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观后感|张文博 : 铁流映照下的和平誓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7 07:00 4

摘要: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步伐铿锵。当三军将士以排山倒海之势走过长安街,当新型武器装备在秋阳下闪耀冷峻光芒,我不禁心潮澎湃,思绪飘向了八十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今日中国对历史的庄严回应,更是对和平的坚定守望。

哭不苦,想想民族屈辱,累不累,想想抗战前辈。

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步伐铿锵。当三军将士以排山倒海之势走过长安街,当新型武器装备在秋阳下闪耀冷峻光芒,我不禁心潮澎湃,思绪飘向了八十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今日中国对历史的庄严回应,更是对和平的坚定守望。

银屏之上,受阅方阵如一座座移动的城堡,每一步都踏出震撼人心的节奏。战士们目光如炬,神情坚毅,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如机械,却又饱含血肉之躯的滚烫。我不由想到,八十年前的先辈们,是否也曾以这般坚定的目光凝视破碎的山河?他们的脚步踏过焦土,他们的身躯筑起长城,才换来了今天的盛世景象。

装备方队缓缓驶过,新型战机划破长空。这些捍卫和平的利器,不再是从前“小米加步枪”的简陋。她们沉默而坚定地诉说着一个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当播音员说出“国之重器,压仓基石,东风浩荡,威震寰宇。陆海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东风-5C液体洲际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我忽然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不再被侵略;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遏制战争。这些钢铁巨兽的存在,恰恰是为了让她们永远不必投入实战——这是历史的辩证法,也是和平的悖论。

最触动我心弦的,是战旗方阵的出现。当他们的车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我仿佛看见了两代人的隔空对话:一代人用生命打赢了战争,一代人用青春守护着和平。观礼台上,这些曾经的抗战英雄——耄耋老人,本身就是行走的历史丰碑,他们的存在提醒着我们:和平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珍贵礼物。

战旗方队从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抗战英模部队中层层遴选,擎护功勋荣誉战旗共同受阅。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党领导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以铮铮铁骨迎战强敌,以灵活机动克敌制胜,以血肉之躯护卫河山,为赢得伟大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穿越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英雄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不朽的旗帜代代相传。这些英雄部队的战旗,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永恒的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当“杨靖宇支队”的战旗迎风招展,我仿佛看见那位在冰天雪地中孤身奋战的身影。他食棉絮、啃树皮,却让敌人闻风丧胆;他弹尽粮绝,却用生命诠释了“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的铮铮誓言。这面旗帜传承的是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在最黑暗时刻依然挺立的脊梁。“刘老庄连”的战旗缓缓而过,我的眼前浮现出那八十二位勇士的身影。“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的战旗映入眼帘,我耳边仿佛响起了当年的喊杀声……

80面功勋荣誉战旗,历经战火洗礼,立起精神丰碑,与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遥相呼应。这些英雄部队的战旗,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她们告诉我们:今天的和平,是由无数个杨靖宇、无数个刘老庄连八十二勇士、无数个雁门关伏击战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受阅方队中年青战士们坚毅的面庞,在这一刻完成了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接。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作为阅兵式主题,在我的心中不断激荡起情感的涟漪。我们为什么要阅兵,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缅怀先烈,是要继承他们的精神遗产;珍爱和平,是要认清和平的脆弱性;开创未来,则是要以史为鉴,照亮前行的道路。

作为检察干警,我对“捍卫”二字有着特殊理解。法律是和平时期的战争,而我们是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的战士。阅兵式展现的军事力量是国家的硬实力,而法治则是国家的软实力。二者共同构筑起捍卫和平的坚固屏障。我的岗位或许平凡,但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办理,每一次法律的正确实施,都是对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的最好守护。

答案!或许就在每一天的平凡工作里,在每一次对公平正义的坚守与捍卫中。铁流滚滚前行,和平需要捍卫,公平需要捍卫。这是我在观看阅兵式后最深刻的感悟,也是我对未来的庄严承诺。

供稿:怀来县检察院 编辑:伊宣宇

审核:魏少明

来源:张家口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