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高校与民族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联盟在承德成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7 07:30 1

摘要:9月6日,来自全国25个省份48所高校的代表齐聚承德,共同见证地方师范高校与民族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联盟的成立。该联盟旨在共享优质非遗教育资源,推动非遗教育标准化、系统化,让更多青年学子成为非遗传承者和传播者。

地方师范高校与民族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联盟在承德成立

让更多青年学子成为非遗传承者和传播者

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建成)9月6日,来自全国25个省份48所高校的代表齐聚承德,共同见证地方师范高校与民族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联盟的成立。该联盟旨在共享优质非遗教育资源,推动非遗教育标准化、系统化,让更多青年学子成为非遗传承者和传播者。

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明确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高校作为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搭建起传统与现代、校园与社会之间的文化桥梁。

作为该联盟理事长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是文化和旅游部非遗传承人高校研培基地,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本科高校。该校长期致力于非遗传承与教师教育融合发展,将非遗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打造“产、学、研、教、创”立体传承模式。建有承德市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中心,先后举办多期非遗培训班,培训基层传承人80余名,并有20余项非遗代表项目在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联盟成立后,将依托各成员高校的教学、科研与地域文化优势,构建“校校联动、校地协同”的合作机制,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搭建跨校交流平台,建立非遗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常态化开展师资培训、学生研学。同时,整理编写一批兼具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情的非遗教材,开发智慧课程,并纳入成员高校课程体系。牵头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传承学校团体标准》,用于指导课程设置、实践组织和人才评价等工作。

联盟还将联动地方政府、非遗保护机构、文创企业,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链条。既深入田野抢救濒危非遗,更鼓励师生用现代设计、数字技术为非遗注入新动能,让古老技艺从“博物馆橱窗”走进“日常生活场景”,从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生产力。

来源:河北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