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

优质花生提质增效新路径 民权这场技术培训会解锁全产业链增收密码

“我们合作社目前种植了二百多亩花生。通过这次培训,我掌握了新技术,接受了新理念,回去之后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花生生产管理中,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8月12日,在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豫东综合试验站优质花生高效种植及综合利用技术培训会现场,来自周边主产区宁陵县本

产业链 花生 豫东 技术培训 路径民权 2025-08-14 17:47  4

遇见·鲁锦 |“我与鲁锦的故事”征文大赛优秀作品选读——《我与鲁锦有缘》

2024年8月,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联合开展“我与鲁锦的故事”征文大赛,借助公众视角探索鲁锦产业发展传播新路径,促进鲁锦产业与更多领域融合发展。目前,大赛获奖名单已正式发布,这一个个从不同角度所讲述的鲁锦之情、之美,将鲁锦蕴含在一经

故事 豫东 鲁西南 鲁锦 齐郡 2025-08-07 13:13  4

明日夏至!老话讲“男怕夏至”,男人牢记:3件事要忌,2件事要避

“日北至,日长之至。” 北京时间6月21日5时22分,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夏至”节气正式登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宣告着暑热蒸腾、雷雨交加的盛夏模式全面开启。老话常念叨“夏至三庚数头伏”,意味着一年中最难熬的“三伏天”已在敲门。此刻,农谚里的警示也格外应景:“夏至

夏至 顶梁柱 豫东 过堂风 毒日头 2025-06-21 14:37  6

中美合作的豫东考古发掘

在中国大陆进行考古发掘是张光直先生多年的梦想,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时候已经开始计划了。究其原因,一是张光直主要研究的是中国考古学,希望能实地发掘;二是希望在中国考古上做些事,尽一份力,为中国考古事业作出点贡献;三是在当时国内多学科相结合的考古发掘和

考古 豫东 张光直 豫东考古 徐苹芳 2025-06-20 16:24  7

河南将迎来大范围降水 低洼农田需保持警惕

在经历了多日高温炙烤后,河南将迎来一场强降水。6月17日,省气象台预测,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高空槽东移以及中低空切变线共同影响,18日至21日,河南将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最大小时雨强可达50毫米至80毫米。此次降水有望为河南多地带来“甘霖”,缓解旱情,但

河南 降水 豫东 渍涝 胡丽 2025-06-18 08:54  8

晒不干的衬衫

苏鲁豫皖四省交汇之地,天高地迥,人情如土。人们把日子过得如同脚下的黄土地,既厚且实,也沉甸甸地压着许多过往的旧物。昨日之阳煌煌如金箔,贴满了整个记忆的天空,却终归晒不干今日潮湿的衣衫。

衬衫 芒砀山 微山湖 豫东 皖北 2025-06-06 10:18  7

“千万工程”绘就豫东乡村新画卷 宁陵县华堡镇实现“三变”蝶变

在豫东平原上,宁陵县华堡镇正上演着一场由“千万工程”驱动的乡村振兴精彩蜕变。从脏乱差的旧村落变身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从外出务工的无奈转向家门口就业致富,从矛盾频发的治理困境迈向和谐善治的温暖乡村,华堡镇用22年深学笃行“千万工程”经验,成功解锁乡村“绿富美”新

宁陵县 豫东 三变 华堡镇 宁陵县华堡镇 2025-06-06 10:18  8

回家收麦,是个大事

南方的孩子第一次看到河南平原,感叹时速304公里的高铁,一个小时都驶不出河南的麦田。6月,这种一碧万顷的麦田震撼变成了金色滚滚的麦浪。芒种将至,豫东平原上,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收割机的轰鸣声从早响到晚,商丘的麦子熟了。

麦田 豫东 商丘 收麦 涡河 2025-06-03 14:25  11

网评豫东十大名旦

豫东十大名旦评选活动旨在选拔出技艺精湛、表演出色的戏曲演员,通过他们的表演,向观众展示豫东旦角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吸引更多观众关注豫东旦角戏曲艺术,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豫东调旦角戏曲文化。通过宣传推广有助于扩大豫东旦角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让更多人了解并喜

豫东 戏曲艺术 豫剧 旦角 豫东调 2025-05-31 11:4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