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谱(五十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7 06:02 1

摘要:眉豆,学名扁豆,属豆科扁豆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是全球广泛栽培的豆类作物之一。其嫩荚与成熟种子均可食用,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及钙、铁、磷等矿物质,口感软糯清香,兼具食用价值与一定经济价值,在我国南北饮食文化中均占据重要地位,是常见的蔬菜与杂

眉豆,学名扁豆,属豆科扁豆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是全球广泛栽培的豆类作物之一。其嫩荚与成熟种子均可食用,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及钙、铁、磷等矿物质,口感软糯清香,兼具食用价值与一定经济价值,在我国南北饮食文化中均占据重要地位,是常见的蔬菜与杂粮作物。

一、生长习性

眉豆对环境适应性较强,但其生长仍有明确的适宜条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 温度:喜温暖气候,不耐霜冻,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生长适温为20-30℃。低于15℃时生长缓慢,低于0℃会导致植株冻伤死亡,因此多在无霜期进行栽培。

2. 光照:多数品种属于短日照作物,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结荚更早,但部分早熟品种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可在不同光照地区种植,适应性更广泛。

3. 土壤与水分:偏好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适宜土壤pH值为5.5-7.5。耐旱性较强,不耐涝,田间积水易导致根系腐烂,因此种植时需注意地块的排水条件,避免连作。

二、分布与品种类别

(一)分布范围

眉豆原产于印度及东南亚地区,现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其中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因气候温暖,可实现一年两熟或多季栽培,产量较高;华北、东北地区则以春播秋收为主,是当地重要的夏秋季蔬菜来源。

(二)品种类别

根据荚果颜色、形状及生长特性,我国常见的眉豆品种可分为以下三类:

- 白眉豆:荚果呈浅绿色或白色,嫩荚肉质肥厚,口感细腻,成熟种子为白色。代表品种有“白扁豆”“早白扁”等,早熟性好,适合鲜食,在长江流域栽培广泛。

- 紫眉豆:荚果为紫红色,嫩荚富含花青素,外观独特,成熟种子多为紫黑色或棕褐色。代表品种如“紫扁豆”“红边扁豆”,耐寒性略强,适合在华北地区种植,除鲜食外,也可用于加工干豆。

- 青眉豆:荚果为深绿色,荚壁较薄,纤维含量少,成熟种子为灰褐色或浅棕色。代表品种有“青扁3号”“大青扁”,分枝能力强,结荚集中,产量高,是华南地区的主栽品种之一。

三、种植技术

眉豆的种植需遵循“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的原则,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1. 选地与整地:选择前茬非豆类作物的地块,深耕25-30厘米,结合整地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亩、复合肥30-40公斤/亩,整平后做畦,畦宽1.2-1.5米,沟深20厘米,确保排水通畅。

2. 播种时间与方式:南方地区可在2-3月育苗移栽,或3-4月直播;北方地区则在4-5月地表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直播。直播采用穴播方式,每穴播2-3粒种子,穴距30-40厘米,行距60-80厘米,播后覆盖2-3厘米厚土壤,浇足定根水。

3. 田间管理:

- 搭架引蔓:当植株长至30-40厘米时,搭建人字架或篱架,引导藤蔓攀爬,增加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害发生。

- 水肥管理:苗期需控制浇水,避免徒长;开花结荚期需水量大,应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追施1-2次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每亩用量10-15公斤,促进结荚。

- 整枝打叶:及时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减少养分消耗;对于分枝过多的植株,可适当疏除弱枝,集中养分供给主蔓结荚。

4. 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有锈病、炭疽病,可选用三唑酮、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雾防治;常见虫害有蚜虫、豆荚螟,可采用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等低毒农药防治,注意采收前7-10天停止用药。

5. 采收:嫩荚采收在花后10-15天进行,此时荚果饱满、纤维少,品质最佳;若采收干豆,则需待荚果完全成熟、颜色变黄后收获,晾晒脱粒后储存。

来源:淇泉老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