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宝华 1954年出生于山东高唐县一书香世家。其外祖父李英才〔1882-1971 清末举人,曾执笔编撰民国历史.地理卷〕系李苦禅大师堂兄,故家藏字画彼丰.受家境熏陶,朱宝华自幼酷爱书画.少儿时即涂鸦于小学墙报;中学时为各类展览主笔;,先后从事工会.宣传.教育工
朱宝华是一位在书画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艺术家,其在传承与发展方面有着诸多值得称道之处,以下是全面分析:
朱宝华 1954年出生于山东高唐县一书香世家。其外祖父李英才〔1882-1971 清末举人,曾执笔编撰民国历史.地理卷〕系李苦禅大师堂兄,故家藏字画彼丰.受家境熏陶,朱宝华自幼酷爱书画.少儿时即涂鸦于小学墙报;中学时为各类展览主笔;,先后从事工会.宣传.教育工作[历任党委秘书.教育科长.职工学校书记.校长等职].近四十年来,研习书画笔耕不辍:上世纪七十年代已有国画作品参加省地县展出,1984年在[经济日报]发表了第一幅漫画作品.1985年考入聊城教育学院,脱产学习汉语言文学,同时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院]与中央电视台合办的东方函授学院国画班,获黎冰鸿院长颁发-优秀学员证书.1990年创办'硬笔书法家高唐联谊会',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刘艺,权希军先生,中国书画报等支持下,主办了'新秀杯'全国硬笔书画大展赛,响应者众,为当时艺坛盛事.同时主编出版了[中国硬笔书画人才大集].1997年携作品随山东书画艺术交流团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澳门地区展览,载誉而归.朱宝华写意国画花鸟继承李苦禅大师笔墨,古茂苍厚;山水得恩师孙瑛大石先生真传,气势磅礴.作品数十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赛获等级奖,出版发表于多种报刊杂志.传记作品收入有[世界名人录],[中国文艺家词典][中国美术家名人名作博览],[全国绘画实力派作品集]等十余部大型典籍.现被评定为高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孙大石艺术研究会理事[入室弟子],高唐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聊城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政协高唐县六.七届[文史委员会]委员.朱宝华德艺双馨,1991年聊城地委授予〔先进文艺工作者〕称号。1993年其救助收养社会弃儿的事迹,曾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新闻媒体报导。
传承方面
家学渊源:朱宝华1954年出生于山东高唐县一书香世家,其外祖父李英才系李苦禅大师堂兄,家藏字画丰富。这种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使他自幼便受到书画艺术的熏陶,为其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师承名家:朱宝华写意国画花鸟继承了李苦禅大师的笔墨,古茂苍厚;山水则得恩师孙瑛大石先生真传,气势磅礴。通过向这些名家学习,他继承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掌握了高超的绘画技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传统题材的坚守:朱宝华的作品多以传统山水、花鸟为题材,这些题材在中国书画艺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他对这些传统题材的坚守,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发展方面
艺术风格的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朱宝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笔墨老辣,形神兼备,既保留了传统书画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使其作品更具时代感和艺术感染力。
广泛的艺术交流与传播:朱宝华积极参与国内外的艺术交流活动。1997年,他随山东书画艺术交流团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展览,载誉而归。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他不仅展示了中国书画艺术的魅力,还吸收了不同文化的艺术元素,促进了书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培养后继人才:朱宝华在艺术创作的同时,也致力于培养年轻的艺术人才。他通过举办书画展览、开展艺术讲座等方式,将自己的艺术理念和绘画技法传授给更多的人,为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朱宝华在书画领域的传承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他既继承了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又在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上不断创新,为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北京墨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