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

朱温有多厉害?唐朝一百年都搞不定的藩镇,被他半年解决

唐朝灭亡的真正转折实际上并不新鲜,安史之乱之后打一刀,局势稳定下来可河北那里却很反常。三大家伙各自称王,史称河朔三镇,谁也不服谁,还都咬着朝廷一口气。正是河朔三镇,几十年下来折腾得唐廷焦头烂额。大多数人说,唐皇帝们那是真尽了力,内库的钱、国库的粮,一股脑都砸进

唐朝 搞不定 朱温 藩镇 罗绍威 2025-06-28 00:33  4

杯酒释兵权真相:被 240 年血腥史喂大的权力游戏

961 年的汴梁宫宴上,35 岁的赵匡胤端着酒杯问石守信:"要是有人给你们披黄袍呢?" 这群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悍将瞬间酒醒 —— 安史之乱后近两百年,藩镇割据、兵变频频,节度使杀皇帝、牙兵杀主帅的戏码早已演烂。与其说这是 "释兵权",不如说是一场心照不宣的交易

游戏 郭威 藩镇 李存勖 杯酒释兵权真相 2025-06-25 04:00  3

消除藩镇势力:小县令的大作用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央集权的巩固一直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核心目标。从唐代的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分裂,再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地方势力博弈,藩镇的存在极大地挑战了中央政权的权威。面对割据势力的不断崛起,中央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削弱和控制。而在这一过程中,基层

县令 中央政府 藩镇 五代十国 藩镇势力 2025-06-22 15:02  4

魏博牙兵崛起十五年,亲家翻脸,朱温三招痛击藩镇

唐朝终结,安史之乱的阴影像一场走不出的梦。乱后没几年,河朔三镇赫然站在中原北境的心头,成了皇权心里戳着的三根刺。魏博、成德、范阳,官名风光,其实都跟朝廷闹着距离。这三个地方的算账本,几乎撑起了下半个唐朝的财政。到兴元年间,连一半税收都挂在这几个角落里。可朝廷对

朱温 藩镇 魏博 牙兵 罗绍威 2025-06-16 12:15  4

安禄山起兵一年多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后唐朝一蹶不振?

唐朝被公认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朝代之一。从618年李渊称帝,到907年朱温篡唐,唐朝历经两百多年,而中间又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两段,前一百多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成武德……令后人津津乐道,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一百多年的历史却名声不显。那

唐朝 三镇 安禄山 藩镇 安庆绪 2025-06-11 18:15  6

安史之乱终局:史思明、安禄山被儿子弑杀,大唐无力控制地方藩镇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安史之乱,唐朝浩劫,叛军首领安禄山和史思明被儿子弑杀,终局反转令人唏嘘。 这场动乱为何使大唐无力控制地方藩

终局 安史之乱 安禄山 史思明 藩镇 2025-06-04 22:02  5

藩镇是清朝在创业过程中的必然过渡

清朝由于人口极其有限,所以在创业的过程中就必然要靠大量吸收明军作为兵源的补充,才能与明朝打持久战。在入关之后,由于清军不习惯在江淮地区作战、再加上清军经不起大量损耗,所以汉人就成为清朝开拓天下的主力。等到奠定天下之后,清朝的权力也暂时无法覆盖云、贵、闽、粤等边

创业 清朝 藩镇 耿仲明 尚可喜 2025-06-04 11:33  4

为什么汉朝能活400余年,而唐朝不行,连300年都不到?

在中国漫长的王朝更替史上,汉唐两代常被并称为盛世,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延续了四百余年,而唐朝却不到三百年就走向灭亡。这种差异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密码?当我们拨开表面的辉煌,深入两个王朝的肌理,会发现制度设计、统治基础、外部环境等多重因

唐朝 王朝 汉朝 文化认同 藩镇 2025-05-29 17:56  6

赵匡胤是汉族人吗

赵匡胤(927年-976年),宋朝开国皇帝,汉族人,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生于洛阳夹马营。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帝王之一,其民族身份与统治政策始终是历史研究的关键议题。通过梳理史料与学术观点,可明确其汉族身份,同时其治国方略也深刻体现了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汉唐 赵匡胤 藩镇 汉族人 赵广汉 2025-05-27 07:48  5

唐朝藩镇之乱:藩镇未能真正脱离朝廷控制独立于外

综合来讲,募兵制也没那么差,玄宗之所以让边疆节度使掌握人事与财权,无非就是要他们更好的从世家手里收税养军。唐玄宗当政的国家的版图太大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耕种,所以人多地少,以耕战配合为主的府兵就跟不上时代了。很多边疆地区只能以军镇为主,还有的地方羁弥……这

唐朝 藩镇 朝廷 边军 唐朝藩镇 2025-05-26 14:5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