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寻求本月底前与哈佛达成协议
《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白宫高级官员的话报道说,特朗普政府希望与哈佛大学的协议“能够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其他高校改革的“蓝图”。哈佛大学一位相关人士24日则表示,哈佛不会妥协。
《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白宫高级官员的话报道说,特朗普政府希望与哈佛大学的协议“能够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其他高校改革的“蓝图”。哈佛大学一位相关人士24日则表示,哈佛不会妥协。
在我担任哈佛大学教授的22年里,我从不畏惧“得罪自己的雇主”。2014年,我在《哈佛带来的麻烦》(“The Trouble With Harvard”)一文中呼吁,以透明、公平的择优录取政策取代现行那种充满神笔色彩的黑箱操作,因为这“隐藏着未知的险恶”。202
教材歪理横行:某版初中历史教材把鸦片战争写成"贸易纠纷",只字不提英国侵略本质;高中通识教材竟将"港独"主张列为"合理探讨议题"。
一场史无前例的对抗正在撕裂美国教育与政治的边界。美国政府宣布冻结对哈佛大学高达23亿美元的联邦科研经费,理由是校园相关争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矛头直指哈佛大学的一系列组合拳,包括冻结数十亿美元联邦资金、威胁撤销免税资格、取消国际招生许可等,表面上被包装为“对亲巴勒斯坦立场不满”,实则暴露了政治强权对学术圣殿的粗暴践踏。这种以国家机器打压顶尖学府的行为,不仅是对特定机构的清算,更是对大
5月22日,美国政府宣布取消美国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现有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哈佛大学23日就此禁令起诉美国政府。
在我担任哈佛大学教授的22年里,我从不畏惧“咬伤喂养我的手”。2014年,我在《与哈佛的麻烦》(“The Trouble With Harvard”)一文中呼吁,以透明、公平的择优录取政策取代现行那种“蝾螈之眼、蝙蝠之翼的神秘主义”,因为它“隐藏着未知的险恶”
2025年5月22日,在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特权和联邦政府拨款后,特朗普政府再次高举大棒,宣布撤销哈佛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这一前所未有的行政决定立即在全球引发轩然大波。来自140多个国家的近7000名哈佛国际学生一夜之间陷入了身份恐慌,他们不仅面临着被迫转学的命
在我担任哈佛大学教授的22年里,我从不害怕“恩将仇报”。2014年,我在《哈佛的问题》(The Trouble With Harvard)一文中呼吁采用透明、任人唯贤的招生政策,取代目前“神秘莫测”且“暗藏猫腻”的招生方式。2023年,我提出“拯救哈佛的五点计
2025年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一纸禁令震动全球教育界——撤销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SEVP认证。这意味着占该校学生总数27%的6800名国际生面临强制转学,哈佛每年将损失超4.2亿美元学费收入。这场"学术斩首行动"的导火索,源自巴以冲突引发的校园抗议。哈
法律手段:哈佛对国土安全部提起诉讼,指控其撤销学校招收国际学生资格的行为违法,是“前所未有的报复性”行为,侵犯了学校的学术自由等权利,还计划申请临时限制令以阻止该决定生效。此前,哈佛就白宫冻结其科研经费一事也已与白宫对簿公堂。
2025年,特朗普政府针对哈佛大学发布的“国际生和留美学者限招限转令”引发全球震动。这一被舆论视为“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政策,表面上是政治博弈的筹码,实则暴露出美国在全球化时代的战略焦虑。当政策制定者将高等教育沦为政治工具时,美国正在亲手拆解其长期积累的人才优
近年来,美国精英大学一直处于舆论与权力的交汇点。最近,面对美国政府的指控与巨额拨款冻结威胁,哈佛大学最终作出回击。当地时间5月13日,美国政府宣布再次削减哈佛大学4.5亿美元联邦拨款,这是继上月冻结该校22亿美元资金后的又一举措。哈佛大学同日迅速回应,向法院提
1930 年,美国人亚伯拉罕· 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但是,社会和政治上可以有民主,知识上是不可能有民主的,只有一点除外:每一名个体都有凭借自身能力加入知识贵族的资格,其他任何因素都不在考虑范围内。”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