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36岁,不要怕,一切都来得及,10个最快提升自己的方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11:47 1

摘要:很多人想要做出改变,想要破局走出新的路径,奈何总被工作、家庭、健康……捆绑,中年人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35岁被裁员、40岁遭遇职场瓶颈、45岁突然迷茫……中年人的世界从来都没有“容易”二字。

很多人想要做出改变,想要破局走出新的路径,奈何总被工作、家庭、健康……捆绑,中年人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但你知道吗?改变,不一定需要大动作。

我用3年的时间验证:人生不是“逆袭”,而是“调整”。

今天分享10个最简单的自我提升方式,不用逼自己自律,只需稍微调整日常习惯,就能悄悄变好。

1、早起10分钟,做一些简单的运动

有人可能觉得10分钟能做什么,确实是做不了什么,所以早起10分钟你只需要做10分钟能做的事情。

可以做个拉伸,做一次八段锦,垫垫脚尖……这些看似简单的运动,却能让你的血液快速流动,气血充盈起来,以满血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

村上春树就坚持晨跑40年,并称这是“塑造生活秩序的基础“。

不妨放下“逆袭”的心理,每天先考虑把自己的生活过得规律起来,身心变得更好一些。

改变慢慢地就变成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2、做60分父母

所有的父母都应该允许自己“不会”或者“做得不够好”。

比如,不必每天做完美早餐(偶尔包子豆浆也行),或者当孩子提问的问题自己也不懂时,你可以说“这个我也不懂,我们一起查” 。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60分的父母,比100分的父母更让孩子轻松成长。”

做60分父母看似是父母在偷懒,实则培养了更加优秀的孩子,更是解放了自己的双手,缓解自己的焦虑。

你也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加优秀!

3、每周认识一个“新朋友”

朋友不一定是深交,菜市场阿姨、邻居、孩子同学的家长,只要聊上几句也可以是朋友,中年人的朋友就是可以这么肤浅。

不过没关系,这些弱关系往往能转换你的心情。

程序员老王每周参加一次线下读书活动,认识很多不同行业的人,跟他们聊了许多,发现“原来不是只有我焦虑”,心态反而放平和了,不再焦虑。

孤独是中年人的隐形杀手,而新朋友是最好的疫苗。

社会学研究也表明:弱关系能带来更多机会 。

很多中年人的第二职业都是在结交新朋友的过程中意外开启的,所以不要想太多,敞开心门,多拥抱新朋友!

4、家里留个“充电角落”

这是中年人最低成本的能量补给站。

可以是阳台的一张小书桌、一把椅子,或者杂货间收拾出来的小角落,然后桌上放上喜欢的书或者绿植。

在这里你不一定要学习什么新的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你要放松自己,放松一天紧绷的神经。

对于被工作、家庭不断“索取”的中年人,这个小空间可是精神防空洞。

每晚孩子睡着后在那里喝茶发呆,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5、 给旧技能“+1”新玩法

很多人觉得人到中年又要花时间去学习一项新技能太考验人的精力了,其实你转换思维一想,旧技能+1也能变得新技能。

你是不是很会做饭?试试拍成1分钟短视频 ,发布网络,吸引不会做饭或者做饭不如你的粉丝。

你是不是爱聊天?尝试在社区做次分享,带来的成就感远超学习全新的事物。

看过一句话:人生没有废技能,只有还没找到舞台的能力。

觉得自己没什么技能的你,可以给旧技能+1,尝试新玩法,破解你的“技能贬值“焦虑。

6、建立“情绪急救包”

有实验表明,35岁后压力激素代谢速度减低了20%。

也就是说,同样的事情,年轻人半天就能缓解过来,而中年人则需要2天时间。

但是社会身份又不允许中年人崩溃,很多人就强压自己的情绪,连叹口气都要背对着家人朋友。

长期以往身体被压垮,生存压力更加重,能不焦虑吗?所以想要破局,你需要一个能改变人生轨迹的“情绪急救包”。

这个急救包可以是一颗酸柠檬糖、一个迷你冰敷眼罩、香薰喷雾、搞笑宠物合集、解压捏捏乐……

7、 把抱怨变成“具体问题”

抱怨容易被贴上“负能量”的标签,抱怨会引发连锁情绪传染,抱怨会使你的皮质醇水平偏高30%。也就是同一件事情别人一下就缓解过来了,而你需要好几天!

最重要的是,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所以与其抱怨,不如解决具体的问题。

中年人真的不要过多渲染情绪,我们应该把精力花在解决问题上。

问题解决了,心情自然就愉悦了。

8、睡前回忆一件“今天做得不错的事

可以每天睡前用手机备忘录记下1件让你高兴的事情,比如今天准时下班了、今天没对孩子发气等等。

每天记录不仅可以训练大脑关注积极的事物,还能让我们保持愉悦的心情。

坚持一个月后回看,你会发现其实生活并没有很糟,每天都有让你感到幸福的事情发生。

9、建立“5分钟快速恢复清单”

工作累了、情绪突然崩溃了,5分钟快速恢复清单能让你快速充电、及时从坏情绪中跳出来。

每个人的恢复清单都不一样,同事李姐的清单是:拿出随身带着柑橘香水赶紧喷两下,再翻看女儿小时候的照片,再用湿巾擦一擦键盘,心情很快变得愉悦。

不要等,做出一些小举动能让你快速转换大脑,比“等我闲下来再说”更实际。

当然,每个人的清单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更新,2个月更新一次最好!

10、“二手时间”学习法

“二手时间”学习法就是,我们可以把原本无意识消耗的时间变成轻度学习的时间,比如把刷短视频的时间换成听知识类播客或者纪录片。

这种学习法不额外占用整块时间,顺手还把废铁炼成了钢。

时间管理专家柳比歇夫说:“每天30个碎片分钟,一年就是182小时——足够成为某个领域的入门者”。

我们可以给自己规定专注某个领域,比如4月份专注心理学,所有碎片时间都听相关内容,5月换成理财。

这样去滚动式强化,比毫无目的的乱听要好很多。

写在最后

中年人的成长,不是突然逆袭,而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些方法没有门槛,但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早已悄悄蜕变。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欢迎转发给身边同样在努力的小伙伴——我们不必完美,但可以一起变好。

来源:六月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