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还是“困守”?扎根江苏20年,宏信超市冲刺港股靠什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14:30 1

摘要:业务主要集中在江苏苏中地区,总部设于扬州的超市及便利店连锁运营商——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宏信超市,证券简称:江苏宏信2625.HK)日前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早在2024年6月,宏信超市就曾冲刺港股IPO,但因资料过期失效。此次IPO,公司终于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增长乏力,收入由零售业务转向毛利率较低的批发业务,导致该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逐增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辛夷

在零售业激烈竞争格局下,众多区域商超“固守一方”的生存模式正面临多方位的冲击,企业也在不断探寻适合自身的生存之道。

业务主要集中在江苏苏中地区,总部设于扬州的超市及便利店连锁运营商——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宏信超市,证券简称:江苏宏信2625.HK)日前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早在2024年6月,宏信超市就曾冲刺港股IPO,但因资料过期失效。此次IPO,公司终于通过聆讯,并于3月31日登陆港交所。

创立20年来,宏信超市始终坚持扎根江苏省,以“宏信龙”品牌经营零售业务及批发业务。截至2025年1月15日,该公司经营着52家超市和107家便利店,这其中,仅有3家超市及1家便利店位于泰州市,其余均位于扬州市。

本次IPO,宏信超市募资预计将用作开设新零售店铺,建立新配送中心,建立新的餐食中央厨房,以及增强公司的ERP系统及基础设施系统,提高运营效率。

查阅招股书,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1—9月(下称报告期),公司营收增长乏力,收入由零售业务转向毛利率较低的批发业务。业务变化也导致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逐增,且客户与供应商存在重叠情况。同时,该公司负债较高,现金不足以覆盖短期银行借款,存在资金缺口,这也使得公司的上市需求愈发迫切。

业务由零售转向批发

扎根江苏的宏信超市在江苏省内超市运营商中排名并不靠前,按2023年销售额计,该公司在江苏省内排名第20位左右,市场份额约为0.4%。报告期内,宏信超市各期收入分别为14.32亿元、13.29亿元、14.02亿元、10.06亿元,2022年以来各期同比增速分别为-7.23%、5.52%、1.82%,2024年收入增长乏力。

同时,该公司各期溢利分别为3508.0万元、5106.5万元、5160.2万元、2407.8万元。可以看到2024年前9个月内,其利润仍不足2023年的一半,相比上年同期的3052.8万元也下降21.13%,盈利能力下滑。

宏信超市收入主要来自零售运营、批发业务、供应及销售餐食及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但自称是超市及便利店运营商的宏信超市,其主要收入已由零售业务转向批发业务。数据显示,该公司各期零售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分别为62.0%、59.3%、49.1%、41.6%,逐期下滑;批发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36.7%、38.6%、49.0%、56.9%,逐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该公司零售业务毛利率基本在20%以上,但各期批发业务毛利率仅分别为12.5%、12.5%、14.7%、14.1%,明显低于零售业务。

高占比业务毛利率低会直接拉低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导致净利润率下降,这一点已体现在宏信超市的利润变化上。未来,若宏信超市持续加大批发业务占比,公司或将面临利润继续下滑的风险。

此外,随着消费者线上购物的普及,传统超市公司纷纷布局线上商城,如物美超市、联华超市(00980.HK)、永辉超市(601933.SH)等均已推出线上商城,并且线上运营收入占比普遍在10%以上。截至2024年9月30日,永辉超市线上业务营收115.7亿元,占比达21.21%。

报告期内,宏信超市零售店铺及商城小程序及电商平台所产生的收入分别约为1460万元、660万元、2270万元、2280万元,在总收入中占比仅约2%左右,占比较低,电商业务布局仍有待发展。

宏信超市一般销售、大宗销售及批发业务毛利及毛利率情况

数据来源:宏信超市招股书

客户供应商重叠

宏信超市向批发业务的转变也导致其对大客户的依赖逐步增加。报告期内,该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由18.8%增至接近30%,其中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一度高达16.2%,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宏信超市的客户主要为粮油销售公司,有意思的是,该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的产品几乎都是大豆油。2021年,前五大客户全部采购大豆油,仅有一家另采购了大米;持续至2024年9个月,五大客户中有4家客户都只采购了大豆油。

并且从各期大客户分布情况来看,宏信超市大客户多来自无锡,而非其零售业务集中的扬州。如宏信超市2022年以来的最大客户——江苏福康源粮油有限公司也在无锡。

另一方面,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发现,宏信超市的供应商集中度也较高且与大客户存在重叠。报告期内,宏信超市向前五大供货商的采购占比分别为28.0%、35.9%、42.4%、50.0%,向最大供货商的采购占比分别为7.5%、12.5%、25.5%、30.5%,对供应商依赖性明显提升。

2023年,宏信超市向江苏悠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江苏悠储)采购特定柜量的大豆油,金额约为2250万元。同年,其向无锡康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无锡康庄)出售相同柜量的大豆油,金额约为131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无锡康庄与江苏悠储拥有一名共同股东。

同样,宏信超市另一家供应商江苏惠享福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与客户无锡智连农食品贸易有限公司也拥有共同股东。

客户与供应商重叠可能导致对单一公司的过度依赖,若此公司出现问题,宏信超市的销售和供应链可能同时受到冲击,面临收入下降和供应链中断的双重打击。此外,客户与供应商重叠也可能使得该公司在价格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利润率下降。

资金缺口大

伴随着客户集中度的提高,宏信超市应收账款及回款周期也在增加。

数据显示,该公司各期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分别为1.21亿元、2.00亿元、2.14亿元、2.58亿元;周转天数由2021年的21.3天增至2023年的53.9天,至2024年前9个月已达64.2天。宏信超市在招股书中坦言,其2022年及2023年的周转天数增加均与批发业务相关。

宏信超市表示,其通过经营活动所得现金、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为营运提供资金。但报告期内,宏信超市各期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582.7万元、7003.5万元、6921.9万元、-1062.5万元,表现并不稳定。

另外,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在宏信超市负债中占比超一半。该借款主要为短期借款,各期分别为3.85亿元、3.72亿元、4.63亿元、4.25亿元,2024年占比约88.79%。而报告期内,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84亿元、1.66亿元、2.36亿元、1.48亿元,并不足以覆盖短期银行贷款,资金缺口由2023年的2.27亿元增至2024年9个月的2.77亿元。

当前,国内商超零售业竞争激烈,数字化转型、低价竞争等因素冲击着传统商超,宏信超市经营压力较大;且公司短期偿债压力显著,此番上市将有助于公司缓解流动性风险。

宏信超市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明细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