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迫切需要使用AI技术降成本,但之前不知道该怎么做,这场对接会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嘉兴市冬为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龙兴奋地说。9月4日,嘉兴市“平台+产业”AI对接会顺利举办。300家平台经济相关企业及高校院所代表齐聚一堂,围绕“AI驱动实体经济数智跃迁”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周丽丽
通讯员 徐 炜 沈始翌
本报讯 “我们迫切需要使用AI技术降成本,但之前不知道该怎么做,这场对接会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嘉兴市冬为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龙兴奋地说。9月4日,嘉兴市“平台+产业”AI对接会顺利举办。300家平台经济相关企业及高校院所代表齐聚一堂,围绕“AI驱动实体经济数智跃迁”主题,共谋政企协同、平台赋能的“嘉兴样板”。
在嘉兴,平台经济正成为AI赋能千行百业的“超级接口”。今年上半年,嘉兴市平台经济零售额达726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居全省第三;直播商品销量达1.1亿件,同比增长19.9%;人工智能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2.9亿元,同比增长13.2%,产业规模居全省第三,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毛衫、皮革、羽绒、家纺等传统产业依托平台企业的AI赋能,不断转型升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这种转变不仅关乎企业生存,更决定着产业未来。”海宁市迪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杰介绍,他们以人工智能赋能企业改革实践,使用AI优化企业管理,集中升级企业运营团队;自主开发使用AI工具,设计效率提升5倍,节省设计费用近百万元,推动企业从传统制造企业向数字型创新型企业转变。
“实践证明,只要政府搭好台、平台赋好能、企业唱好戏,人工智能就能成为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开辟新赛道的‘金钥匙’。”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汪明华介绍。全市人工智能发展推进现场会近日召开,吹响了“抢抓机遇、强化举措,全力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嘉兴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调研企业需求,并对接相关平台,加快推动“平台+产业”双向赋能的“嘉兴样板”落地见效。
面对中小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的普遍焦虑,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将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平台经济“四个一批”行动计划。
共建一批综合服务站。依托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体系,率先在桐乡、秀洲毛衫,海宁皮衣,平湖羽绒服等产业集聚区设立“平台+产业”综合服务站,集成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8大类服务功能,实现平台经济相关企业“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上线一批“即插即用”工具箱。联合国内头部平台企业和嘉兴本地高校推出“AI行业工具包”,通过低代码、轻量级软件包,帮助中小企业快速获取柔性生产、智能选品、跨境撮合等功能。
打造一批标杆示范场景。围绕“AI+制造”“AI+贸易”“AI+品牌”,积极打造AI应用场景,对典型应用给予政策、资金、标准“三位一体”支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嘉兴经验”。
推出一批“AI辅导员”。市监部门携手1688平台、本地高校院所,组建“AI辅导员”队伍,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零门槛、可落地的AI应用定制服务,确保“问题有解答、方案可落地”。
活动现场,1688、群核科技、深服智能等平台企业,围绕“AItoB的新实践、新观察”“重构跨境电商视觉基建——AI时代下营销内容的最佳实践”“AIGC在服装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等进行演讲分享,为参会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指引。“在活动前期对接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嘉兴政府对当地企业的关心和重视。”1688产地嘉兴区域经理李兴作感慨道,为此,他特地带来了最新“AI行业工具包”,涵盖智能选品、跨境撮合、柔性生产等功能模块。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