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外交事务》杂志9月4日发表题为《美国与印度结盟的理由》的文章认为,近期美印关系正处于不确定的十字路口,两国须超越分歧,着手建立更牢固的全新“非传统”战略联盟关系。这种联盟不应基于冷战式的共同防御条约,而应建立在科技、经济、防务、情报、全球治理五大支柱上,以
2025年9月5日 总第1030期
值日编辑:阿斯兰 何佳蔚
审核:胡可怡 叶维杰 王泽媛
执行主编:陈卓
沙利文与坎贝尔。图源:《印度教徒报》
美《外交事务》杂志9月4日发表题为《美国与印度结盟的理由》的文章认为,近期美印关系正处于不确定的十字路口,两国须超越分歧,着手建立更牢固的全新“非传统”战略联盟关系。这种联盟不应基于冷战式的共同防御条约,而应建立在科技、经济、防务、情报、全球治理五大支柱上,以应对共同挑战(尤其是中国),并巩固两国长期共同利益。文章作者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系美国前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常务副国务卿;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系前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顾问。
近期,美印关系因关税、俄油、巴基斯坦等问题出现“快速且令人遗憾的”下滑,可能导致“难以修复的裂痕”。美可能将印推向中俄,这样美恐失去一个关键战略伙伴,并重创“印太战略”。印则可能陷入“中美夹击”“四面受困”境地。从历史背景上看,印美关系兼具重要性、脆弱性。重要性方面,印美是“天然盟友”,印因民主价值观、制华共同利益、经济互补性而成为美最重要的全球伙伴之一。脆弱性方面,美印关系一直易受“误解、失误、错失机会”的影响。双方长期存在不信任感,此外,美传统外交框架“盟友vs伙伴”的过时二分法过于强调共同防御承诺,而忽视了现代地缘政治中更重要的经济、技术、战略联系,这导致印被归为“伙伴”,美印关系未获充分重视。
在此背景下,美印不能只满足于恢复旧状,有必要通过一项经美参议院审议批准的条约,确立以科技、经济、防务、情报、全球治理合作五大核心支柱为基础的“新型战略联盟”。科技合作方面,美印应制定覆盖AI、半导体、量子技术等关键领域的“十年行动计划”,将现有“印美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iCET)升级为更正式的合作架构,简化两国技术专家签证流程,协调双方出口管制、网络安全措施,共同构建领先且互联互通的技术生态系统,确保“不将创新优势拱手让给中国”。
经济合作方面,美印应签署反映现代全球经济结构现实、同时兼顾两国政治实际的双边贸易协定,减少在供应链上的对华“共同脆弱性”,加强各自科技产业基础,建立常设机制以识别应对供应链风险,确立跨境数据流动与数据安全的高标准原则,并通过解决非关税壁垒、取消清洁能源等领域的过时监管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降低外国直接投资障碍。
防务合作方面,重点包括联合研发生产、后勤保障、作战协同能力建设。美印需建立必要磋商机制、技术平台和人员交流平台,逐步实现更持久的联合训练、演习和行动能力,进一步制度化“美印防务加速生态系统”(INDUS-X)。双方目标不应仅限于美向印转让防务技术,而应聚焦于在无人机系统、防空等塑造未来作战形态的领域共同研发部署新技术。此外,双方还应扩大合作范围,包括在印度洋开展联合海空军行动,加强潜艇合作、空中侦察行动,并制定联合应急计划。
情报合作方面,美印应在“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IPMDA)等现有基础上构建“印度洋共同情报图景”,并建立正式的情报共享和联合分析机制,持续更新这一图景。
全球治理方面,美印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公共卫生、新兴技术治理领域优势互补——美可提供资金、动员私营部门资源、提供发展知识;印可提供应对挑战的实践经验、以及其在“全球南方”的信任关系与影响力。双方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等第三国开展可扩展的联合项目,将美资源、印经验与当地影响力结合起来,在基础设施、健康、技术等领域提供替代中国方案的选项。
