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杨靖宇:浩气长存励后人
在磐石市东山公园靖宇广场,一座高9.03米的杨靖宇将军雕塑巍然屹立。将军身姿挺拔,眼神坚毅,昂首眺望着远方,那是他带领的从磐石走出并发展壮大的东北抗联第一军战斗过的南满大地。
在磐石市东山公园靖宇广场,一座高9.03米的杨靖宇将军雕塑巍然屹立。将军身姿挺拔,眼神坚毅,昂首眺望着远方,那是他带领的从磐石走出并发展壮大的东北抗联第一军战斗过的南满大地。
1939年寒冬,凛冽刺骨的寒风如无数尖刀般,疯狂地割裂着长白山的每一寸土地。积雪深没膝盖,整片山林被覆盖得严实,仿佛被塞进了巨大冰窟之中。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在日寇层层围堵之下,队伍如风中残烛,在极寒的煎熬中艰难燃烧。杨靖宇倚靠着一棵老松树,冻裂的双
1939年,杨靖宇率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和警卫旅转战于濛江县(今靖宇县)一带。部队某日宿营时,把途中拾到的野生李子拿来充饥,并把李子核埋在山坡上。几年后,埋下的李子核长成一片李子林。
歌词充满了对杨靖宇将军的赞美和敬仰。歌词中写道:“你是一面反法西斯的旗帜,猎猎升起在天中大地;你是一位星火燎原的天使,把马列主义的真理撒遍淳厚的黑土地;你向豺狼虎豹宣战,正义的镰刀斧头叫醒曙光照耀河山;你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国人的心扉。”这些歌词生动
在我军的历史上,有六件事被大家公认是最难实现的,成功之后就被称为奇迹。其中土地革命时期有三件,那就是长征、西路军西征和南方八省游击战争。
说起东北抗联,那就不得不提起抗联的灵魂人物杨靖宇。可能你不知道抗联其他的领导人是谁,但你一定认识杨靖宇将军。
曾活跃在东北三省的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战斗,用几个“最”才能形容。“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斗争和环境最艰险、最残酷。”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研究部主任周浩说。
她死在1944年,死前还在等,等红军打回来,她说:“你们拿着照片去找你爹,他叫马尚德。”
1949年春,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李湾村的大路旁有一对兄妹,他们拿着泛黄的照片和家书,不停向南下的解放军战士打听多年前投身革命的父亲马尚德,却始终一无所获。这对兄妹不知道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黑龙江,党和政府也正在寻找杨靖宇将军的家乡和亲人。1951年,黑龙江省
“游击队是灯芯,群众是灯油,灯芯离开油还能亮吗?磐石是我们的根,要在根据地依靠群众开展斗争。”面对雕塑,来自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以下简称“靖宇学院”)的青年教师沙丽娜给学员讲述了“灯芯理论”的故事。
“游击队是灯芯,群众是灯油,灯芯离开油还能亮吗?磐石是我们的根,要在根据地依靠群众开展斗争。”面对雕塑,来自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以下简称“靖宇学院”)的青年教师沙丽娜给学员讲述了“灯芯理论”的故事。
“游击队是灯芯,群众是灯油,灯芯离开油还能亮吗?磐石是我们的根,要在根据地依靠群众开展斗争。”面对雕塑,来自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以下简称“靖宇学院”)的青年教师沙丽娜给学员讲述了“灯芯理论”的故事。
1933年9月18日,金伯阳和杨靖宇一起,将南满磐石县附近的抗日游击武装整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并在随后的几个月间迅速发展壮大,沉重的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成为一支令日军胆寒的抗日武装。
起伏的山川,孕育出煤矿与石油;滂沱的江河,冲积出千里沃野;英雄的儿女,举起刀枪与日本侵略者浴血鏖战14年,挺起不屈的民族脊梁。
起伏的山川,孕育出煤矿与石油;滂沱的江河,冲积出千里沃野;英雄的儿女,举起刀枪与日本侵略者浴血鏖战14年,挺起不屈的民族脊梁。
尽管他遗憾的没有坚持到抗战胜利,但有杨靖宇在的日子里,东北抗联成为了日军和日伪军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