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谱丨马本斋:初心如磐 把一切献给党
马本斋,1902年出生在河北献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他曾到张家口、内蒙古一带谋生,后到东北闯荡,投身奉军。九一八事变后,他因不满旧军队的腐败和不抵抗政策,毅然辞官回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军的铁蹄踏进了马本斋的家
马本斋,1902年出生在河北献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他曾到张家口、内蒙古一带谋生,后到东北闯荡,投身奉军。九一八事变后,他因不满旧军队的腐败和不抵抗政策,毅然辞官回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军的铁蹄踏进了马本斋的家
他曾经身居高位,由于秉公执法,百姓送号“鲁青天”。为了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他舍弃高官,变卖家产毅然投身抗战事业,在芒砀山区竖起抗日旗帜。85年前,抗日民族英雄鲁雨亭以身殉国,享年41岁。
青瓦檐角滴下第一颗雨珠时,老周正给修车铺的门板刷桐油。雨点砸在油面上,金黄的涟漪里浮出半张人脸——是去年梅雨季淹死的邮差小吴。老周抹布一抖,油面重归平静。“雨水是倒流的时针呐。”他对着空巷喃喃。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空军通信连总机房剧烈摇晃。22岁的女兵高东丽在坠落的砖石中猛然抓起三副电话塞——左手插向指挥所,右手连通航行调度,牙齿咬住代表北京的线路塞头。
在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珍藏着这样两件文物:一个绣着图案和文字的书包,一块邮寄这个书包的包袱皮。看似普通的物件背后,却深藏着一位革命母亲对幼子的深爱和挂念——这是1935年,一位共产党人在狱中寄给6岁儿子的。4年后,这位母亲在日军突袭中,为保护党内重要文件
在谍战剧的浩瀚星河中,曾经经典之作如《暗算》让该领域熠熠生辉,然而近年来,能让观众拍案叫绝的谍战剧却愈发稀少。不过,一部在重庆卫视播出过的42集谍战大剧《终极使命》,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仅播3集便热度登顶,让观众大呼过瘾。
1949年春,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李湾村的大路旁有一对兄妹,他们拿着泛黄的照片和家书,不停向南下的解放军战士打听多年前投身革命的父亲马尚德,却始终一无所获。这对兄妹不知道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黑龙江,党和政府也正在寻找杨靖宇将军的家乡和亲人。1951年,黑龙江省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1936年8月2日,一辆驶向刑场的列车上,一位年轻的母亲用颤抖的手写下这封诀别信。她知道,此去一别,便是永诀。
在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珍藏着这样两件文物:一个绣着图案和文字的书包,一块邮寄这个书包的包袱皮。看似普通的物件背后,却深藏着一位革命母亲对幼子的深爱和挂念——这是1935年,一位共产党人在狱中寄给6岁儿子的。4年后,这位母亲在日军突袭中,为保护党内重要文件
抗战期间,在冀中平原活跃着一支让日寇闻风丧胆的抗日武装,他们打伏击、搞奇袭,7年间这支作战勇猛的队伍参加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这支队伍被称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它就是毛泽东同志口中“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回民支队
过了十来天,乾元道人果又卷土重来,这回乾元道人却换了一口金光闪闪的蝎尾钩。天魔又好气又好笑,当下不及细想,立即拔出蛇形判官笔,使出“笔墨江山势”判官笔绝技,身形转动,二十招之内,将乾元道人全身上下罩在蛇头笔尖之下。乾元道人也不甘示弱,尽展金钩,步步为营,稳扎稳
在中华民族抵御日本侵略者历史进程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捍卫着民族尊严和国家领土完整。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开设【抗战英雄谱】栏目,聚焦抗战时期的英雄人物,传播抗战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左权将军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戎马一生,
5月14日,江苏省宜兴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市公安局、市老干部大学,组织50多名诗词创作人员开展见义勇为诗词创作采风活动。以诗词为媒,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在1992年漫画《末日巡逻队》V2#51中,强大而神秘的烛台制造者(Candlemaker)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