充道。
她记得,Tiwari大师在课上曾经讲过,人类头脑的特性就是负向的,它就不让人想高兴的事儿。平时大家买一件衣服会高兴,吃一顿大餐会高兴,可是很快,总会不由自主地开始焦虑其他的事,从而被拉进一种不高兴的状态。
“既然练习瑜伽,就需要对这种状态保持警惕。每天通过各种方法,像体式、呼吸控制法、哲学、唱诵等,让自己远离焦虑的状态。”她表示。
朱燕老师对于Tawari大师的话深信不疑,因为她自己受益了。在印度学习期间,有些学生会在现场质疑大师,有些问题明显带有找茬的嫌疑,大师虽然能感受到那些学生的不友好,但依旧会用礼貌、友好、真诚地方式回应他们。
“无论学生的问题是什么,Tiwari大师都会非常耐心地解答。对于那些心存质疑的学生,大师会说,他们有一个权利,可以比别人多问一个问题。一个月的学习结束后,我亲眼看到有质疑的学生变得非常谦和,曾经的自我消失不见了,我觉得这就是瑜伽大师的魅力,他真的能启迪每位学生。”
从无肉不欢到瑜伽士的素食
练习瑜伽之后,朱燕老师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她始料未及的,要知道,她从小就是一个无肉不欢的人。
最初接触瑜伽时,看到蕙兰老师的书里提到练瑜伽,吃素是最好的。当时她妈妈还问过她,“咱俩可别吃了素。”对此,她颇不以为意,觉得怎么可能。
事实上,当她练习瑜伽体式很短的一段时间后,她就不太想吃肉了。“那是身体一种自然的选择,我没有强迫身体,既然它选择了,我跟着就好了。”
这些年在印度凯瓦拉亚达玛瑜伽学院学习瑜伽和阿育吠陀,也让朱燕老师对于饮食和素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比如身体每一分钟都需要能量,而这份能量供给来自于食物。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饮食,瑜伽练习者吃很多惰性食物,身体会很沉重,体内垃圾排不出去,在体式上也无法进步。
好的饮食是指好消化的食物,新鲜的食物。其实,大自然是最有能量的,它能给我们最好的东西。若是把食材加工很多遍,就会没有营养物质了,因为每加工一遍,都会损失掉能量。
很多人尝试过吃素,发生健康状态没有变好,就觉得吃素不好。对此,朱燕老师表示,“不是吃素就健康,大家要懂什么是健康,懂得自己的体质是什么,对什么样的食物更敏感,对什么样的食物不耐受。很多吃素的人可能并不具备完整的健康知识,只是吃菜叶子,那样不够。”
“就像如果有一辆普通的汽车,日常加普通的油就够了。若是有一辆兰博基尼的跑车,你会加最差的汽油吗?肯定不会。我们的身体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因人而异。”
朱燕老师认为素食爱好者需要吃足够多的谷物,包括米、面、粗粮等,它们富含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蛋白质,还有补充各种豆类,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有些人会质疑,那些蛋白质都是植物蛋白,不是动物蛋白,性质不同。对此,朱燕老师的看法是,其实无论吃什么样的食物,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像在印度,很多人吃素食,这个国家的人口也延续下来了。
也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看这个问题,即如何让自己的状态比以前更好一点。吃素也可以吃得相对健康,并让人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同时素食者也会感受到身体的轻盈,这其实就是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在印度,我接触了很多传统瑜伽老师和阿育吠陀的医生,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一种不一样的健康状态,让我很惊讶,比如Tiwari大师,虽然90多岁高龄,每天都生活得很规律,很有活力;苏普瑞亚.古卡尼医生,呈现出一种旺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这是我在过往的工作和生活中,几乎很少见到的一种精神状态。”
这样直接的视觉冲击,让朱燕老师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在印度看到那些卓越的人类,她觉得自己无比的渺小和无知,还以那种状态生活了很多年,实在有必要好好整改一番,这种坚定的信念就在她心中扎根了,这应该也是她能坚持规律练习和学习传统瑜伽的动力。
她希望自己到80岁、90岁,依旧可以愉快地生活,并且活得有质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享受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每天哆哆嗦嗦,要靠营养物质支撑生命,或者靠别人的帮忙才能生活,那样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如今,朱燕老师在Tiwari大师的鼓励下,负责凯瓦拉亚达玛瑜伽学院在中国分院的运营和推广,将她所深信不疑的传统瑜伽带给更多国内练习者。
“传统瑜伽和阿育吠陀可以带给人饱满的生命力。每个人都是一棵茁壮和健康的植物,这些练习虽然不能让人长生不老,练习者会随着自然衰老,但是生命的状态不会因为衰老而褪色。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练习者回想起来,感觉没有什么值得遗憾,这一辈子没在纠结当中,活着时候好好活,该离开的时候也要洒脱一些。”
采访手记:
坐在朱燕老师对面,听她讲述她的瑜伽故事,声音虽然轻柔,但是很有能量,她身上那种喜悦、平和的状态,我也能清晰感受到。
也许,这跟我练习瑜伽一些年有关,我好像对于每个人的能量状态会有所感知,那份感知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接收到的。
采访过后,有一次,我看到朱燕老师安排的一场工作坊的直播,那一天应该是印度的某个传统节日,直播间里,参与学习的学生和老师一起,穿着印度传统服装,伴随着印度的传统音乐,翩翩起舞。
在她们身上,我同样感受到喜悦、幸福、自由自由,那种感受并没有因为电子屏幕的存在,有所减退,而是迎面向我扑来。不得不说,那样的人生状态真好!
就像朱燕老师曾经跟她的同学分享过后,练习瑜伽,就像在心中养一朵花。她的同学练过一段时间后,表示,她的那朵花开了!
多么美且难以言喻的状态,并非遥不可及。希望有更多练习者在接触到传统瑜伽后,也能感受到内在花朵的盛开,拥抱一种崭新的人生状态!
来源:时尚博主k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