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用“过渡技术”反杀中国新势力
奔驰在2024年销量衰退4%的情况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3%,最近又被传出将发力大电池混动车;
奔驰在2024年销量衰退4%的情况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3%,最近又被传出将发力大电池混动车;
先捋下事件经过:这不,6月18日,奥迪撤回了2033年停售燃油车的承诺。奥迪全球CEO高德诺对外媒表示,奥迪已经撤回2033年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的计划,奥迪将继续生产燃油车,直到2035年左右,甚至可能更久。
家人们快来看热乎的车企赚钱榜!2024年中国最能赚的五大汽车品牌新鲜出炉,从几十亿到几百亿的盈利数字看得人眼热——但更让人震惊的是,榜单之外居然藏着一位"闷声干大事"的安全大佬!话不多说,先盘榜单:
国际能源组织(IEA)日前发布的题为“世界电动汽车预测”报告称,2025年全球纯电动汽车(B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电混、PHEV插电混)新车销量将比去年增长25%,达到1700万辆,每4辆新车中就有1辆是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该机构还预测,到2030年,
香港地区之所以是中国车企出海的首站,一方面原因在于香港目前对新能源车的购买政策更友好,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很容易取得成绩;第二个原因是香港的地理位置紧挨大陆,从销售端来说没有本地化生产落地的需要,物流运输也更方便,相当于只要在香港开店就能够开展销售落地;第三个原因
本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1-4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交付量排名前三十的品牌中,和上年同期相比,又少了两个外资品牌—现代和福特。
6月12日,2025年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香港车博会)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盛大开幕。上汽集团携旗下MG、智己、大通、五菱、申沃五大品牌的多款智能电动车型震撼亮相,组成“智电天团”闪耀香江,展现出中国车企在智电新赛道的雄厚实力与创新魅力,加速驶向全球市场。
过去提到丰田座舱,很多人会联想到"保守""简陋"。但bZ5的登场,彻底颠覆了这种刻板印象——这款预售价仅13万-16万元的中型纯电SUV,用全沉浸智能座舱+五重安全防护的"组合拳",给新势力们上了一堂关于"用户体验"的实战课。
核心事件:6月10日起,17家车企(含比亚迪、一汽、赛力斯等)集体承诺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内,响应《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此前行业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74-240天,远超国际60天水平。
大众中国前CEO冯思翰一句“增程是最糟糕的选择”言犹在耳,宝马也曾让i3 REx增程版黯然退市。然而短短五年,中国市场用50万辆理想汽车的年销量、40%的混动渗透率,狠狠打了传统巨头的脸。
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好!汽车圈最近炸开锅了!奇瑞突然甩出王炸,首款固态电池车曝光,直接把新能源竞争拉到新高度。这事儿为啥让整个行业抖三抖?我们今天就扒开内幕,看看这台车到底多狠!
在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增程式混动技术正经历着从被轻视到备受瞩目的华丽转身。曾经,这项技术被视为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冗余环节”,大众中国前掌舵人冯思翰甚至直言不讳地称其为“最糟糕的选择”。宝马也一度让i3 REx增程版车型默默退出市场。然而,市场风向的转变往往
前不久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一句:汽车行业的‘恒大’已经出现。好似一把利剑,直接开了国内汽车行业的天门。一时间众说纷纭,大家都玩起了狼人杀,到底谁是汽车行业的“恒大”?而汽车行业“恒大”背后更是隐含着另一层深意,中国汽车行业出现了巨大的问题,而这个巨大的问题,其
在全球竞争与政策驱动双重作用下,汽车行业正站在十字路口。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制造等趋势持续推进的同时,产能过剩、价格战、盈利能力下滑等挑战愈发显性,中国汽车制造企业正面临一场系统性重构。
6月9日,乘联会发布了最新的5月乘用车市场数据。整体来看,2025年5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93.2万辆,同比增长13.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102.1万辆,同比增长28.2%,新能源渗透率继续攀升。
增程技术到底是不是落后活,烧油发电是不是“脱裤子放屁”,小发动机是不是配不上豪华大马车,尊界S800用上市7天,大定破3600辆的事实告诉你,增程已经得到中国金字塔顶用户的认可。
中国汽车制造商新一轮的价格战,让市场绷紧了神经。弱小的品牌会因为失血过多,而被淘汰出局。这会让中国汽车行业过剩的产能泡沫加速破裂,汽车买家们买到烂尾车的几率大大增加。泰语电台里,不断地在重播嘉宾们的讨论。以至于赵博士的日籍新女友都为此操碎了心,忙不迭用刚学会的
“我们不再建新厂了!”李书福这句话,比喊破喉咙更刺耳。在一片“狂建、狂卷、狂烧钱”的喧嚣中,他突然踩下了急刹车——你敢信?一个车企掌门人,居然主动放弃扩张?
当华为余承东在发布会喊出"L3级自动驾驶正式量产"时,整个汽车圈突然安静了。那些去年还在智驾赛道你追我赶的品牌,此刻集体陷入怪异的沉默。这张疯传的对比图或许能解释一切——左边是华为ADS3.0系统丝滑过弯,右边某新势力合作方案压着车道线摇摆不定。
大众中国前CEO冯思翰一句“增程是最糟糕的选择”言犹在耳,宝马也曾让i3 REx增程版黯然退市。然而短短五年,中国市场用50万辆理想汽车的年销量、40%的混动渗透率,狠狠打了传统巨头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