在具体操作上,双方需注意以下要点:一是态度上要务实。接受并应对当前政治现实(如特朗普执政风格),而非期待一个“理想中”的合作伙伴。二是方法上要成熟与坦诚。能就印民主等敏感问题进行坦诚对话,同时美也应保持谦逊,承认自身不足,并理解印方战略选择基于其自身利益。三是战略上要清晰聚焦。美应将对印政策与对巴政策脱钩,向印阐明“战略联盟”不等于“牺牲主权”。四是视角上要长远,不应因当前特朗普政府任内困难而放弃努力,需持续构建战略共识、完善合作框架。美日、北约、美韩联盟历史上都经历过挫折和分歧,坚持度过艰难时刻最终能使联盟更稳固。总而言之,构建美印深度联盟虽困难,但失去这一关系的代价更高。
图源:《印度快报》
《今日印度》《印刷报》9月4日报道称,美国联合巡回上诉法庭8月29日以7:4的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对多国征收关税的行为违法。对此,特朗普政府随后向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称降低对印度等国的关税将使美面临贸易报复,并削弱美维护海外和平的努力。上诉文件指出,对印征收关税是因为印购买俄能源,为俄提供继续作战的资本。文件还指出,正是由于关税,美已与6个贸易伙伴、欧盟27个国家达成框架协议,从而加强了美全球地位,而取消关税将削弱美国防工业基础、影响每年1.2万亿美元(USD 1.2 trillion)的贸易逆差,并为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蒙上阴影。值得注意的是,美印关税问题并未影响两国防务合作。据悉,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代表团10月拟赴美,就联合生产F414-INS6航空发动机一事开展第五轮会谈。此次交易将涉及80%的技术转让,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印希望2026年晚些时候签署F-414发动机的联合生产合同。同时,印还将与法国赛峰集团合作,共同设计、开发、生产新型120KN发动机,为第二批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提供动力。印国防安全部门消息人士透露,尽管关税问题依然紧张,但谈判进展总体顺利。
国际透明孟加拉国分会(TIB)礼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图源:《金融快报》
孟《商业标准报》《金融快报》9月4日报道,孟在前总理哈西娜执政期间存在严重的洗钱问题。“透明国际”(TI)组织主席瓦莱里安(François Valérian)9月4日表示,孟正面临世界上最严重的洗钱危机,并强调追回被盗资金既是国家义务,也是全球责任。瓦莱里安表示,在哈西娜执政的15年间,孟每年因政治精英及其同伙的腐败、洗钱行为损失约160亿美元($16 billion),大部分非法资金通过离岸账户、加密货币平台、避税天堂流入迪拜、新加坡、香港、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美国等金融中心。瓦莱里安指出,哈西娜政府“独裁且严重腐败,滥用权力牟取利益而不是服务人民”,且非法资金主要流向房地产、奢侈资产,而非教育、医疗或气候适应等公共产品。对此他呼吁,孟应立即通过一项关于实际所有权透明度的法律草案,以及确保司法机构在独立、不受政治干预的情况下调查并起诉腐败行为。
图源:《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9月4日报道,斯里兰卡经济复苏停滞,结构性矛盾深化,新政府与民众“蜜月期”或近尾声。目前斯国内政治稳定,得益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计划、严厉的紧缩措施、债务重组、全球后疫情时代的复苏,这使得通货膨胀得到了控制,价格同比基本稳定。当前,斯税收收入占GDP比例已从2022年的7.3%升至今年的13.9%。然而,斯经济问题依旧突出:其一,GDP增长乏力。斯2025和2026年GDP增长预估为3-4%,低于政府预期。人均GDP刚恢复到2018年的水平。其二,贫困问题突出。世界银行4月报告显示,以每人每天3.65美元为贫困线,斯贫困率高达24.5%,几乎是2019年的两倍。五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已从2021年的12.2%上升到2024年的17%,家庭收入仍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其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几十年来,斯出口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难以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和债务压力。其四,服务业水平有待提升。斯政府需加大旅游业推广力度。当前,斯高薪专业人士流失问题加剧,历史问题也拉低侨民投资意愿,国内民族问题亦亟待解决。
