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关心国际教育,或许已经感受到AI带来的海啸。它既能帮孩子秒速生成一篇论文,也能让他们逐渐丧失最核心的竞争力——独立思考与表达的能力。去年10月,硅谷教父、传奇程序员与投资家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 的一篇文章,在全球教育和技术圈内引发了持续而深刻的讨论。一年过去了,如今看来,其预言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随着AI技术的飞速迭代,正在加速成为现实。摘要:如果你关心国际教育,或许已经感受到AI带来的海啸。它既能帮孩子秒速生成一篇论文,也能让他们逐渐丧失最核心的竞争力——独立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为什么是Paul Graham?他的预言值得听吗?
如果你对创业和科技圈有所了解,一定听过Y Combinator(YC)的大名。这家被称为“创业工厂”的孵化器,投资并孵化了Airbnb、Dropbox、Reddit等众多巨头。而Paul Graham,正是YC的创始人。”
“20年后,会写作的人将寥寥无几。”
他指出,写作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写作的本质是清晰的思考,而思考本身就是艰难的。然而,在高价值的职业中,写作能力又无处不在。过去,这种压力迫使人们必须学习写作。但现在,AI成了完美的“ escape valve”(减压阀)。学校和职场中对写作的压力瞬间消散,因为AI可以代劳一切。其结果将是世界分裂为“writes”(能写者)和“write-nots”(不能写者)。中间地带——那些写得还行的人——会完全消失。只剩下少数真正擅长写作的精英,和绝大多数完全依赖AI、丧失写作(进而思考)能力的大众。Graham警告说,这绝非像“铁匠消失”那样简单的技能更替。”
“如果你不写作只思考,那你只是在自以为在思考。”
AI时代,我们为何还要孩子苦练写作?
Paul的文章点明了一个残酷的未来:当AI能轻易生成辞藻华丽的文本时,真正的稀缺品,是文本背后的批判性思维、原创观点和逻辑论证能力。这正是所有国际课程(IB, AP, A-Level)的核心考核目标——分析性写作(Analytical Writing)。它要求学生不是复述情节,而是能解读文学手法、论证作者意图、构建自己的批判性观点。这种能力,AI无法代劳,只能通过深度阅读和反复修改来习得。只会使用AI生成文章的孩子,相当于在思维竞赛中主动缴械。而能写出真正拥有个人洞察力文章的孩子,则将站在未来的顶层。告别焦虑:用最扎实的方法,培养无法被AI替代的写作力
面对这种趋势,我们并非无能为力。真正的教育,是赋予孩子AI无法剥夺的底层能力。为此,我们荣幸地推出由上海中学国际部前英语组长Mark博士主持的——「英语文学精读与写作课」Mark 博士前上海中学国际部英语组长,深耕国际教育逾10年,对IB、AP课程体系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上海市白玉兰奖得主,这是对外籍人士的最高荣誉之一,表彰其对上海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一位教育管理者,更是一位始终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深刻理解中国学生在学术写作中的痛点与瓶颈。ClassIn直播授课,课堂片段直击核心: 专注训练国际课程/考试都重点考察的 「分析性写作」(Analytical Writing) ,从技能到思维,全面赋能。广度覆盖: 课程涵盖小说、散文、诗歌、社论等多种文体,让孩子从容应对各种写作挑战。精细批改,至关重要: 这是本课程的精髓所在。Mark博士将凭借其十余年国际教学经验构建的完整评价体系,为学生的作文提供逐句诊断。从语法措辞到文章结构,从论证逻辑到学术规范,给予精准、细致的反馈。这种高价值的“人工”反馈,正是AI无法提供的核心价值,也是学生突破写作瓶颈的关键。
💬秋季班招生中~具体上课时间&课程大纲,请扫码咨询负责顾问↓
在AI呼啸而来的今天,让我们不再恐慌。选择正确的道路,用最扎实的训练,赋予孩子真正稀缺的思考与表达能力。这或许是我们能送给孩子,面对未来世界最宝贵的礼物。来源:外滩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