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

通古今之变,续唐宋余音——钱志熙老师访谈

钱志熙老师既是一位严谨的学者,也是一位颇具浪漫情怀的诗人。钱老师自幼酷爱读书,心无旁骛,潜心研究,并多承名师指引,年轻时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风格,学术成果也多有开拓性的意义。本次访谈,展示了钱老师学术成长的道路,钱老师教学、治学的心得体会,以及钱老师对诗词艺

老师 唐宋 余音 钱志熙 唐宋余音 2025-03-30 21:29  1

赵耀文:文书、权力与关系:唐宋疏奏“留中”的政治史考察|202503-113(总第3032期)

唐宋君主在中枢决策与政务运作中的角色不断强化。疏奏“留中”的表征是中断信息传递、搁置政务议题,实质是君主政务决策专断权的落实、是决策结果的呈现,展现了君主驭政方式的变化。君主通过控制疏奏“留中”与“付外”的时机和节奏,将权力渗入文书流转的过程,引导政务议题、主

赵耀 唐宋 疏奏 政治史考察 唐宋疏奏 2025-03-27 18:42  1

玉兰花开惊唐宋:六首绝美诗词,哪一句让你一见倾心?

春风一吹,玉兰就端着“高脚杯”似的花苞,唰啦一下全开了!这花不仅颜值能打,还是诗人眼里的“白月光”——王维用它写禅意,文徵明用它夸仙女,清朝诗人甚至说它能“逼得镜子都害羞”。今天咱们就从唐宋元明清的诗词里,挖出6首最惊艳的玉兰花诗,看古人如何用一支白玉兰,把春

诗词 玉兰 唐宋 查慎行 盘龙镜 2025-03-27 17:37  1

唐宋变革与营国传统——兼论五代宋初东京城规划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受到礼制与军事的双重影响,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营国传统。中唐以来武人握有愈来愈大的政治权力,五代的都城实质上是藩镇割据的中心,都城规划首先考虑军政需求,营国传统乘势而起。为了适应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武官治国的新形势,五代宋初

唐宋 东京城 宋初 营国 营国传统 2025-03-24 08:41  1

唐宋之际的儒学转型

儒学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其中唐宋之际的变革尤为明显。唐宋之际的儒学变革指汉唐儒学转型为宋明理学,这种转型可以通过儒学涉及的相关内容体现出来,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唐代的韩愈和李翱、宋代的程颢和程颐得以体现。

儒学 唐宋 二程 韩愈 李翱 2025-03-24 15:29  2

杨森:化零为整——写刻转型与唐宋别集形制演变

提要:唐宋之际书籍形态的写刻转型,导致了文本流通模式由零散到完整的转向。写本时代别集的种种形制特征,如“姓名+集”的制名方式、以传为序的集序风格,以及每卷之前附有目录,篇题之下标注数量或次第等,其实均有应对零散式文本流通环境的功用,并在完整型文本样态的刻本中逐

南宋 唐宋 杨森 诚斋 写本 2025-03-19 16:15  2

导读 | 《唐宋历史评论》(第14辑)

刘子健(1919年—1993年),自号半宾居士,先后求学于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毕业于中国大学,二战后曾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代表团史料专员,后留学美国,于匹兹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匹兹堡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曾发起成立“宋史座谈会”,参与创办

唐宋 刘宰 行营 李纲 镇州 2025-03-19 11:24  3

宋词大家多高官甚至是政治家:唐宋政治文化土壤下的别样风景

在华夏文明灿烂的诗词星河里,大唐诗歌与大宋词章无疑是两颗最为耀眼的明珠。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两个时代的文学创作者时,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浮现眼前:同大唐诗人相比,大宋词人中涌现出了更多影响政治的高官甚至是政治家。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机缘与社会因素?是政治体

风景 政治 高官 唐宋 宋词 2025-03-19 09:32  3

经略:从唐宋到明清的军事风云印记

经略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那时的中国,疆域辽阔,边境线漫长,为了有效防御边疆,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二年(公元 628 年),于沿边要州设立经略使,与都督并置 ,成为了边防军事长官。在早期,经略使的设置并不普遍,职权也不算太重,在历史记载中也较少出现。直到

印记 军事 唐宋 范仲淹 经略使 2025-03-11 13:05  2

唐宋传奇——奇道二则

宋代奸相蔡京字元长,初出仕时,任钱塘县尉,新官上任,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日他带着衙役巡捕至汤村,天色将晚,便在一处客舍歇脚。蔡元长素来喜好结交方外之士,常与游方道人谈玄论道。

奇道 唐宋 青城山 道人 吕祖 2025-03-11 12:3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