图源:《印度教徒报》
《印度教徒报》9月4日报道,外企2025-2026财年一季度在印搁置项目价值达1.97万亿卢比(₹1.97 lakh crore),较去年同期激增1200%,创自2010年以来最高纪录。印经济监测中心(CMIE)将搁置项目划分为四类:完全放弃、暂时搁置、陷入停滞、搁置原因未明。当前,绝大多数搁置项目被归类为“原因未明”。投资意愿疲软也体现在新项目宣布方面:反映投资情绪的关键指标“项目取消率与新宣布项目数之比”已飙升至8.8,显示投资者对印市场信心处于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分析人士指出,关税不确定性是致上述现象出现的核心原因,2025年4-6月,印美“迷你贸易协定”未达成多项截止日期,美对印互惠关税问题未如期解决。同时,美总统特朗普公开呼吁美企投资回流本土,进一步影响了美企在印投资决策。若未来关税政策趋于明朗,大部分搁置的投资有望重新流入印度。
图源:《今日印度》
《印度快报》9月4日报道,印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亮眼,但非正规制造业却出现萎缩。非正规企业是指未在《1956年公司法》《2013年公司法》下注册的非公司企业。9月3日,印统计和计划执行部(MoSPI)发布《非公司制企业季度公报》,调查涵盖制造业、贸易、服务业等部分非农业经济,不包括建筑业。该报告显示,2025年4-6月,印非正规制造业企业数量环比下降4.7%至2060万家(2.06 crore),就业人数大幅下跌9.3%至3350万(3.35 crore),该结果显著背离同期印GDP高达7.8%的宏观增速。从就业结构上看,工作所有者比例从58.29%上升至60.18%,表明该领域就业正向自雇、创业活动转移。针对上述结果与GDP数据相悖现象,MoSPI解释称,本季度调查样本量远小于年度调查,其结果未必与全面GDP估算完全一致,对短期趋势的解读需保持审慎。汇丰银行经济学家则指出,统计方法差异或导致印官方GDP中的制造业增长率被高估约1.5个百分点,从而使整体GDP增速被高估约0.2个百分点。
图源:《印度快报》
《印度快报》9月4日报道,印国防部门领导层8月26日在中央邦召开“战事对话(Ran Samwad 2025)”三军研讨会,围绕战区司令部架构分歧明显。印空军反对盲目效仿他国仓促推进战区化、反对拆解现有架构。空军强调自身不只是“支援辅助军种”,担心空中作战资产被分割稀释,主张先在德里设立由参谋长委员会领导的联合规划与协调中心。印海军明确表示支持,承诺将促进本军种指挥、通信、作战能力与陆空军整合,以契合战区化目标。印国防参谋长(CDS)乔汉(Anil Chauhan)作为改革主导者,承诺将协调各军种分歧。印战区化改革始于2019年莫迪设立国防参谋长(CDS)职位、成立军事事务部(DMA),旨在将陆、海、空三军及其资源整合到数个统一战区司令部下,每个战区对应特定地理区域,统筹三军执行作战任务。2020-2021年,印战区改革初始计划拟设防空、海上、西部陆战、东部陆战4个战区司令部,后调整为以“针对特定对手”为导向设立3个联合战区司令部,分别针对中国、巴基斯坦、海上威胁。长期以来,印空军的强烈保留意见是改革最大阻力,战区司令部拟议架构目前尚未获政府批准。
莫迪会晤黄循财。图源:《印度教徒报》
《印度教徒报》《第一邮报》9月4日报道,印总理莫迪与新加坡总理黄循财9月4日在新德里举行会谈,新表示支持印加入马六甲海峡巡逻队(MSP)。会谈期间,两国共签署五项谅解备忘录,强调合作“不局限于传统领域”,将在先进制造业、绿色航运、技能培训、民用核能、国防技术、半导体等多领域深化合作。其中,印方表示因“马六甲海峡毗邻安达曼海”有意参与马六甲海峡巡逻,并希望与MSP现有成员国——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新加坡建立协调机制,相关磋商目前正在进行。新在联合声明中“赞赏并认可”印对马六甲海峡巡逻的兴趣,明确支持印加入马六甲海峡巡逻队。据悉,MSP包含马六甲海峡海上巡逻(MSSP)、“空中之眼”(EiS)联合海上空中巡逻、情报交换小组(IEG)三个组成部分,成员国海军定期举行会议加强协调、评估行动,同时实时共享可疑活动情报。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