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

张彤水墨小画,丹柿垂金,灵禽鸣喜!

案头摊开一幅水墨写意,纸上没有繁复的布景,只一枝老柿斜斜出挑,枝桠间挂着三两枚柿子,红得透了,像浸了蜜的玛瑙,沉甸甸坠着,是“丹柿垂垂金”的模样。枝桠尽头歇着只喜鹊,羽色如雨后新叶,喙尖微张,仿佛正抖落翅尖的风,要衔走一缕秋阳——这便是“灵禽鸣翠”的意趣了。墨

喜鹊 水墨 张彤 灵禽 张彤水墨 2025-08-14 12:33  3

逸笔雕琼 神墨镂月——潘文良大写意荷韵赏析

华夏丹青,源远流长,而荷之一物,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寄情言志的永恒主题。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亭亭玉立的风姿,暗合君子修身之德,故历代名家挥毫写韵,为画苑留下无数瑰宝。今观潘文良先生大写意荷作,如临万顷荷塘,墨韵流转间逸气盈袖,神工暗藏,诚如“逸笔雕琼,神墨镂月”

水墨 荷叶 潘文 乐峰 逸笔 2025-08-13 10:56  3

“周京新画展”将于明日在洛阳美术馆开展

当代水墨画坛艺术创作观念奇谲而林立,多元而共生。周京新先生以其凝练澄澈、书写纯粹的艺术语言,自成一格,独树一帜。他在艺术探索之路上,追求经典,汲取精华,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在重构当下的同时不断突破自我,通过将图、形、笔、墨的关系巧妙融合并适度打破,深入地挖掘物

洛阳 美术馆 水墨 周京新 周京新画展 2025-08-11 14:38  4

【每日一图 湖南】青娥山晨雾漫卷,定格天地间水墨丹青

图说:8月8日清晨,我与来自长沙、益阳的摄影爱好者们从桂东县寨前镇砂坑村乐摄苑出发,驱车仅十分钟便抵达青娥山下一处新开发的摄影点。在这里,无需登山即可观赏日出云海。得益于连日降雨,当天云海格外壮阔,朝阳初升时霞光万道,构成绝美的拍摄场景。据当地气象预测,未来数

湖南 水墨 青娥 乐摄 晨雾漫卷 2025-08-11 10:31  3

出彩青春执墨笔 团扇轻摇绘新夏

8月7日,炎炎夏日的午后,出彩青春公益创投大赛“水墨生风·团扇绘夏”国画体验项目走进泛悦·南国青年之家旗舰店清凉启幕。本次活动由共青团硚口区委员会和武汉市楚汉收藏品有限公司主办,宗关街道团工委协办,吸引了25位青年朋友热情参与,在墨香与笔触间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青春 水墨 楚汉 团扇 墨笔团扇 2025-08-08 20:05  3

邂逅一场相逢,惊艳时光的长河;遭逢一场温柔,唯美过往的曾经

在时光的倒影之中,氤氲着过往的惆怅;于岁月的光阴之内,沉淀着沧桑的旧梦。邂逅一场相逢,便携手相伴一程;遭逢一场温柔,即唯美了灵魂深处。相逢,实乃难能可贵之缘分。人生旅途里的每一场相遇,皆是弥足珍贵、值得悉心珍惜的机缘。总会有那么一场邂逅,如璀璨星辰般,在你的时

染香 水墨 流年 乱云 青葱岁月 2025-08-05 15:54  5

范一夫 近耳顺之年的艺术“叛逆”|艺术栗子

出生于艺术世家,就学于日本,生活在法国,范一夫始终保持着北京口音。尽管长期生活在国外,日语、法语、英语这三种常用的语言,始终不如汉语用得娴熟。恰如深谙中西方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异同,他始终在东方精神以及水墨意象中,寻找自己的绘画出路。某些东西是存在于DNA中的,或

叛逆 艺术 水墨 东方哲学 范曾 2025-08-04 23:49  3

将中国画卖到西方国家去,西方人普遍不会欣赏吧

中国画作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哲学思想,其独特的审美体系和表现手法与西方艺术传统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中国画在西方市场的接受度长期面临挑战,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深入和文化交流加强,中国画在西方世界的认知与欣赏正经历着深刻转变。

水墨 佳士得 中国画 王光乐 陈家泠 2025-08-04 19:26  3

闻汛而动 爱心驰援,浙江省江南水墨书画院驰援贵州榕江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近日,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遭遇严重洪涝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危难时刻,我们责无旁贷!远在千里之外的浙江省江南水墨书画院内,爱心迅速集结。浙江省江南水墨书画院执行院长刘邦彩第一时间召集全体会议,紧急商讨援助方案。院长汪俊,副院长王文献,

浙江省 榕江 书画院 水墨 水墨书画院 2025-06-27 21:37  9

郑重宾:以水墨语言探索自然空间的生命力 | 第三届GDMoA年度艺术家学术提名展·获提名艺术家

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的“GDMoA 年度艺术家学术提名展”,作为馆内重点展览项目,始终聚焦当下中国及海外华人艺术家的革新思考与实验。本届学术提名展以小型个案研究的方式,提名并呈现五位入选艺术家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代艺术的演化与发展。

学术 艺术家 水墨 郑重宾 gdmoa 2025-06-23 21:10  9

寒蝉秋意:水墨如何发声?

素以高度凝练的视觉表现力为人称道的单色水墨,在元代焕发出新的意蕴,成为一种未曾设想的声音载体。蝉,这一在绘画中原本罕受瞩目却以高亢鸣声著称的昆虫,在元代绘画中反复出现,唤起了一种通感式的审美体验,使观者得以“目听”。本文探讨元代画家,尤其是工于草虫画的画匠,如

水墨 寒蝉 陈绎曾 寒蝉秋意 乐府补题 2025-06-19 18:37  8